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增高记”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高楼,上海最具代表性。
  按建筑专业划分:公建超过24米,高于十层即是高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据此标准,上海现在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50幢;超过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近4000幢,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高楼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城市。
  谈及上海的高楼,又不得不提到国际饭店。大多数老上海人都知道,“身高”86米、共24层的国际饭店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在1934年12月1日正式开业,它作为上海最高楼的纪录保持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众所周知,这幢建筑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他还在上海设计了大光明电影院等著名建筑。大概邬达克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些建筑作品竟然成为了上海建筑文化史上的里程碑。
  “高楼的出现,是构成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标志。”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远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自开埠以来至今,一共经历了四轮集中城市化的高峰期,高楼、城市基础建设等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上海是最早吸收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
  在当初的上海人看来,身高达86米的国际饭店雄姿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非凡。今年58岁的老上海人陈贸生记忆犹新:“当时,能随意出入上海国际饭店的人,除了有钱,来头肯定也不小。”
  陈贸生笑着告诉本刊记者,当时大人们经常对小孩说一个经典笑话:有一个乡下人初来上海,跑到这里来看国际饭店,他不断地仰起头、仰起头,结果正好有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也吹到地上了。
  当时,这个笑话毫不掩饰地体现了上海人的自傲之气,当然也不乏自嘲。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由此可见上海国际饭店在人们心中地位的重要性,它成为上海早期的城市名片。
  “从上海开埠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战争和西方殖民力量进入上海构成城市化的特点,在西方文明进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建筑文化和世界文明,上海因此也成为我国最早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构成那个时期快速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任远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在上海第一轮集中城市化时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西方建筑,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包括外滩万国建筑群都是具有鲜明代表性。其中,外滩万国建筑群还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和标志。
  对于上海的这段历史,上海历史博物馆学委会主任、上海城市历史专家薛理勇了如指掌,他向本刊记者介绍,其实在国际饭店诞生之前,上海就已建有十多栋高层建筑了,大多以宾馆和酒店为主。他如数家珍地说,比如著名的汇中饭店(后改名和平饭店南楼)、百老汇大厦(后改名上海大厦)等,虽然它们的建筑高度不及国际饭店,但其闻名遐迩的建筑风格和底蕴,让上海吸取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也为迎来初期的城市化高峰奠定了基础。
  查阅上海高楼建筑的历史,记者发现其中耐人寻味的一点是:从1934至1983年长达48年的时间内,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从未被超越。这是什么原因呢?
  薛理勇分析,内战结束后,城市正处于修复期,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大兴土木,兴建高楼。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外资注入,上海大片的土地开始批租,陆续新建了上海宾馆、联谊大厦等一批高层建筑。
  据《上海地方志》的记载:按照建造年份计算的话,诞生于1983年的上海宾馆首次冲破了称雄上海达48年之久的“上海第一高楼”国际饭店的建筑高度,登上“第一高楼”的宝座。
  大概因此,上海宾馆获得了国务院的重视。当时,它是经过国务院批准以上海来命名的特殊的建筑,是专门为接待外国旅游者、港澳同胞和华侨兴建的四星级国际旅游宾馆,还被推荐为“国际最佳旅馆之一”。
  很快,上海又“增高”了。仅两年之后,107米高的联谊大厦替代了上海宾馆“第一高楼”的地位,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層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使得上海“第一高楼”之位不断更迭,在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宾馆、联谊大厦之后,希尔顿宾馆、波特曼商城、新金桥大厦等轮流“坐庄”,长则几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现今,坐在“上海第一高楼”宝座上的是环球金融中心。但它也将被“邻居”、即将在2014年正式竣工的上海中心大厦超越。
  高层建筑发展初期以居住为主
  建国之后,上海的城市建设迎来第二轮高峰。
