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实现“分子动能”的难点突破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中“分子动能”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如何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分子动能这一概念呢?笔者结合一节公开课的思考和探究,谈谈如何巧妙移植高中阶段的布朗运动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分子动能这一概念。
  难点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动能这一概念的学习侧重于知道,对物体具有动能时具有什么本质特征缺乏深度理解。我们可以先通过两个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具有动能的物体,对其外显具有的特征或能力进行概括。提问:飞行的足球具有动能吗?你是如何判断的?奔驰的汽车具有动能吗?你是如何判断的?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物体对外的表现(能对外界物体做功,通常表现为撞击、推开、排开等动作特征),来理解物体具有动能的本质含义,从而为接下来探究微观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奠定设计实验的基础。
  难点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难以被直接观察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理解宏观物体具有动能时的表现特征。但由于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就给学生认识分子的动能特征造成了困难。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鉴判断宏观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方法,来设计探究微观分析动能的实验。
  1. 复习分子运动理论,提出问题: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2. 引导学生思考: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如果具有动能,是否也会表现出撞击外物的行为呢?不妨以水分子为例,如何证明水分子具有动能呢?3. 思考:为了判断水分子是否具有动能,我们应该想办法在水分子周圍放置可被撞击的物体,但是在微观世界里,只能放置很小的物体;否则,水分子的撞击难以产生可被观察到的现象。那么,该如何设计实验呢?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用可以被显微镜观察到的固体小颗粒放到水中,那么,当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撞击这些固体小颗粒时,固体小颗粒也会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样就可以判断水分子是否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了。
  实验设计: (1) 用儿童绘画用的颜料棒向烧杯中滴入黄豆粒大小的颜料(红、黄、蓝、绿较好),用搅拌棒充分搅拌。(2) 用滴管取一小滴溶液,滴到数字显微镜的载玻片上。(3) 打开显微镜配套的Motic软件,调节显微镜目镜的高度,直到从电脑的显示窗口中能清晰地观察固体小颗粒。(4) 观察颜料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继续提问:以上实验证明了水分子因为运动而撞击颜料固体小颗粒(外物),结合判断宏观物体动能的方法,你认为水分子具有动能吗?
  至此,学生通过实验深入地理解了微观分子具有动能这一事实。
  尽管微观世界的实验很难做,但是我们通过合理地移植高中阶段的布朗运动实验,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分子因为运动而具有撞击外物的能力,与学生在宏观世界获得的体验和认识相吻合,大大地加强了结论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人民中学)
其他文献
“蘑菇行动”第一步:发现。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对蘑菇的认识基本止于餐桌上一道菜。我们的活动从发现开始:让大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网络搜索,发现自己认为最奇特的一种蘑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整理。  “蘑菇行动”第二步:新闻发布。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评选,每组评选出“最奇特”蘑菇,进行班级新闻发布。小组评选前,教师给予讨论交流技巧的指导:1. 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述,讲述时尽量做到流畅而完整;2. 耐
期刊
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应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幼儿园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由儿童参与课程的建构。  一、 幼儿园课程应贴合儿童的自然生长  大自然的元素非常丰富,是任何图像、视频、音频无法比拟的。孩子浸润在大自然中,五感被充分调动,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即使将来面对高度竞争的压力,与自然相处的早期经验也可以成为孩子内心深处的坚实基础,让他们可以抗衡未来的风雨。幼儿园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让儿童成为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央视推出了不少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将相关的节目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讲到家乡的特产肉松的制作工艺时,我播放了一段《舌尖上的中国》,为学生讲述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特色美食和小吃。孩子们热情高涨,整堂课学习氛围浓烈,学生在热情
期刊
要想培养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加强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鲜艳灵动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悠扬动听的音响以及神秘莫测的魔术,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在透明的鱼缸里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小金鱼,在金鱼缸里再加入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和铜钱草,让学生们亲眼看到“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用“猜猜我是谁”这样的动物谜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海底世界有美丽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可让学生亲历以下反思过程:  首先,教师通过与本节教学板书内容的结合,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物体在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均可统一用1/4进行表示?”此时,学生可对之前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探寻其中关键点:主体为4份,选择其中1份进行表示,即可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理解——平均分成4份,以1/4表示1份。其次,围绕1/4展开
期刊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园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2019年9月,我来到陕西省蒲城县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三幼”)支教,发现教师们的资源意识淡薄,教学还停留在利用参考书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状态,教师还不能关注孩子的兴趣点给予支持而生发课程。为了让三幼的课程敏锐地呼应到幼儿千差万别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让课程回归幼
期刊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纽带和载体,是基层关工委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句容市经过十多年建站办站的实践,建立和完善“校站结合”机制,形成镇级有总站、村(社区)有中心辅导站、重点自然村有辅导点的三级组织网络。辅导站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学业和心理辅导、才艺和兴趣技能培训等,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
期刊
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在管理的时候不应当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或是强迫学生发展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教师要做的就是合理地鼓励学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例如,针对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差的
期刊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准备下课的前几分钟,教师就会结束课本知识的讲解,并且让学生看一下课本上这节课讲解的内容,随后便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做法,使得数学阅读变得形式化,无法充分发挥数学阅读的真正效果,不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缺少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方法,并且在部分数学教师看来,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工
期刊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 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幼儿主动言语  我在班里设置了“小小气象台”,使气象符号与文字并存,出现了符号,也出现了风、雨、雪、晴、阴等相应的汉字。还有“字宝宝乐园”活动区,引导幼儿与字宝宝交朋友。在乐园中还有许多图书以及汉字游戏的学具、玩具等,孩子们自由选择,在玩中得到了学习和发展。我还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让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说说菜名、饭菜的颜色、味道等,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