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荒唐事,人间暗黑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4课选用了《变形记(节选)》和《促织》两篇作品。要将两篇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长文整合为一个学习任务群,用两三个课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则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只能是浅阅读状态下的“蜻蜓点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时应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通过:提炼要点,整体感知;突破难点,研磨细节两步,先大致读懂两篇文章。再设计一系列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创作意旨,理解卡夫卡藏匿在《变形记》背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融魔幻和现实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关键词 统编教材;教学设计;群文阅读
  【文本课程定位】
   《促织》隶属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單元第14课,该课选用的另一篇作品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节选)》。两篇作品在教材中共占用了15个页码,其中《变形记(节选)》为11个页码。
   要将两篇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长文整合为一个学习任务群,用两三个课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则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只能是浅阅读状态下的“蜻蜓点水”,无法真正理解文本的创作意旨,更难以理解卡夫卡藏匿在《变形记》背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融魔幻和现实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因此,教学时应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先大致读懂两篇文章,再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促织》的学习任务,指向“言”“文”两大内容。综合“单元说明”和课后“学习提示”,可预设为:1.疏通文意,扫清阅读障碍,提炼要点信息,了解文言小说的相关特点;2.赏读重点句段,品味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设计、主题呈现等方面的独特魅力;3.感知小说的社会批判性,在不同学习内容的对比中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能力。另外,鉴于当今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泊,可结合相关情节适度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文本内容解读】
   一、提炼要点,整体感知
   《促织》共9个自然段,其中第1段为故事的背景或序幕,第9段为作者评价。核心情节为第2-8段。
   依照小说情节的传统分析法,《促织》的第2段为故事的开端,概述成名的性格与遭遇,引出“逼交促织”这一核心事件;第3-4段为故事的发展,围绕促织展开情节,先写占卜求促织,后写按图索促织;第5-7段为故事的高潮,先写成子失手毙促织,再写成子自杀变促织,最后借助两次“战斗”“绘”促织;第8段为故事的结局,写成名献促织并因促织而获得财富。7段文字中,第2段“抑”,第3、4段“扬”,第5段“抑”。第6段前部分再“抑”,将人物命运打入最底层,后部分转而为“扬”,呈现出一线希望。第7段主体为“扬”,但细节上又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后部分的“一鸡瞥来”更是陡起波澜,将情节冲突推至最高峰。第8段主体继续为“扬”,细节上依旧采用先抑后扬手法。
   赏读《促织》时,不可忽视第1和第9两段文字,尤其是第1段。作者创作《促织》的目的,绝非为了讲述一个离奇故事,而是为了抨击病态的社会制度。在第1段中,作者只用了“尚”“征”“媚”“责”四个动词,就活画出一幅皇帝荒淫、官吏媚上欺下、底层民不聊生的灰暗图景。此种图景在第9段又被作者归纳为“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的理性认知。至于第2-8段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不过是病态化社会的一个典型例证。
   二、突破难点,研磨细节
   1.难句释义
