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是“我”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作《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作为小说,篇幅算短的,约2700字。作者里柯克是加拿大作家。1869年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旺穆尔,18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与政治学,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据说,在美国他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了解到这些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离作品更近一些,但真正想要走进小说,从而获得自己的审美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那非得认真而虚心地读作品不可,并且要暂时地抛开其他,诸如别人的评说、他人赋予的标签等。
  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在最近提出来的所有各式各样的意见中,我认为,一年过一次“母亲节”这个主意要算最高明了。难怪5月11日在美国正在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日子,而且我还相信,这样的想法也一定会蔓延到英国去。
  初读此段,尽管能够约略感受到小说的语气、节奏,但毕竟刚刚开始,还拿捏不准,知之不确。然而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基本信息已经清晰,比如故事发生的由头、地点、大致年份。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由此推断,故事可能发生在1913年或之后不久。另外,更为要紧的是叙述者与叙述视角明确了,那就是“我”。
  这个“我”,生活在一个虽然说不上富裕、但经济还算宽裕的家庭之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二。尚在大学念书。热衷于各种节日,为节日而欢腾;习惯于享受玩乐,痛痛快快似乎是他生活中最大的追求。如果不是母亲节,他未必能意识到母亲的辛劳,正如他所说的“它使我们大伙儿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长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至于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地操劳与付出,具体的事情、细节、程度,他未必清楚,也未必能理解。所以他对母亲的感恩,真而不切:有感恩的想法,但难以付诸行动;一旦感恩与玩乐冲突,玩乐优先。
  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男孩儿,成为这次家庭内部庆祝母亲节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与讲述者。计划中的重头戏是在母亲节这一天,“雇一輛汽车,把母亲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但事情不断地在变化,先是父亲提出不如带母亲去钓鱼,是时父亲刚好买了一根新钓竿,而据父亲自己说,这钓竿实际是给母亲买的。然后去钓鱼吧,偏偏车子太小,挤不下一家人,得留一个在家里,父亲和孩子们都表示愿意留下,但总有这个隐患那个担忧,诸如把父亲留下“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维尔和“我”在准备饭菜上“一点忙也帮不上”,结果只有把母亲留下,仿佛也只有这样才是最为合情合理的。
  这一回,可把母亲忙坏了。如果不是母亲节,如果没有大伙儿谋划的庆祝母亲节的活动,绝对不至于这样。她之前先是在家中布置,安排格言和装饰品;又为两个女儿把她们新买的两顶帽子“修饰了一番”。当日又忙着为大伙儿准备吃的,出门在外有便餐,钓完鱼回家有正餐。正餐非常丰盛,“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母亲必定早就开始准备,也许就是在大伙儿忙着买礼帽、领带、钓竿的时候,母亲在列出清单,备齐食材。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母亲操心:大家钓鱼回来之后,她得给丈夫拿手巾肥皂和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帮女孩子们开饭;吃饭的时候,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而吃完饭,尽管大伙儿争着要帮忙,但结果擦桌子、洗碗碟还是母亲的事。当然,母亲是有收获的,那就是“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母亲收获了吻,以及大伙儿的一番美意——也许对母亲来说这就够了。
  这样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要让“我”来说呢?当然,就叙事而言,“我”并非不可替代,换一个视角,换一个叙述者,不是没有可能。但由“我”来叙述确实能产生一些特别的效果。
  “我”听到的未必是真话。比如转述父亲的话:“他还说,要是母亲愿意的话,她还可以使用那根钓竿;真的,他说过,钓竿实际上是给她买的。”前半句也许是真的,后半句假的成分居多,父亲话中的“真的”恰恰反映了他的内心,这番话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信。
  “我”听到的也未必是事实。比如,“他(父亲)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过一个真正的假日这回事”,“他(父亲)还说,本来,他想过个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尽管小说中并没有具体交代以前那些节日是怎么过的,但种种迹象表明,父亲此番话与事实不符,他必然夸大了自己为节日、为家庭所付出的劳动,如果他有付出的话。
  “我”看到的未必是全部。当“我们”行驶在“美妙无比的山岗”中,当“我们”钓到各式各样的鱼的时候,当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摆在那里等着“我们”的那一刻,“我”看不到母亲为满足“我们”“吃一顿丰富的正餐”的意愿,她是怎么忙碌了大半天。
  “我”的所感所想其实很有限——既然“我”是“我”。当最后母亲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感受到的仅仅是母亲很快乐,仅仅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我”不会去想: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为母亲做了什么?如果我是母亲除了快乐还会有什么心情?难道就没有哪怕一点点的烦怨、一点点的失落吗?如果有她为什么不说?
