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的月光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卡尔是在早晨的《卫报》上看到那个不幸消息的,他的呼吸简直都要停止了,他颤抖着拨通了女儿家的电话,当听筒里传来女婿艾伦喑哑的声音时老卡尔泣不成声,两个男人就这样默默饮泣,直到那边传来小艾米的声音才停止。老卡尔听到四岁的外孙女艾米又轻又细的童音:是外公吗?老卡尔立刻就说,我去看你们。
  “不要卡尔,呆在家里,我们正在隔离。”艾伦说。
  “我不进屋,就站在院子里,看你们一眼,就看一眼……”
  艾伦没有再说话,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老卡尔家住在二十公里外的斯卡堡小镇,那里挨着原始森林,有许多天然湖泊,每年夏天女儿玛丽亚一家都会在那里住上一阵子,老卡尔领着孙女们钓鱼、划船,放风筝。自前年妻子病逝后老卡尔就觉得无比孤独,他眼巴巴地盼着女儿一家能再次到来,可现在,他的玛丽亚永远也不会来了。他想问问艾伦,女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卡尔最早是在电视上看到新闻的,说是遥远的中国发生了疫情。中国在亚洲离他们英国那么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好像官方也没拿这些当回事。直到疫情席卷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先后沦陷,怎么说呢,是一种触不及防,当欧洲人大大咧咧地面朝东方隔岸观火的时候,灾难突然从天而降。现在呢,英国也沦陷了,前些日子那个长着一头乱蓬蓬金发的新首相在电视上说,你们要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噩耗紧跟着就来了。什么都是紧缺的,口罩、护目镜、消毒液、防护服、专用检测试剂盒……最后连棺材都是紧缺的,殡仪馆火化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也无法火化如此多的死者,遗体把体育馆的冰场都停满了,只好动用军车地把尸体运到外地去火化。
  新闻里说,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意大利耶索洛医院49岁的女护士跳进皮亚维河自杀了。她生前才从另一家医院调来小镇耶索洛的市政医院工作没几天,短期照顾过新冠病毒患者。这名护士一直独居,自杀前已在家中呆了两天,因为她有发烧症状。她已经做了采样,但检测结果还未告知于她。女护士不是上帝,她救不了那些伸向她求救的手,只能眼看着他们一个个在眼前死去。他们是不应该这样死去的生命。女护士说,我没见过地狱,但现在的意大利医院可能比地狱可怕。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医疗资源耗尽。系统崩溃,病人却如潮水般涌来。现在,意大利累计已有9.2万人感染,超过一万人死亡,民防部门发言人表示疫情的高峰仍未到来,这真是欧洲的至暗时刻。
  最要命的是,因患者太多,医生们不得不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谁生?谁死?
  昨日傍晚,84岁的教皇在梵蒂冈教堂为全世界祈福,天空飘着雨,空无一人的圣彼得广场宛如末日,教皇苍凉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此刻,我们在惊涛骇浪的海上恳求你:主,求你醒醒!”
  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一个亚裔的小伙子送给他一个口罩,小伙子笑呵呵地说,戴上吧,为自己也为别人。老卡尔非常感动,他一生没戴过口罩,他觉得此刻必须要戴上。当他把车开进院子的时候,他看见了站在窗前的一家人,艾伦,九岁的伊莎贝拉,七岁的贝蒂满脸悲怆地和他摆手,只有四岁的小艾米一脸懵懂地咧着嘴笑着。离窗前五米远的时候,艾伦示意他停下来。
  “就站在那里卡尔,不要往前走。”
  “你们还好吧……”老卡尔哽住了。
  “我想知道玛丽亚的事,她还不到四十岁……”
  “周三,瑪丽亚拨打了999报警电话后,称自己发烧、咳嗽,还有严重的胃痛和胸痛。尽管她有新冠病毒的症状,但NHS工作人员告诉她在家中照顾好自己。”
  “她没告诉他们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吗?”老卡尔嘟囔着。
  “医护人员随后告诉我,医院不会接收玛丽亚的,他们说她不是救助重点。后来我又拨打了999,因为马丽亚气喘吁吁地在呕吐,她的胃也很疼。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她的情况越来越糟,他们让我把玛丽亚放在地板上,让她的身体平直。上午8点32分,医护人员过来给玛丽亚做了一些检查,但告诉我医院不会让她入院。他们说,医院不会接收她,她不是重点。第二天,我发现她的病情开始恶化了,帮她洗了个澡,并帮她穿好衣服。我让她在休息室休息,我去厨房取点冰块,等我回来发现她倒在地上,已经死了。”
  “我可怜的玛丽亚!”老卡尔蹲在了地上,肩头一耸一耸地颤抖。
  孩子们也哭了起来,与老卡尔的哭声合在一起,此起彼伏。
  良久,老卡尔和艾伦停止了哭泣,他们好像是想到了孩子。
  老卡尔说,“来的路上,我听收音机里说,中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我们为什么不能?”
  “因为那是中国。”艾伦说。
  “真是不可思议,他们不信上帝却被拯救。”
  “你要保重卡尔,真遗憾,不能留你吃饭了。”艾伦说。
  老卡尔知道自己应该走了,他最后仔细地看着窗户里的每一个人,他不知道,他们这一别是不是永别。这时他就听到了小艾米又轻又细的声音。
  “卡尔,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说吧,我亲爱的艾米。”
  艾米撅着小嘴说:“他们说妈妈死了,什么是死了?”