   (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尚,崇尚,喜好。“尚”具有群体性价值认同的语境意义,有此一字,便可想象整个皇宫乃至整个朝廷,上自皇帝下到宫女、太监“热火朝天”斗蟋蟀的情景。宫中不产蟋蟀,蟋蟀的需求量又很大,便只能从民间征收。只不过,皇帝喜欢斗蟋蟀或许只是一时兴起,玩几天便丧失了兴趣,毕竟皇帝只要不思朝政,可玩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但负责征收蟋蟀的人并不清楚皇帝哪一天又会重新萌发斗蟋蟀的热情,只能将从民间征收蟋蟀作为一个固定项目,每年都定时征收至宫中,再由专门的人伺候着,随时听候皇帝的调遣。《促织》结尾处的“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便是呼应开头的这句话。
   (2)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
   媚,巴结,讨好。此句表面上写华阴令这一个“点”,实际上是写若干个“点”组合成的闭合的“环”。华阴令为何“以一头进”便可“媚上官”?因为“上官”也需要“媚上官”,每一位下级官员都需要借助进献善斗的蟋蟀而讨好上级官员,能够提供优质蟋蟀便是为官的最大政绩,如此便搭建起一个由下而上的“奉承链”,一直通到最高统治者皇帝。回过头来,皇帝又因这一头蟋蟀有善斗之“才”,便责令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陕西省)“常供”,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再责令西安府“常供”,西安府责令华阴县“常供”,华阴县责令各乡各里“常供”。华阴不产蟋蟀,里胥们自然就交不上蟋蟀,只能继续“责任下移”,从最底层的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买一头蟋蟀交差。而乡村间的游手好闲之徒又趁机抬高优质蟋蟀的售价,致使每购买一头蟋蟀便耗尽许多人家的全部资财。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操童子业,从事童生的学业,即读书却没有考取任何功名。久不售,很久都没有卖出,句中特指考了若干年也没有考取秀才。古人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说,“货”“售”皆为“卖出”之意。不言“久不中”而言“久不售”,读书便不再是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的行为,而是成为一桩买卖。既然是买卖,卖方是否货真价实便不是能否卖出好价钱的唯一标准,更多时候还要看买家的喜好。蒲松龄以一个“售”写尽了天下穷书生的悲伤与无奈,这庞大的“久不售”的队伍中就包含了蒲松龄自己。    当然,一介书生参加了若干次县试、府试,却始终连个秀才也考不取,又始终不愿意放弃,仅此一点亦可见其为人缺乏相应的才干且较为迂腐。这样的人,正好可以充当两头受气的倒霉蛋,自然也就被“顺利提拔”做了里正(村长),专门负责收蟋蟀、收税、摊派各种徭役等麻烦事。成名自知不是这块料,却“百计营谋不得脱”。成名的“百计营谋”或许也仅只是哀求或送点薄礼,绝不会有任何下三滥的招数。
   该句中,读书人的身份、迂讷的性格是故事得以形成和推进的出发点,如果成名是一位善于媚上欺下之徒,则其必然会效仿“猾黠”的里胥,“假此科敛丁口”。
   (4)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不啻,比不上。对于成名一家而言,一头“状极俊健”的蟋蟀便是一家人的性命,其價值自然远远超过“连城拱璧”。上,并非确指的动作,而是渲染一种极为恭敬的态度。“上于盆而养之”,事实只是将蟋蟀放到瓦罐中喂养,但因为有了“上”的态度与行为,“养”也就有了“供奉”的味道。成名一家不是在饲养一头蟋蟀,而是在供奉一尊庇佑全家的神。
   句中的“蟹白栗黄”属于借代,代指各种珍奇的食物。这些食物成名一家舍不得品尝,却心甘情愿地“供奉”给这头蟋蟀,这当然可称之为“备极护爱”。有意思的是,第1段中的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成名捕捉到了上等的蟋蟀却只知“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不懂得以此蟋蟀“媚上官”。由此“塞”与“媚”的对比,也可进一步了解成名的性格。
   (5)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奉若神灵的蟋蟀被儿子扑死,儿子因为恐惧而投井自杀。无法交差的恐惧和中年丧子的悲怆交织在一起,只能是“抢呼欲绝”。只是,短暂的情感宣泄之后,悲痛不但没有消逝,反而变得更加浓烈。成名夫妻由“呼天抢地”转为“向隅而泣”,进而“相对默然”,最终“不复聊赖”,情感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是生无可恋的精神麻木和彻底绝望。此时的成名夫妻,或许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故事推进至此,成名一家已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蒙受着万劫不复之灾。
