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管”成为产业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不必去修复自己不可能无限延伸的监管能力,也不必去修炼自己队伍里凡夫俗子的道德情操,而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监管”这一产业的形成。
  之前困扰国人已久的地沟油,被曝出庞大的产业链。随着近年来的三聚氰胺、瘦肉精、锦湖轮胎、苏丹红、味千拉面、达芬奇、沃尔玛等一系列事件,关于监管机构与奸商之间关系的联想也开始甚嚣尘上。面对遥遥无期的监管立法立规和运动式执法,整个社会充满了怀疑,呼唤道德谱系的重建和普世价值的回归成为一种风潮。
  问题被复杂化了。一切都是经济现象,道德只是制度外化出的规律和标准。监管缺位是结果,制度缺陷是原因,单纯呼唤道德,又怎能对抗商家“经济人”的本性?
  监管似“驴”,奸商如“虎”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在客户规模的保障下,“低质一低价一多销”显然比“高质一高价一少销”划算太多,毕竟采用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面临诸如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太大。于是,大部分企业开始从成本上做文章。
  但成本降低不可能是无限的,降到一定程度,必然危及产品质量,此时,企业也会忌惮市场监管者的干预。然而,“快钱”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于是,它们开始逐步地试探监管者的“红线”所在,一次次的“擦边球”后,它们居然犹如“黔驴技穷”里的老虎一般发现了“惊喜”,于是开始不顾消费者利益,大肆欺诈。
  事实上,“监管”也是种产品,是纳税人为获得质量稳定的产品而向政府购买的一种信息和强制力保障。由于中国的市场太大,消费品交易太多,客观上形成了对于“监管”的巨大需求。但政府却是提供“监管”产品的唯一“厂商”,这使购买“监管”的市场相当于一个单寡头垄断市场。
  作为一个“厂商”,政府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其能力是有约束的,例如,其不可能无限扩大监管机构的编制,也无法将每个监管者训练成为“超人”,这是客观规律。由于“监管”产品的产量被限定了,其结果就是:一方面,获得“监管”的价格奇高,肯定还包括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购买产品时无法消费到“监管”。
  也许有人会问,监管机构的编制不少,人员素质也不低,为什么怠于“监管”呢?言下之意,纳税人付钱,监管机构却人浮于事,这不是让人心寒吗?
  事实上,这也是政府公共部门的“通病”。监管部门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受政府委托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其工作好坏仅仅是来自上级机关的评判(而不是来自购买“监管”的消费者的直接支付)。收益有限且不确定,而付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精力,成本是无限的、确定的。在其绩效难以衡量的情况下(只要不出问题,不能说监管得不好),这个科层中决策链条上的每一个“理性人”自然会减少付出,怠于“监管”。更何况,有些守不住道德底线的公务人员还会用权力去“变现”。
  所以说,监管缺位,其根源并非由于监管机构与奸商之间的利益联结,若有这种联结,也只是表现而非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一方面,监管机构缺乏市场“强激励”,其成员的“理性”使其怠于产出“监管”产品;另一方面,中国当前奸商疯狂,监管机构并非无所不能,“监管”产品的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监管缺位有药可救
  监管缺位涉及体制陈疾,看似无药可救,但换一种思路,似乎也能海阔天空。
  “监管”产品供给不足,为何不引入其他的监管者,让它们充分竞争?在政府层面,这似乎不可能;但在市场层面,却为引入民间的监管机构留下一扇大门。尽管后者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力,但可以以商品买卖合同为基础,以专业背景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这对于当前的监管缺位已经是一个难得的补充。另外,纠正取消交易、施加惩罚(民事合同中是赔偿)等行政执法权完全可以通过民事合同来进行约定,其效果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市场无处不在,只要有需求,一定会催生供给。以房屋交易为例,在购房者埋怨房地产商“短斤少两”时,“验房师”这个职业不就应运而生了吗?有关部门不是声称地沟油检测难以突破技术难关吗?要是让地沟油生产的商贩来鉴别一下,说不定立刻就能分出真伪。如此说来,政府要做的,不是去修复自己不可能无限延伸的监管能力,不是去修炼自己队伍里凡夫俗子的道德情操,而应积极地推动这样一个产业的形成。
  在这样一个提供“准监管”的市场里,一定不要有政府颁发牌照等遏制竞争的政策,而应该让这些民间监管机构充分发展,让市场来甄别优劣。若某机构提供的“监管”周到,自然可以建立信誉,发展壮大;反之,若与奸商串通一气,自然信誉不再,逐渐被市场驱逐。如果政府主张要“规范”监管行业,颁发牌照,其结果必然还是几个寡头瓜分利益。没有被市场驱逐的恐惧,依然无心提高“监管”质量、增加“监管”供给。到那时,为了获取这些稀缺的“监管”,消费者依然必须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对于资源的配置也还是低效率。
  当然,这样的假设已经涉及到政府要消散自己的权力租,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但面对民众对于衣食住行的惶恐,这种模式似乎又箭在弦上。而且,若能充分引入民间监管机构,政府层面的监管压力会相对轻松,不需要去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也不需要挑战自己道德的坚持,而更多是当好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无非是标准制定、信息披露等框架性的事务。
  市场的问题,始终要由市场来解决。如此一来,不仅省了纳税人的钱,也还了纳税人的情,更催动了生产和消费,增加了国民财富,何乐而不为?
