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索赔与世界和平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索赔”(War Reparation)是战胜国针对战败国的一种常见处置方式。从古至今,战争索赔的形式和内容虽有变化,但其目的不外乎三类:一、惩罚战败国;二、彰显战胜国;三、恢复和平状态。前两类目的毋庸置疑。但对于第三类目的,人们往往心存困惑。特别是在前两类目的一并存在时,战争索赔之于和平的意义似乎总是令人感到怀疑的:换言之,战争索赔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实现世界和平?
  对此,苑爽博士所著的《“战争与和平”视阈下的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这部专著尝试做出回答。她以美国解密的外交档案资料为依据,从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的机制、特征及其演变中,探讨世界走出战争、重获和平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作者在讨论时,引入了“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即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战争索赔”而言,它既属于战争的组成部分,因为没有战争,便无所谓“战争索赔”;又应被归类于和平举措,因为其目标是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由此,“战争索赔”带有战争与和平的双重属性,为我们呈现了战和之间的复杂关联。
  在二十世纪的战争史上,美、德两国都是值得一提的国家。它们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方,美国两次成为战胜国,德国两次成为战败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并未阻止德国重新发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却最终塑造了一个“和平德国”。这种惊人的反差,既非仅仅由时间来决定,也不能单单归功于某类人群的特别贡献,而是牵涉到“战争与和平”视角及其背后一整套运行机制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外交在巴黎和会上铩羽而归。“十四点方针”所坚持的“无兼并、无赔偿”的原则不得不让位于英法两国的惩罚性索赔策略,甚至连美国自身也提出了总额为四点二五亿美元的索赔要求。此后,德国的赔款问题始终成为欧洲政治起伏不定的源泉,乃至让本意抽身而退的美国再次卷入其中,以“道威斯计划”与“杨格计划”来主导索赔进程。然而问题在于:这些举动既无法完全满足英法期待,又为德国右翼复仇主义者提供了足以煽动民众的借口,而且实际上也让美国当了“冤大头”。由此,索赔困境反而成为当事各方彼此怨恨的源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学术界和决策层在反思此前索赔政策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索赔设想:强硬派主张通过大规模赔偿拆迁来实现德国的“非工业化”,温和派则要求以“重新融入”和“民主改造”德国为目标。在盟军占领实践和冷战启动的背景下,这两种方案相互交锋,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务实和理性为旨趣的索赔方针。对此,联邦德国予以了积极配合。历届政府不仅真诚表示忏悔,还主动予以物质赔偿。据统计,到二十世纪末,德国的赔偿总额已经超过一千四百亿马克。
  当我们比较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对德索赔政策时,成效高下一目了然。一战后,美国索赔政策之所以无果而终,甚至起到负面作用,多半由于交往各方总是立足于战争角度来思考索赔问题,以致离和平反而渐行渐远。二战后,美国反其道而行之,首先立足于“如何维持世界和平”这一终极问题,且恰好在痛定思痛的联邦德国那里得到了正面回应,方才实现索赔历史上相对融洽的局面。从这一点而言,唯有认识到索赔政策的双面属性,特别是立足于它通向和平的意义,我们才能驱散战争阴影。
  当然,我们无法抛开具体的历史背景,如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杨格计划的打击,或冷战爆发对德国地位的影响等,来谈美国对德索赔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事实上,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极大改变了索赔政策的行动空间。不过,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怎样的机制,能够调节索赔政策始终沿着和平旨趣前行,以避免它落入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动窠臼?
  作者认为,美国的决策机制与反馈机制的演变,推动了对德索赔政策的合理化。一战后,美国之所以在索赔政策上束手束脚,是同其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密切相关的。国会是一种“多中心的权力机构”,它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因其延宕性而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二战后,美国外交决策中心转移到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机关,特别是财政部对索赔政策的影响力加强。此外,利益集团也通过各种游说渠道,积极参与其中。这使得美国的赔偿决策“比较科学、全面、高效,可操作性强”。与此相对,国会与国务院作为两次索赔政策的不同反馈中心,体现出完全相异的特征:前者短视、狭隘、缺乏灵活性;后者远虑、开放、便捷。正因如此,二战后的美国索赔政策“既纷争多变,又多元高效”。
  反之,作为战败国,德国如何理解战胜国的索赔政策,也直接影响到赔偿效果。一战后,《凡尔赛和约》有关战争发起国的罪责条款,虽然看上去是为赔偿义务提供法律依据的,但实际上却成为德国右翼政治家们拒绝赔偿的理由之一,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成王败寇”式的逻辑。二战后,联邦德国自视为纳粹德国的法理继承人,自愿承担向侵害对象进行赔偿的义务。此举虽不乏国际政治方面的考虑,但其结果却十分正面,反而成为德国正常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同盟军推行的非纳粹化与再教育等措施息息相关。