   (6)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此段文字,为蒲松龄手稿内容。乾隆31年(1766)由赵起杲、鲍廷博编刻的青柯亭刻本将其修改为“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两个版本中的成名都因“蟋蟀笼虚”而“气断声吞”,但对投井自杀幸而未死的儿子的情感态度却截然不同。蒲松龄原稿表述为“亦不敢复究儿”,修改稿则修改为“亦不复以儿为念”。修改稿显然放大了蟋蟀在成名心中的位置,夸大了官府催交促织行为对成名构成的人性的扭曲。两相比较,蒲松龄原文中的描绘,更符合成名“迂讷”的个性;青柯亭刻本中的描绘则更深刻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带来的人性的扭曲。
   (7)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此段文字,采用的是青柯亭刻本修改过的内容。蒲松龄手稿中只一句话:“由此以善养虫名,屡得抚军殊宠。”蒲松龄笔下的成名,仅仅因为进献了一头蟋蟀便被认作“善养虫”,并由此而“屡得殊宠”,也就难怪华阴令要进献蟋蟀而“媚上官”。青柯亭刻本中添加的内容,增加了“精神复旧”,与第6段中增加的“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形成了前后呼应。从情节设计看,两处增补也和“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形成意义互释。
   需要注意的是,课文第6、8两段选用了两种不同版本,这便形成了情节设计上的不周延。课文第6段只有“半夜复苏”,并无“神气痴木,奄奄思睡”,自然也就不存在“精神复旧”“今始苏耳”。教材审编者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上的自相矛盾。
   此外,“抚军亦厚赉成”较之以“屡得抚军殊宠”也存在着意义上的较大差别。前者强调赏赐的丰厚,但似乎仅为一次;后者不但有物质的赏赐,还有其他方面的赏赐与提携,并且次数还很多。抚军为何屡次给予成名“殊宠”?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抚军因为成名的这头蟋蟀,在皇帝那儿同样“屡得殊宠”。相比于抚军赏赐给成名的,抚军从皇帝处获得的“名马衣缎”等赏赐又不知要多了多少倍。
   2.难点辨析
   (1)《促织》的现实与浪漫
   《促织》的主要情节均为超越现实苦痛的浪漫铺陈。依靠占卜而捕获第一头蟋蟀是浪漫的虚构,绝境中捕获第二头蟋蟀是浪漫的虚构,最终因为一头蟋蟀而得到各种赏赐,“不数年”便“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更是近乎天方夜谭的浪漫虚构。苦尽甘来的成名,只能生活在蒲松龄用善意虚拟的浪漫情节之中,绝不会出现在充满了各种荒诞的现实社会。
   蒲松龄笔下的浪漫,是对残酷现实的粉饰吗?蒲松龄其实挺矛盾的,既想借助一个荒诞故事来抨击比故事更加荒诞的现实,又想透过无边无际的黑暗,用“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虚幻给读者营造出一线光明和些微希望。
   《促织》对现实的揭露主要体现为第1、2两段。这两段展示给读者的,是朝廷荒淫、官员自私、里胥猾黠、横行的恶劣生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百姓因为上司索要一头蟋蟀便倾家荡产,有良知的底层小吏因为不愿欺下媚上亦是倾家荡产。各级官府为了自身利益滥使淫威,忠厚善良者只能“忧闷欲死”“惟思自尽”。这两个段落,没有一丝一毫的浪漫气息,只有“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最能体现其浪漫的,不是成子变身为蟋蟀,也不是成名因为蟋蟀而得到丰厚的赏赐,而是第8段中无限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皇帝“大嘉悦”,便“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便想方设法提携华阴县令,使其“以卓异闻”;县令收获了好名声,便不但免除了成名家的徭役,还把成名录取为秀才;抚军也没有忘记成名,赠与成名丰厚的物品。此种人人皆懂得知恩图报的和谐景象,与第2段中呈现出的凶神恶煞的形象实在是天壤之别,偏偏却又发生在相同的人身上。    这样的美好能成为现实吗?当然不能。《促织》中所有的浪漫,实质上不过是蒲松龄故意编织的黑色幽默。
   (2)《促织》的终极写作目的
   不同的读者或许会从《促织》中读出不同的批判对象,比如为了一己私欲而给百姓带来灭顶之灾的华阴县令、横行乡里鱼肉弱小的里胥、将进献促织变为“定例”的“奉行者”……但这些都不是蒲松龄心目中最关注的人。蒲松龄写《促织》,究其终极写作目的而言,一如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完全是为了讽谏最高统治者。《促织》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成名一家因为蟋蟀而或悲或喜的遭遇,不过是这句话的一个论据素材。
