浅谈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中,其主要的趋势是眼于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而所谓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则是为初中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打好基础,在进行终身体育的过程中,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同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对于初中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以及意识强化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终身的体育意识对于学校的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初中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重点培养
  一、终身体育这一思想是新时代的体育观念
  终身体育是从人的生涯角度上来对体育进行理性的认识,同时这一思想以人为其自身的出发点。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则可以从人、体育、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旨在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且有效的去充实一个人的人生,有效的去提高人的的身体素质,进而来实现体育运动对于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终身体育本质上来讲就是指一个人从开始接受体育教育一直到生命的结束都应该去从事体育的锻炼,这一事业会使人们感受到身体的健康、身心的愉快,并且终生受益。这种教育是一种贯彻人的一生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自主的、自发的教育。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教育都没有教师以及相关的课业来进行辅助。目前,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从一开始的只求生存变成了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感受,然而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让人们更加需要加强体育锻炼的一个根本原因,而终身体育主要的范围包括:长期不懈地去坚持体育的锻炼;对于体育的兴趣浓厚,并且稳固而持久;掌握有关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和以及相关运动的技能;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总体感觉好,并且伴随快乐的情感体验;把体育活动当做是生活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过去,很多的体育教师都习惯性的把体育教学的任务局限在老师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学生在运动技术上的接受这一方面。然而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的发展,在本质上需要体育教师对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做出改变,需要老师给学生树立一个终身体育的基础思想,并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并且接受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在基础体育以及终身体育之间进行相互的结合。
  在原始的体育教学中,其教学理论的比重相对较少。而现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减少对于理论教学的偏见,把身体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的健康教育两者进行融合。加强体育课内以及体育课外的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终身体育的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以及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因地制宜的体育锻炼的能力;加强对于体育教材在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的研究与改革,全面地、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培养和强化终身体育的思想及其途径
  (一)转变学生对于体育的态度
  想要更好的让学生去树立牢固的体育意识,体育的宣传工作就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觉地去参加各种不同的课内外的体育活动,更好地去实现家庭、社会的参与。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站、橱窗、多媒体等多种宣传模式来进行宣传。
  (二)重视并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目前,随着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确定,体育的兴趣培养就更加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新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培养体育兴趣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体育课程改革可以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喜好和身体状态,培养他们不同的体育兴趣,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并且要经常进行实践。只有经常地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产生兴趣,维持兴趣,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从体育运动中得到好的结果,让学生更好的维持体育运动。
  四、总结
  终身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去维持学生自身的身体状态良好,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慧丽,赵静,张照哲,王琰,曾万梅.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03:98-101.
  [2] 邱水生.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104.
  [3] 周珂.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133.
  [4] 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散打运动的后备资源是我校散打运动的基础,影响我校散打运动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校武术散打后备人才资源的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影响我校后备人才资源的主要因素,为高校散打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 武术散打 后备人才 培养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演进、价值、进入学校的历史等进行深入研究,把芦笙舞引入学校体育领域里,使之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对芦笙舞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芦笙舞 价值 学校体育领域 发展模式  一、芦笙舞的形成演进  在黔东南地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极拳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华文化,分别分析了太极拳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理论指导的太极拳,又能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太极拳 文化 促进  太极拳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缅甸的克钦族与中国的景颇族是同一民族,他们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他们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从跨居中缅两国的景颇族的族源、迁徙、称谓、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各方面来看,他们是同一民族,但分别居住于不同的国家。但由于两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两国政府所采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文章从高校舞狮教学活动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入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校舞狮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对舞狮教学在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中所具备的推动作用影响和局限,并由此验证了高校舞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其对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纵观乒乓球的发展历程,欧洲时期的全盛,日本的称霸,而后中国乒乓球历史性的崛起,欧洲短暂的复兴之后彻底地进入了中国包揽的时期。乒乓球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来分析,结果显示:竞技乒乓球运动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平衡的发展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转型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就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入手,分析了学校体育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在高校校园中已经非常普及,“教体结合”的改革在体育专业院校运行的非常顺利,同时对学校群众体育及全民健身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学院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访问及研究,了解到学院开展的体育竞赛与课堂体育教学的相互融合对学院群众体育活动的影响,为学院群众体育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使命。当前,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篮球课程被很多学生所喜爱。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围绕这个课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篮球教学 篮球战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大小学的体育活动内容不断更新,体育课的内容也进行改革,由此可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益处非常多。许多研究证明,“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结合心理学的内容,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