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建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合理的、现实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在面向中小型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培养合格的第一线会计从业人员,中小型企业也是一个广大的市场,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培养的学生也有充分施展自己能力和抱负的空间,所以构建适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成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研究仅是这项工程的起步阶段,希望能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在《中国教育报》(2013.11.25)发表文章:《大学办得好不好,要看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文章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不是硬件建设的问题,也不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是钱还是物,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需求的问题、人民满意的问题,不能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对高校来说,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人才培养质量。” 我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并且是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应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作为会计专业的老师,从本专业出发,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会计专业群对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较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现状,特提出本人的几点建议。
  1.成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监督委员会,负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领导工作,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指导系部开展实施工作,并履行会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监督职能。委员会主任由系部主任、教务处长担任,委员可由系部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会计专业教研室共同担任,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会计教研室负责。
  2.系部为会计专业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责任部门,系部办负责质量保障的组织和协调,会计专业教研室负责专业标准以及规范文件的修订和完善,教务处负责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方案的审核和论证,并配合落实学分制改革、教学进程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调配等。
  3.会计专业实施以能力养成为主线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整个培养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认知+专业模拟+企业实战”(英文缩写为RSP模式,即realize + simulate + practice),每个阶段的培养方案都要以能力养成为主线来进行策划和设计。
  4.基础认知阶段主要任务是:认识经济主体和内部管理活动的多元化,了解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理解经济活动与会计行为的关系,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构成及其核心内容,学习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基础岗位工作内容。该阶段应安排在第一学年内,主要围绕该阶段的培养任务来设置专业课程,可开设经济活动与企业管理、会计基础与行业会计比较、财经法规概述、财务活动组织与管理、会计岗位设置与操作规范、会计职业规划与职业道德等课程,学习形式可采用现场参观、实地调研、课堂讲授、专题研讨和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学习地点以教室、报告厅、礼堂、企事业单位、市区等为主。
  5.专业模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管理会计的地位和意义,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理解会计制度设计和基本规律,掌握会计准则及重要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学习财务管理应用知识及会计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该阶段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内,应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可分为四类教学项目,每类项目都围绕特定的工作内容来进行设计。其中项目一可围绕管理会计或财务管理,侧重项目决策和预测分析、财务预算、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项目二可围绕财务会计,侧重主要经济事项的确认、会计业务处理、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项目三可围绕会计内部控制,侧重内控流程和制度设计、采购与招投标管理、项目管理与经济可行性分析、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项目四可围绕会计岗位职责,侧重现金保管、银行结算、纳税筹划与申报、工资与社保金核算、票据与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岗位一般工作业务内容。
  6.企业实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善于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积累丰富工作经验,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解读和高效利用会计信息,能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掌握更多的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及其他相关知识,具有计算机技能、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即实现“通才+专才”的较好结合,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思想品质、认知能力和创造精神等。该阶段应安排在最后一年,可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能力和素质训练的各项任务。
  7.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可由系独立组织开展,系主任直接负责教务管理工作。主要的教学管理和教务活动应由系部承担,包括安排课表、授课方式和实验室的使用、教学设备及实训场所的管理与维护等、学生的考核等等。系主任应选任会计专业带头人来负责课程教学的组织,会计教研室主任应协助完成相应的教学管理活动。
  8.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学分,各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单科证书,各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时可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实现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允许学生因个体差异形成的差距,可将不同阶段的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校期间某“一类”课程不合格仍可进入第二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新参加不合格课程的学习并最终取得合格,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进步空间。
  9.专业课程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系主任根据课程内容要求选派适当的教师组成任课小组,每门会计专业课程都要指定一名主讲老师,负责协调授课内容、形式等,小组成员的构成可跨院系和教研组分配,主讲老师要负责准备讲义资料、课件及授课计划等,发给的资料按统一的内容和要求授课。
  10.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应当结合课程目标构建多视角、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应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点。具体包括学期内考核、学年度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其中,学期内考核应侧重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考核,学年度考核应侧重对会计业务能力的考核,毕业综合考核应着重对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11.努力创建良好的人力资源培育环境,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能力提升机会。会计专业教师培训与专能开发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人事处师应会同会计教研室为新入校的会计教师制订“职前引导计划”,为其安排岗前培训必备内容,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引导员”,采取“讲授——研讨——交流”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学院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模式创新与办学特色等,也可针对校情开展探讨,鼓励新教师提出改善的建议,提高教师对高职教育事业和专业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沟通和理解。
  (2)会计专业的教师每年要参加一至两周左右的专门培训,会计专业教师应于每学年末提出自己个人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一方面要包括国家财政部要求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内容,随时了解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化动向;另一方面结合各自专业能力成长的需要参加某一领域的财经类培训。本人提请的培训计划经系主任同意后,按程序向院校人事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执行。
  (3)系部定期向学院提出师资培养计划,每年应安排20%的会计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公司)或研究单位等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从多方面为培养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提供机会。