   《促织》第9段中,蒲松龄以史家笔法点评自己虚构的这个故事时,先言“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在批判“奉行者”,同时为天子开脱。但若仔细分析,却会发现这句话另有隐语。奉行者为何“即为定例”?因为奉行者并不知道天子哪一天心血来潮又会重新拾起这“偶用”的“物”,便只能时刻准备着。该句的“偶用一物”,事实上构成“天子一跬步”的详细注释。
   【文本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促织》属于初读一望无际、细品无限风光的文言佳作。如果教师不能沉浸到文本细读之中,不能在看似熟悉的内容上设计出陌生化的学习情境,则极有可能只将该文本当作教学古汉语知识的一个样本或用件。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设计侧重于在无疑处生疑,借助于精心预设的问题带动对全篇课文的理解。预计教学用时为三课时,前两个课时立足整体感知,疏通词句,把握故事起承转合中的各种精妙;后一课时借助不同版本的比对和文本中现实与浪漫的纠葛,深度品读作品的社会批判性。
   二、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疏通文意,扫清阅读障碍,提炼要点信息,了解文言小说的相关特点。
   2.赏读重点句段,品味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设计、主题呈现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核心目标:
   3.感知小说的社会批判性,在不同学习内容的对比中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能力。
   拓展目标:
   4.鉴于当今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泊,可结合相关情节适度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四项目标中,目标2、3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流程
  第一、二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播放电视连续剧《聊斋》主题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思考:从歌词中可以捕捉到《聊斋志异》的哪些特点?
   【提示】内容上,以牛鬼蛇神为主要形象;情感上,喜怒哀乐交织;表达上,融庄严、诙谐、玩笑于一体;审美体验上,笑中有泪,乐中有哀。
   (2)《促织》选自《聊斋志异》,但主人公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的人,这是否有违“志异”的特征?另外,《促织》在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上是否也和《聊斋志异》的整体风格存在差异?下面,咱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提示】新课程、新课改强调情境化阅读。借助主题曲和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在学习之初创设出有效的思考情境,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学习目标与学习范围。
   (3)明确第一、二课时学习任务
   ①诵读文本,疏通文意,提炼要点信息,探究情节冲突中的转折技巧。
   ②赏读重点句段,发现言外之意,把握作者隐藏在情节之外的深层内涵。
   2.走进文本,完成任务一
   活动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辨析各段的重点词句,填写下表。
    【提示】表格中的内容,以教材未加注释但又不太容易理解的词句为主。先自主填写,再合作探究。预计教学用时为25分钟。
   【参考示例】
   活动2:以促织为线索,梳理并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提示】朝廷尚促织,官府征促织(第1段,背景)——成名无处觅促织(第2段,开端)——成妻占卜求促织(第3段)——成名按图得促织(第4段)——成子失手毙促织(第5段)——成子化身成促织(第6段)——促织“战场”显神威(第7段)——促织赢得丰厚奖(第8段)——促织背后有深意(第9段)。进一步压缩,可归纳为:征促织——觅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献促织——议促织。
   活动3:《促织》既有主要情节的多次转折,也有细节设计中的多次转折。依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以数轴图像画出这些转折。
   【提示】在数轴上用线条的起伏来呈现成名命运的沉浮,更具直观性,也有利于检测学生对故事中矛盾冲突的理解程度。在学生完成数轴后,需引导学生探究其命运主要存在于哪一个象限之中,需让学生知晓,就算是结尾处的无限奢华,本质上依旧是悲剧,是负值。
   (以上内容,第一课时完成。)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活动4:合作探究,赏读重点句段。
   ①小说9个自然段中,如果必须删除1个,你愿意删除哪个段落?