  一言以蔽之,战争索赔既依赖于人们对战和复杂关系的认识,也同交战双方的机制变迁相关。简单地提高或强化索赔额度,不仅无法实现“万世太平”,反而会导向新一轮冲突,乃至战争。以和平为旨趣的战争索赔政策,则必须建立在行动能力强、决策迅捷、回馈及时的机制之上,并辅以有效改造之措施。这是美国对德索赔政策带来的重要启示,同时也为我们当下如何理性处理相似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其他文献
余国藩教授  余国藩教授(Anthony C. Yu, 1938-2015)于后辈学者常表现出长者之爱,我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多年前,从余英时老师口中,初次获悉他的大名。英时师对他的西方学问推崇备至,又对他的《西游记》英译赞不绝口。由于英时师罕见如此称誉一位学者,所以我对“余国藩”这三个字,便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英时师和他虽属同姓,并无同宗之谊;但两老相知相得,情同手足。  记得英时师举了一段译
期刊
倪墨炎先生的遗著《真假鲁迅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是一部用心之作。作者提出“還我真鲁迅”的口号,坚决反对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一度出现的“假、大、空、霸”的学风。他的学术成果应予珍视,他终其一生孜孜矻矻为鲁迅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欢迎的。  但《真假鲁迅辨》也偶有疏失之处。  倪墨炎先生认真严肃地将是否尊重历史和尊重鲁迅原著提到“真”和“伪”的高度,那么,在引用鲁迅作品的时候,就应该一
期刊
《世说新语》记载了与“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最有名的或许是如下一则:“王武子有数斛羊酪,指示陆机曰:‘卿江东何以敌此?’机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莼羹”“鲈鱼脍”,为后世诗文中江东美味的常典,而乳酪则几乎无人谈起。究其原因,乳酪本是源于胡人的食物,后来渐渐淡出了汉人的食谱,在文化上几乎没什么表现。不过如果我们回到中古的历史现场,便可以发现乳酪一度进入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一不留神成为了
期刊
今天,当我们享受二十世纪革命的成果,或者沉浸在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中重新审视革命,反思革命在追求公平正义过程中的严酷与不公正性,甚至以为在商业化大潮中总算松一口气,可以说“告别革命”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无论正着说还是反着说,革命如同梦魇,不仅缠绕着亲历者,也在他们一代又一代后人中被不断地反复解读,反复定义,期待还历史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答案。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
期刊
《1966 —1970 暗淡岁月》陈思和著上海书店2013年版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叶子铭老师门下读研究生的时候,陈思和已是著名的青年学者。学生时代读陈思和的文章,大概是我们那一代青年学子共有的学术经历,他的一些深具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也就成为我们那一代“后备学人”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指南。现在我们都知道,陈思和特别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陈思和学术研究的另一个特
期刊
今年是滑铁卢战争二百周年,从六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在比利时举行了盛大纪念活动。以英国为首的盟国兴致很高,要振兴作为胜利者的声誉—将拿破仑误为得胜者的人太多了!根据官方实地调查:百分之八十的游客相信是拿破仑打赢了滑铁卢这场仗。游客在礼品店里,只买拿破仑的纪念品,威灵顿的没人要;来到滑铁卢的人,都喜欢买一顶拿破仑的三角帽戴上。滑铁卢镇上的居民还开辟了一条“拿破仑大道”,沿途十多个景点,说是拿破仑在那里
期刊
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李思浩(1882-1968)三  章士钊曾经上书段祺瑞,检举金案。他不敢揭发为法国谋利益的涉案人士,名义上是“自劾”,即自请查办。民国年间没有秘密可言,章士钊身为部长,没有人身安全,此举有很大风险。呈文段祺瑞的时间,据他自己回忆是在一九二五年六七月间。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约在四月上旬,财政总长李思浩在国务会议上声称,因有某公民为金法郎案控告经手大员,现在中法协定已修改完毕,呈请段
期刊
一、佛教艺术超越时空的性质  近年来学者在比较、检讨东西方艺术史时,发现欧洲艺术史涵盖希腊、意大利至英格兰广阔的地区,共同谱成一个长达一两千年的历史;相对而言,亚洲艺术史的发展则显得各自为政,分裂而难以横越贯穿。但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西方学者早已尝试以佛教艺术来贯穿亚洲大陆,包括南亚、东南亚、中亚与东北亚的古代至中古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也有日本学者如宫治昭等持续进行的跨越亚洲大陆的佛教石窟艺
期刊
《庄子·秋水》篇中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读之很佩服这位老夫子的镇定。  不过我想,这种定力,未必是哪一家的思想信仰使然,多半还是整个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一个人读书多,文化修养高,思路开阔,自然就有远见,有定力,遇事不会慌张。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有人说,知识愈多愈反动,书读得愈多愈愚蠢。这无疑是从服从的需要出发而提出的看法。因为知识一多,遇事总要独立思考,不能盲从,自
期刊
朱利安·格拉克(Julien Gracq,1910-2007)  一九九二年,姐姐九十一岁,他八十二岁。他一如既往地照料她,在古老的卢瓦河畔,他们父母早年居住过的老屋,“时光的流动有着一种秘密的冲动”。老人说,“人们绝不会重建死亡所毁去的亲缘关系。巴黎被掏空了,不再是相逢的年代。”(《卢瓦河畔的午餐》,华东师大出版社)血缘关系呼唤这位老人回到圣·弗洛朗,那是他的义务。他必须待在那正在慢慢老去的姐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