  “从1950年至1990年期间,虽然中间有60年代上山下乡的反复,但基本上上海处于不断工业化和稳步城市化时期。在那段时期,一些工人新城成为上海城市楼宇的新特点,这些多层建筑主要提供了城市产业工人的居住。”任远给《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举例说,比如曹杨新村、邮电新村等都是典型的工人新村建筑的代表,上海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大批的建筑群,解决了大量居民的住房需求。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为标志,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城市,上海迎来第三轮快速城市化的高峰期。
  任远介绍,在这个阶段,上海的居住人口骤然增加,1990年上海只有1300万人口,20年之后,居住人口总数就达到了2300万。也就是说,在这20年中,居住人口就增加了1000万,这个数字确实惊人。随着城市人口扩张,迅速带动了高层住宅高楼的兴起,上海市民的居住条件迫切得到改善。
  薛理勇对此也感同身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大多数上海人的居住面积非常狭小,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知青回城后,住房紧缺的问题日益尖锐。
  据权威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区居民中约有90万户家庭住房困难,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就有1.5万户。而至2012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积17平方米,超改革开放前至少3倍,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薛理勇分析,这个历史阶段还与土地制度的变革相关。当年普通百姓居住的工农新村等产权均属于公有性质,居民个人只拥有其使用权。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海实施了住房改革,允许住房产权私有化,于是出现了产权房的概念。随着高楼越建越多,人口仍不断导入城市,私人拥有的产权房势必成为走俏商品,其身價一路飙涨,这是必然的现象。
  九成以上的高层或摩天大楼都是办公楼和酒店
  上海的高楼和摩天大楼发展历史,与浦东新区开发密切相关的。
  业内人士介绍,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此后,上海开始大量新建高楼和摩天大楼。为此,“摩天城市网”的负责人吴程涛告诉本刊记者,从1990至2010年这20年来看,上海建设高楼和摩天大楼的数量是最多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摩天城市网”是国内最早研究摩天大楼现状的非官方网站,拥有一大批志愿者从事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该网站的调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高层建筑的功能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本以居住为主,发展到如今多以跨国公司办公地为主,华丽转身。
  据介绍,在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办公楼是联谊大厦,它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幢现代化办公楼,1985年5月竣工营业,建筑标高107米,连同地下室共30层,吸引了花旗银行、新鸿基、法国达飞轮船有限公司等众多世界知名金融、贸易机构的入驻,享有良好声誉。
  此后,上海高层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不断“长高”,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快的时候,平均2-3天就能建成一幢高楼,速度惊人。”上海高楼迷论坛的一位版主如是说。
  吴程涛表示,上海虽然不是中国摩天大楼的诞生地,却是中国目前摩天大楼最为密集的城市。截至2012年,上海拥有的152米以上非住宅类摩天大楼高达102座,超过了香港和美国芝加哥,仅次于纽约,总量位居全球第二。
  如此之多的摩天大楼,九成以上都是国际金融企业总部、跨国公司的办公场地和酒店。
  “新世纪以来的上海高楼融入了更多国际元素,国际金融企业和很多外企都青睐摩天大楼就证明了这点,上海正在向国际金融城市的目标迈进。”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一位资深报人感慨地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涌现出一大批多功能型的办公大楼,比如文新大厦就是其中之一。
  像他这样的上海老一代新闻人,都亲眼见证了文新大厦的诞生,他们每天上班、外出采访频繁出入该幢大楼,感情颇深。该建筑在1997年竣工,加天线总高度达199米,塔楼顶层还设有停机坪。它在当时堪称浦西最高的办公大厦之一,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反思:打破巨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一份最新的报告指出,中国到2025年将有219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规模超过悉尼的城市有24座。伴随着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麦肯锡咨询公司也作出大胆的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大陆将新建1500多幢3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这相当于每年出现一个新的芝加哥。其中,上海将成为高楼的“重灾区”。
  “未来的上海将迎来第四个阶段的城市化,这个阶段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上海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巨大规模的巨型城市,包括高楼、轨道交通等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风险和隐患。”任远教授的言语之间略带有一丝担忧。
  他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对于上海目前的高楼现状,同济大学都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谢振宇认为,好大喜功的心态不足为取。他表示,目前在世界上,60%-70%摩天大楼都集中在亚洲的城市,大家似乎都为争夺“天下第一高楼”的荣誉争先恐后,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摩天城市网”的负责人吴程涛举例说,摩天大楼的发源地在美国,美国早期高楼模式的发展似乎成为上海城市临摹的样本。如今美国人也略带伤感地认为:似乎当年美国人修建摩天大楼的拼搏精神与好胜斗志已经转移到了太平洋西岸的中国。