   【提示】主体的2-8段环环相扣,删除任意一段,情节便连不起来,故只能在第1和第9两段中选择。第1段属于宏观背景,是故事存在的根基,也不能删。第9段属于评价点题,揭示写作主旨,没有它,很多读者可能就讀不出作品的真正价值。
   该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在全文中承载的任务。    ②如果将《促织》拍成电影,则第1段的作用便是开始处的背景介绍,即电影的“画外音”。请调动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将第1段改写为电影《促织》的画外音。
   【提示】为数众多的武侠电影,都喜欢在开始处介绍社会背景,而且很多作品也是用明朝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可提醒学生仿照其画外音完成本次任务。该活动一是指导学生了解“画外音”这一表现形式,二是完成第1段的翻译和内容提炼整合。
   【参考示例】
   大明宣德年间,皇宫之中流行斗蟋蟀的游戏。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取善斗的蟋蟀,朝廷每年都向各地按时征收。我们这个故事的所在地陕西并不出产优质蟋蟀,但华阴县令为了讨好上司和朝廷,不惜重金买来一头进献。结果这头蟋蟀能征善战,深得皇帝欢心。于是,皇帝下诏责令陕西年年进贡。任务层层下达,这进献蟋蟀的倒霉事最终落到了里正成名的头上。故事就从成名被强行“推选”为里正开始。
   ③成名的身份为何被定位为“久不售”的书生?此种身份具有哪些独特性,与情节发展有何关联?
   【提示】“久不售”中既隐含了迂腐、无能、窝囊等内容,也点出其社会地位的低下。另一方面,这类书生长期接受礼义廉耻等传统思想的教育,骨子里始终拥有一份善良与忠厚。正因为此种独特个性,成名才“不敢敛户口”,耗尽自家薄产填补征收蟋蟀的窟窿。此后数段中呈现出的“天将以酬长厚者”的具体情节,也都和这身份有关。
   ④“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有无言外之意?请分析。
   【提示】于县令而言,急于完成自身任务,根本不顾他人死活。县令之外,或许还有上面多个级别的官员层层施压。“严限追比”的主体表面上只有一个县令,其实包含了府尹、总督以及京城中的众多“奉行者”,甚至包括皇帝。
   ⑤如何理解“驼背巫”这一形象?为何恰巧在成名走投无路、惟思自尽之时,驼背巫及时来到?
   【提示】该形象固然是为了情节发展需要而设定,但若结合第9段“天将以酬长厚者”,则未尝不可理解为这是“天”用来“酬长厚者”的具体行动 。“天”不绝“长厚者”,才会每至绝境便出现转机。从情节发展而言,当求神占卜者焚香祭拜时,“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显然是在和“天”对话,代“天”传达各种信息,故而才会“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西游记》中,每当唐僧师徒无计可施时,各路菩萨也会化身为某一独特的形象,适时点拨唐僧和悟空。
   ⑥第4段中,自“循陵而走”至“逐而得之”,作者准确使用了多个动词,请鉴赏之。
   【提示】走:成名发现寺后的景象和驼背巫占卜得来的图纸相同,心中既惊讶又欢喜,忘却了双腿的疼痛,急忙跑向图纸中标注有蟋蟀的乱石丛。侧听徐行:到达图纸中标注有蟋蟀的地方,唯恐惊跑了蟋蟀,便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探步向前,全神贯注地留意着身边的一切。寻针芥:针芥极为细小,不将头低到接近地面便难以发现,且不能放过一丁点儿的地方。心目耳力倶穷:因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又极缓慢,致使心目耳力都高度紧张,各种感官都使用到了极致。急逐趁之:突然间爆发出力量,快速追赶,动若脱兔。极为敏捷的动作背后,是内心的高度紧张。蹑迹披求:回归小心翼翼,动作极为缓慢,揣着十万分的小心。遽扑之:又一次高速出击,迅捷异常。掭、灌:动作趋缓,继续小心谨慎,唯恐有失。逐:再次快速奔跑甚至跳跃追逐。
   一连串的动词,均非常态化的行动,构成了“快进”和“慢放”的不断交替,不但写出了成名捕捉蟋蟀的全过程,营造出极为逼真的现场感,而且张弛错杂,让读者跟着这些动作而紧张焦灼,感染力强。
   ⑦第6段中,有关成名之子死而复生的描绘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表述为“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你觉得哪一种表述更符合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提示】版本对比的价值既在于训练结合前后文分析相关情节的能力,也在于培养一种不唯书、不唯权威的阅读理念。答案可参考“文本内容解读”第二部分第(6)点。
   ⑧“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是巧合,还是必然?