  (4)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参与企业财务管理项目或方案的专业论证和研究,以兼职顾问或咨询专家的身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也可兼任一定管理岗位的职务,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并至少与一家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管理需求,从而提高会计专业师资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
  (5)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参加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设计的教学项目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适应最新的会计管理需求,并要随着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求动态调整和变化,教学项目完成的情况将列入年度目标考评范围。
  12.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系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应明确以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为领导决策组织机构,并在会计专业咨询委员的技术支撑下开展工作;在管理执行系统方面,要在配套的质量保障框架下,建立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与诊断系统要依赖于学院的网络监控与诊断系统,建立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绩效评价规则;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上,要在学院层面的信息平台实现对会计专业质量水平的监控。
  13.建立以ISO质量标准体系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学院应积极推进实施学院ISO9000族标准认证工作,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实现全过程控制,使学院全面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实施第三方认证,提高学院知名度,取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机构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为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监管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可靠的保证。
  14.完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拓宽监控渠道,一方面依靠由政府、主管部门、财政、税务、物价等行业及企业事业单位形成的组织咨询系统;另一方面依靠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信息反馈,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学生、用人单位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
  15.打造独具特色的经管系校园组织文化。继续挖掘多年来学院积淀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和凝练出更具经管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将厚重的文化氛围渗透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中,使之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形成持续创新的办学氛围,以优秀的组织文化来引领会计专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完善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的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严谨、规范、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的。另外,关于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褚林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M].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资料)2012年4月编制.
  [2]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
  [3]黄达人.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
  [4]孙诚.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
  [5]约翰杜威[美国].我的教育信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5.
  [6]杜玉波.大学办得好不好,要看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N].《中国教育报》2013,11,25.
  [7]张晓静.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群文天地,2013,1,(下).
  [8]龙柳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问题与思考——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遵循“注重实践环节,突出应用特色”的教育理念,从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计划,落实培养计划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
期刊
新时期以来,国内海德格尔哲学研究蔚为大观,而有关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单薄,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张海涛博士于2013年8月出版的专著《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总结了海德格尔美学的嬗变理路和思想局限,提出了许多言之有据的创见,丰富了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成果,在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它是一部有关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创新之作。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真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研究法律语言的有效运作,就是在探寻正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法律语言的有效运作靠的是法律语言学的多学科协同共构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  【关键词】 法律语言 理论构建 应用  校级项目:2009年度西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我国政法类院校法律英语专业及课程设置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XJC025)。  无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普遍认同法律代表着正义与公平,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最终途径。但
期刊
教育部4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自主确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以下简称“破格复试”)。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一志愿生源而降
期刊
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意见》提出,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培养单位要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倾向  教育部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面承担课程建设责任,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切实转变只
期刊
【摘 要】“自然缺失症”的蔓延,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儿童应该是属于广阔大自然的,与大自然有着深刻的融合关系,这种成长是儿童成长的“基点”。这就意味着要告别“自然缺失症”,就必须把儿童重新还给大自然,这才是幼儿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儿童 “自然缺失症” 亲自然 策略  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被“困”在家里,缺少与自然的接触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特性以及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情境教学法,以物流专业英语为例探讨了特殊教学情境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性。  【关键词】职业岗位需求 高职英语教学 物流英语  本文系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SGH13556)“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期刊
【摘 要】ESP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存在着名称不规范、性质不明晰、教材不统一、师资不合格等诸多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处理ESP和EGP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等方面入手,使ESP课程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  【关键词】ESP课程 现状 策略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
期刊
【摘 要】“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其突破口。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各院校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物流管理专业改革应遵循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提出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院校转型 应用技术型 西安翻译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
期刊
【摘 要】当前,国家一直希望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与区域产业合作的窗口,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桥梁,所以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笔者以陕西省产业结构为例,结合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产业结构 高校 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我省今年年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