其他文献
我首先,把枪口对准自己  然后再扣动板机,真枪实弹与我博弈  思想与思想  在看不见硝烟里的较量  智慧与智慧的搏斗,开辟一个战场  形容词组成的兵团  疯狂地扑来,占领了  四面八方的每一处高地,开始  颠覆性地围堵,一时  令,名词和动词感到窒息  我只有把名词,安排在  明处。同时也让它们在暗处  穿上便衣。必须把动词  磨成利斧、匕首  彎成弓箭,再调动另一批  动词的力量,去把僵尸一样的
期刊
杜立明,山东聊城人,现居淄博。生于七十年代,写诗,兼及小说、散文。著有诗歌集《五月的最后一天》《四月》《我的诗经》,童话集《不是所有的怪物都是坏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协副主席,淄博市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淄博市首届签约作家,山东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山东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  在夏天,他有个习惯,喜欢喝点啤酒。不一定谁来陪着,一个人点上炒菜,一边喝啤酒
期刊
暴雨,在群山之间  幻想疆域。河道里留下的诗行  在激情里爆发  隐喻触摸着浑浊,在暮色里怒吼  时间的呼吸,发出源头的因果  冲击着不甘破碎的黎明  夜雨,引出轨迹  动人的情节描绘世界  大地竖起耳朵  倾听洪流的走向  无人破晓的高原残梦,窥视  大地的隐秘  特寫的画面  从目光里涌出,一方  茵茵草地以及沟壑  那一刻,被暴风骤雨  彻底摧毁  草地变为沼泽  峡谷,被巨石填平  你抱紧
期刊
1  谁说长江前浪推后浪  长江一如滚滚东逝的人流  一个波浪搭在另一个波浪的肩上  它们,有的被拍在沙滩  有的躬身退回大海  只有那号子被嵌在古老的栈道上  2  不到长城非好汉  到了长城也未必好汉  现在,内外都是华夏  葱茏连绵的山  每一个垛口都那么安祥  仿佛它们从来没有燃过烽烟  风中的马嘶若隐若现  3  不到黄河心不死  到了黄河心不一定死吧  一段执念,无论从哪个方向  横渡
期刊
桂花楼因桂花而名,四周有几棵百年老桂树,春夏绿荫如盖,秋冬香气如云。  桂花楼曾是官宦大家宅院,因乾隆爷小住,有过文官落轿武将下马的风光。后因楼主家道中落,小楼易主改为茶楼,主营桂花茶。楼房为木质结构,分内外两栋,外楼临街为大堂,是天街大众云聚欢娱之所,在此喝茶没得讲究,或坐或站,大碗茶喝得酣畅。内楼依山,设雅座,画室琴台数十间,供天街富商名士休闲会客,品画听琴,一杯茶日升月落,喝的是唐宗宋祖、李
期刊
像在一口古棺里  拔出一些青铜,陶罐,封印的人世  拔出未说出的部分  一柄剑悬在空中  从未锈去  敬畏的人,仰视,叩拜  借出一片光芒  總有人蒙住眼睛  无视悬崖,坠落  像一根轻浮的羽毛  能在一本书里找到归宿  像一滴水,走那么远的路  还能回到大海  那么多石头回不去星空  那么多的事物从未来赶来  重蹈覆辙
期刊
从2019年9月起,我们家有两样东西显得多余了,或者说是使用的频率会减少很多。这两样东西一个是烟灰缸,另一个是打火机。因为本人宣布从此戒烟了,同时也不欢迎我的朋友或者亲戚到我的客厅吸烟了。有很多人嘲笑我,说你是记住戒烟的地方了。还有人吓唬我,说戒烟后复吸危害更大。再与朋友相会时,坚决摇头摆手拒绝他们递过来的香烟的时候,迎着他们惊讶和不解的目光,我好像是犯了什么错误似的,颇有些歉意和不自在。于是,我
期刊
从春天抽身,从一滴泪里逃出  爱是一个湿漉漉的落魄书生  而五月,阳光刚好,有飞翔的披风  它依附在青葱的草尖上  晒干霉变的斑点  暴露出光鲜的原身  小荷才露尖尖角  蜻蜓在空中秀狮子的爱  鸳鸯在水面戏蝴蝶的梦  江湖小滿,芦苇不再潜伏  所有的爱举着正大光明的匾  我突然也想起,那爱  像一只蝉久别重逢了柳树  开始无尽的倾诉  一个日子  丟给我一串密码  我举着它  不知去开哪一扇门
期刊
太陽回马一剑  刺破了厚厚的云层  江山见血  一座城成为背景,高高低低  像陷入沼泽的手,举在空中  急待救援  一切都将隐去  挣扎都是徒劳  有人在江边寻剑  圆睁的双眼无法将世间看清
期刊
那时的天很冷,雪很大,年味儿很浓,年总是在孩童们的祈盼中姗姗而来。进入腊月,我们姐弟六人就天天数着手指头盼呀盼呀……年就这样一天天地近了、更近了。说是盼“年”无非是盼望新衣服、各种好吃的和新年的压岁钱。  农历腊月廿三这一天,母亲唤我们早早起床,告诉我们:“小年到啦,这一天,我们要洒扫庭院,准备祭灶哦。”我不知道为啥叫小年,难道小年是大年的姐姐或是哥哥?所以它总是先声落地。管它是什么呢,过了小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