  简而言之,“我”的话未可全信。而这恰恰增加了故事的不确定性、人物的复杂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想象余地和再创作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阅读的乐趣。此其一。其二,这也必然作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我”与母亲的比照中,每一位读者都感受到了母亲迁就、隐忍、付出、牺牲背后的无私与大度,由衷地感叹母爱的伟大与无法替代。而由“我”又很自然地连带起“我们”,小说中出现的“我们”大多是指“我”和父亲姐妹兄弟,而唯独将母亲排除在外,这种有意无意中的表达反映的是一种生活常态。“我们”依赖母亲,却又常常把母亲忽略。是“我们”的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凸显出了母爱的伟大,当然读者并不会因此而无视、原谅“我们”的过错,或者轻描淡写视之为淘气,作者也无意于此。其三,这又必然作用于主题的表达,增强主题的张力。尽管母爱令人震撼,但本篇小说之旨并不在此,“我”是怎么对待母亲的、面对母爱“我们”是怎么感恩的,才是小说要引发读者思考的真正问题,正如标题所示——“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而不是“母亲是怎么过母亲节的”。
  说到这里,不妨回到第一段,再来读一读。如果进一步去揣摩第一段语言背后的意思、态度、语气,也许就会感觉到这里的“我”,与之后故事中的“我”颇有不同。后者活泼而幼稚,敏捷而肤浅,多嘴却不懂事;相比之下,前者要老练得多,话说半句,话中有话,意味深长。这就让人不禁要猜测,这是否是作者的介入呢?是否是里柯克借“我”之口,而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应该说,这不是没有可能。那么“最高明”,究竟高明在哪里呢?高明在让“我们”都名正言顺地请了一天假、买了帽子领带钓竿、钓鱼玩乐、享受丰富的正餐、最终接受母亲的感动?“难怪5月11日在美国正在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日子”,“人人”是否包括母亲?到底是谁喜爱?他们喜爱的究竟是什么?这样一想一问,似乎就能体会到这一段语言中的嘲讽,感受到它的尖锐,从而形成一些对“幽默”的内涵与质地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还不仅仅是一篇译作,更是一篇课文,被选录在沪教版高一语文教材的第二单元中。既是课文,就必定隐含着教学价值,而这一价值,又非个人能随意赋予,而须从课程标准中寻找依据,如果我们都认同语文是一门课程的话。更具体地说,遵循课程标准,教这样的一篇课文,究竟可以给学生什么呢?一方面,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读懂这篇小说,厘清情节,揣摩人物,分析情节、人物之于主题的意义,认识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价值等。另一方面,是要给予学生一种运用一定的方法来阅读小说的经历,比如,如何读小说的第一段,如何分析小说的叙述者叙述角度之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的意义,期望学生通过这样的经历,树立起一些阅读小说的基本意识,而这些意识将作用于习惯的养成、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显然,后者更为重要,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应该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中对于修改作文的要求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习作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目标  
文本解读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文本结构非常清晰,从鹅的叫声、鹅的步态、鹅的吃相三方面,非常细腻而传神地描摹了这位动物朋友。然而,因作者是20世纪初的一位奇人,所以文字表达很明显地带有当时的语言特点,有一些很书面化的词汇和句子,给学生读通文本加大了难度。于是,不让“读通”成为“读透”
情感需求与生俱来,人际隔膜永恒存在,所以人生而寂寞,慰藉常因距离存在,刻意消除距离以获取更多,往往连当初所有都会失去。这便是我阅读托马斯·沃尔夫《远和近》的整体感受。  小说情节很简单,说的是火车司机几十年驾驶列车,每天经过一个小镇,小镇郊外朝他挥手的母女给他的单调工作带来莫大慰藉;当他退休后想找那对母女畅谈生平,却发现当初的所有质朴热情理想都化为庸俗冷硬现实。故事明暗两线并行,明里是火车司机对宁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他的作文教学精彩纷呈,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技巧、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原本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喜爱上了作文,他的教学令师生们赞叹不已。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多年以来,于老师在“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引导学生写通知、留言条、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新闻报道、推荐信等等。为创设情境,他
《灯笼》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隋散文。作者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灯笼》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是“民俗”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除“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
书名:隋唐文学批评史  作者:罗根泽  出版单位:台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6年  ISBN:9789570512601  定价:104元  自有文学作品及其传播、接受以来,文学批评就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成为构成文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及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至隋唐五代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兴起、南北文化的融合、中外交流的频繁,也迎来了文学和学术的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饱受相思之痛、怀乡之限和颠沛流离之苦,在凄凉的晚年写下了著名词作《声声慢》。该词通过描写寒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朗诵该词的音频很多,但要么情感不足、矫揉造作,要么过分悲戚、几不能言。笔者以为,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极端,都是由于朗诵者对词作体会不深、不细,没有全面了解李清照这一奇女子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词人漫天
【关键词】事物说明文,思维能力,写作教学,活动设计  说明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易被忽视的角落,不少师生尚未清楚认识到说明文写作的真正价值,没有抓住通过说明文写作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契机。  说明文的本质即“告诉读者某种事物的道理、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及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的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具体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特点等,是学生更易模仿和写作的说明文类型。事物说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  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唐代产生的诗体,讲究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这首诗中,“斜”、“家”和“花”必须押韵。查看《辞源》、《辞海》,“斜”字在古代读“xiá”,在现代读“xié”。《山行》是属于今体
学写实用文在作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方面现实生活需要学生具备常用的书面交流的素质,同时使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更为重要的是,实用文是社会生活中书面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作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然而,即使我们这些每天都在用笔工作的人也常常在自嘲:让我说说还可以,如果要写,可就难为我了!我们也常听到社会这样的指责:学了半天语文,怎么连借条、通知都不会写?是呀,多年的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