其他文献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从领导力角度看,创业者是不是一个“独特的物种”?  刘澜:李峰前面提到两个重要的因素:冒险精神和自主动机,认为这是创业的重要条件。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没有这两条就不要创业了?其实我想说,很多人本来并不想创业,只是被逼无奈“被踢了一脚”。比如美国的家得宝,两个创始人原先在一家百货公司,还在跟老板建议开一家像家得宝这样的公司,也没被采纳,后来这两人因为政治斗争被开除了,只好
期刊
社会痛点吸引众多创业者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解决痛点的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已然成熟的大型企业是否也能通过抓住社会痛点来开辟一番事业?    对于大公司而言,对社会痛点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有三种:其一,与社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既有经验、关系、基础设施、技能和分销系统,减少靠自身发展获取新能力的需求,例如阿曼科和庄臣公司;其二,支持或投资于那些致力于解决社会痛点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
期刊
编者按:孙德良,站在人群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人。有人将他与马云并论,除了是互联网同行,又同在杭州,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验证了一个观点:男人的相貌与其才华成反比。孙德良极少应酬,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连私家车也没有。他称“表达”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企业,并将其列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要素。为了实现“小门户+联盟”的战略转型,2007年起,网盛生意宝进入蛰伏期,直到三年后的2010年才开始步入收获期
期刊
更好地沟通你的战略    《中欧商业评论》(CBR):当下商业社会充满了快速变化,这是否会使得战略的“保鲜期”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会给战略和执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拉姆·查兰:当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时,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灵活;第三,考虑挖掘一些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受到阻碍的力量。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战略在短期内过于灵活,而只能让组织本身、让资源分配具备灵活性,来
期刊
企业接班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帝制和民主的问题。帝制是传承文化,民主是优选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基因导致了不同的道路。  这几年,企业家儿子接班的情况越来越多;儿子不行就女儿上,新希望刘永好的女儿刘畅,汇源朱新礼的女儿朱圣琴等都是例子。他们大多年龄不大,也还未具备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情况为何越来越普遍,二是这些孩子能否胜任老板的角色?  大部分都是“弱二代”  眼下中国正处在老板
期刊
有一种倾向:贬低别人的活动。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试验,学生在一个商业项目中参与互动,被随机分配一个高阶的“理念提供者”角色或低层的“工人”角色。他们被要求从十个选项中,为别人选择需要从事的活动,其中一些任务是有损人格的。结果表明,那些低地位而高权力的角色,选择了更多贬低别人的活动(例如让别人学狗叫三次)。  事实确实如此。拥有权力而地位低下的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监狱的虐囚行为就是一例。这令人联想到20
期刊
汤因比曾说:“世俗世界的巨大成就,往往是圣城工作的意外收获。”回顾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今日中国,急功近利可以缓解一时的文化焦虑,但绝不是一个落后文化的自我更新之途。    500年前,西方人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奥斯曼帝国和灿烂辉煌的明朝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西方文化在几百年后会领导世界潮流。而今天,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中国人也应具有这种前瞻性的眼光。中华文明的振兴
期刊
WhipCar首创了分享型的租车服务,让个人对个人的租车成为可能。创立之初,短短6个月时间,网站的注册车辆就达到1000辆,而英国最大的租车俱乐部花了6年时间才达到这个数值。    从拥有汽车那一天开始,许多私家车主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尴尬境地。花不少钱购置的车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能无所事事地停在那里。算下来,可能平均每天开车只有1个小时,接下来的3年时间却要承受60%的车辆价值损耗,更别说日常维
期刊
顺利通过裁员考验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成熟。  近\两个月来,裁员事件甚嚣尘上。团购网站高朋掀起裁员风暴;凡客诚品整体裁员5%,比亚迪被指以“优化”名义变相大规模裁员,汽车销售公司员工裁员比例高达70%。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企业之前无一例外地高速扩张,都有过大举招人的盛况a这样的反差,固然存在经营战略失误和商业模式困境,同时也凸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价值观的苍白。  员工不是工具  裁员通
期刊
编者按:在各种的管理学说和思潮纷涌的今天,稻盛经营哲学独秀于林,《活法》一书洛阳纸贵,“珍爱员工”思维日渐主流,这反映出了某种埋藏日久的反思——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为股东带来最大价值,还是让员工获得最大幸福?每一位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难立刻说出答案。现代企业崛起后的数百年,我们第一次发现了它有了返璞归真的可能性。  无论是京瓷跨越半个世纪的成功,还是日航的600天扭亏为盈,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