   【提示】必然性内容。依旧呼应着“天将以酬长厚者”,成名不得不接受这份“酬答”。
   ⑨第8段的“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在另一版本表述为“由此以善养虫名,屡得抚军殊宠”。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内容?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提示】训练点同⑦,答案可参考“文本内容解读”第二部分第(7)点。
   ⑩第9段中,蒲松龄为我们提炼出哪些主题意义?结尾句的“人”和“鸡犬”分别指代谁?
   【提示】主题之一: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主题之二:天将以酬长厚者。“人”和“鸡犬”的指代,表面上看似乎分别是成名和抚臣、令尹,实际上地位被抬升的是那只蟋蟀,因为蟋蟀飞升至皇帝处,成名们都得到了好处,故而成名和抚臣、令尹都是“鸡犬”。
   (以上为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农民的四条极大绳索。”这一观点后来被众多学者用作解读旧时代农民命运的重要理论依据,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之死。在成名一家的遭遇中,蒲松龄为我们呈现的是哪几条绳索呢?我们是否也可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概括方法,透过具体故事而提炼出抽象的概念?
   (2)明确本课时学习任务
   ①借助不同学习内容的对比,感知小說的社会批判性。
   ②鉴于当今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泊,结合相关情节探究面对挫折时的不同选择。    2.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一
   活动1:阅读下文,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 (吕毖《明朝小史》)
   【提示】先自主阅读与思考,独立完成表格内容;再合作探究,修改完善。最后抽样展示,教师点拨。
   【参考示例】
   活动2:由两个故事的对比,探究文言小说的相关特征 。
   【提示】注意引导学生先确立比较点,再围绕相关比较点进行分析提炼。
   【参考示例】选材上,有生活原型,更多是艺术加工;人物塑造上,一主多次,塑造群像;环境描写上,有具体的时代背景,往往借前朝说事;矛盾冲突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审美体验上,以悲剧起,以喜剧收,用“大团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表达上,或批判社会,或赞美真情,或揭露人性。
   活动3:以《促织》为例,探究“大团圆”结局的价值意义。
   【提示】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将阅读过的多部作品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大团圆结局能够满足底层人民“善恶终有报”的善良心愿,给予苦难中的人民以渺茫的希望;缺点是构成灵魂的自我麻醉,放弃现实中的抗争,寄希望于外力或未来。
   3.走进作者,继续完成任务一
   活動4:查阅资料,“认识”蒲松龄。
   【提示】蒲松龄,山东淄州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自幼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考,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此后却屡试不第,无法实现功业之梦,只能在家乡开馆教学,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使其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与同属底层的各色劳动者接触,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悲欢离合,亦对造成各种灾难的统治集团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增补,直到病逝方止。《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主要形象,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自序所言:“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活动5:《促织》中有没有蒲松龄的身影?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提示】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的身份,与蒲松龄相同。此外,作为全能视角的叙述者,蒲松龄对成名的性格以及内心情感的把握,也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对同类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4.走进生活,完成任务二
   活动6:《促织》中,成妻是一个重要角色。结合具体内容,简析该形象的作用。
   【提示】①情节转折的关键人物:在成名“忧闷欲死”时,鼓励成名自己寻找蟋蟀;在苦寻不得时,找驼背巫占卜,得到图纸;在成子误毙蟋蟀后,大骂儿子致使其投井自杀,然后化身为蟋蟀。②与成名的迂讷无能形成对比。③以其对儿子的态度,揭露苛政对情感与人性的扭曲。
   活动7:《促织》中几次提到“死”,从情节发展而言,死亡有价值吗?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成名的两次“欲死”,体现的都是书生的无能。成子的投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应有方法。比死亡重要无数倍的,是行动,用具体的行动想方设法改变命运。成子也只有化身蟋蟀这样的行动,才最终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5.走进文化,强化主题认知
   活动8:上一课时中,我们了解了《促织》结尾处的两种版本。蒲松龄手稿中,为何没有成子变身促织的交代?是情节设计上的疏忽,还是故意隐藏,或者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构思?请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合作探究。
   【提示】可持各种理解,重在言之有物。相比较而言,蒲松龄原稿更具批判性,亦体现出死亡的无价值。从成名的“欲死”到成子的“死而复生”,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应有方法。蟋蟀非成子化身,则表明其来自“天”。“天将以酬长厚者”,便让一只具有神性的蟋蟀来帮助成名。这一点,和《愚公移山》结尾处相似。
   6.拓展延伸,丰富文化积淀
   活动9: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高踞万众之上的天神。请结合《窦娥冤》《促织》两篇课文,探究其形象特征,剖析该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
   【提示】该活动课外完成。建议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将其写成小论文。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其他文献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写作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把握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层级,为阅读指引铺垫道路。   其次,扩大自身的阅读面。过去是教师为学生开书目,现在,不妨让学生为我开书目。教师去阅读学生阅读的书,会发现别样的世界。可能很多地方只是泛读、跳读,但一定也会有很多被吸引而精读的章节。这样,我们的指引就会有针对性了。为此教师需要更多的付出。   第三,开
期刊
而在基本的知识习练之外,通过开展一些人文活动提升语文修養,本身并不会影响语文成绩。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导致顾此失彼。其实,活动搞得好,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修养。比如,搞舞台剧、诗朗诵,肯定会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认,对情绪的濡染,对思想的理解,而活动本身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
期刊
其实,程式化的教学与活泼的活动场景之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心存焦虑,刻意将二者对立,甚至搞得水火不容,未免太过简单狭隘,也是极端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并不是正确“打开”语文教育的“姿势”。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融會贯通呢?如此片面化理解语文教育,恰恰表明这些人的语文确实没有学好。   语文当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字、词、语法、文法等等,一定要有所遵循,这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规范性所要求的,没有基本
期刊
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在这个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里,相对弱势者不会因为子女成不了普通人而担忧,因为教育有基本保障;相对富有者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子女在体系里“泯然众人”而难过,也因为教育有基本保障。教育提供給所有人一个民生的安全阀,在这里,人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起码可以学到善良正直、友爱孝悌、有为有守、有识有趣,基本的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走出校门至少可以自食其力;在这里,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也知道人
期刊
很显然, “四个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局部推进。比如,对于增值评价,普遍的理解是,要看学生的变化“增量”,当初入校时的表现如何,毕业离校的表现如何,如果变化大、进步快,那表明教育所起的作用大。这相对只看学生毕业时的表现是有进步的,可以引导学校、教师转变对学生,尤其是之前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的态度。但是,如果增值评价,还是基于分数,那就仍旧没有突破“唯分数”评价。   我国有的地方也已经探索
期刊
前几日,教育部首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发布会透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9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虽然2020年的相关数据还没有出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预算安排上,在大幅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国家确保了中央
期刊
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非常重视过程评价。比如,美国也有统一考试(SAT或者ACT),不过大学录取学生,并不是按这一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而只是把这作为一方面评价指标,在SAT、ACT之外,大学要看申请者的高中所学课程及课程成绩,高中综合表现与特长等。加拿大的大学录取本土学生,在有的省甚至只看高中的课程成绩,没有集中的统一升学考试(有的课程会有省考,课程的成绩由省考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如省考成绩
期刊
尽管阅读的重要性已成全民共识,但关于阅读问题的探讨,当下大多是围绕“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展开的,很少触及“为何而读”这一根本问题。“为何而读”实质上是目标问题,目标清晰则路径明确。“高考语文让20%的学生答不完题”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被拿来佐证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显然有所不妥,且容易起到反作用。换而言之,“为考试而读”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为何而读”这一阅读目标问题,可以在我
期刊
教育展示的确定性,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方面是可期的。当前,我国教育正在致力于两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构建以优质均衡为特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城乡区域的差距;二是推进以高质量为特征的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大胆积极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质量,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可观、可敬与可期,从中西部农村教育尤其是“三区三州”等深
期刊
教育展示的确定性,从战“疫”的表现来看是可观的。组织全国53万所各级各类学校、2.8亿在校生、1732万专任教师,成功实现“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严格、最细致、最全面的措施,保障下半年近3亿师生回到校园,确保师生健康安全、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教育展示的確定性,从扶贫的成绩来看是可敬的。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