  在世界反思摩天大楼的今天,上海也曾经反思。
  “现在上海处于人口数量与土地供应倒挂,城市整体缺乏统一的规划中。”薛理勇坦言,为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开发商往往在一块有限的土地上建设过多的高层建筑,从而造成土地容量“超载”,骤然降低了生活质量。
  同时,许多住在高层建筑旁边的居民纷纷向政府表达了不满,他们抱怨,高层建筑的住所内见不到太阳,高层建筑之间的绿化面积太少,生活在其中感觉很压抑。其实,早从2004年开始,上海市政府试着更紧地控制这种建筑热,禁止建33层以上的住房。这个政策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那么,未来上海的高楼热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下称上海电信)宣布推出3G预付费卡“天翼云卡”。这款被称为中国电信里程碑式的产品刚一上市,就受到了用户的热捧与肯定,首日出货量突破50万张。  在天翼云卡上市的同时,“天翼智能手机节”也如火如荼展开,“限时抢购”、“购机好礼”、“热销手机价格直降”等各种促销优惠活动,引发了新一轮购买电信智能手机的热潮。  无论天翼云卡的推出,抑或是天翼智能手机节的举办,都表明了中国电信大力
期刊
2012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第二轮经济议题辩论中,两位候选人激烈“对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称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是对奥巴马经济的再次"救助"。  在QE3推出后不久,罗姆尼一方声称:“在经历了四年的停滞增长、收入下降、物价上涨和持续高企的失业率,美国经济不需要更多人为和无效的措施。我们应创造财富,而不是印钞。”  早在今年8月,罗姆尼曾表示,QE3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将
期刊
近期以来,中国电信在上海可谓大动作频频:8月7日,其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同建设上海“智慧城市”2012-2013年战略协议,拟两年内投资140亿元加码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同日,中国电信车联网服务基地在上海揭牌;8月22日,国内首个“智慧社区”建设又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启动;9月1日,上海电信第四次光网大提速如期而至,推出“铜线用户大迁移、智慧家庭新体验、全面走进光时代”活动??  而以上海电信作为
期刊
9月底,硅谷的大佬们齐聚国会山,他们组成了一个名为“互联网协会(The Internet Association)”的组织,以游说美国国会在“采取反网络盗版和侵权法案”方面“高抬贵手”。  有14家公司参与了此协会,包括亚马逊、美国在线、Facebook、eBay、雅虎等知名企业。互联网联盟CEO迈克尔·贝克尔曼(Michael Beckerman)说:“一个自由創新的网络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
期刊
10月19日,北京,傍晚五点钟,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一段愉快的晚宴时光开始了。  晚宴的主角是奈斯比特夫妇、吴伟女士(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局长,现任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以及《中国经贸聚焦》杂志董事长/出版人张力先生。虽然三个人的身份各不相同,但他们当晚的谈话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中国大趋势。  从“中国模式”到软实力的提升,从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到户籍改革的必要性,从
期刊
奈斯比特夫妇很恩爱,无论在哪个场合,夫妇俩都会携手出现。他的妻子多丽丝为奈斯比特打点生活和工作上的一切,包括接受采访,在与本刊记者交流的近两个小时内,两人谈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默契非常,珠联璧合。看得出来,他们既是生活伴侣,更是事业伉俪。  夫妇俩就中国的经济模式、政府职责、解放思想三大领域,畅所欲言。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模式对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功不可没,但需要更注重公平,他們对成都废除户口
期刊
海风习习,大连市甘井子区后盐商业区内熙熙攘攘,正值“十一”黄金长假期间,这里的游客显然比平时多了一倍。  然而,这些游客并不知道,这里曾发生了一场特别有名的官司: 1999年,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租用大连“万国”提供的场地建设山姆会员店,此后长达十年之久,房租分文未付竟累计多达上亿元。虽然之后经过多次交涉、协调、仲裁,甚至法院多次强制执行都拿沃尔玛没办法。也有人怀疑,其拒付房租的理由是因为缺钱。
期刊
“十一”长假,中央电视台搞了一个名为“你幸福吗”的街头调查。面对镜头,有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有人感觉突兀而不知所措,有人制造了无厘头效果。当记者问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你幸福吗”?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淡定地说:“我姓曾。”此神来之笔,被媒体称为“神回复”。  这些年,关于幸福的话题,在中国被一再提及并非偶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8%的惊人纪录,经济总量连
期刊
备受关注的“世界第一高楼”——远大集团“天空城市”项目,似乎距其崛起于长沙市望城区的荒芜田地中又近了一步。  据《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了解到,望城区国土资源局网站10月20日贴出了一份编号为网挂[2012]42号的土地转让公告,挂牌时间为2012年11月9日8时至19日16时。涉及的这宗位于天泽湖街道迎湖路与秀湖北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地块,使用权面积67297.94平方米,规划建筑密度≤20%,容积率高
期刊
严重的过剩产能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将成为一句空话。  在3月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这样的表述,显示了中央政府攻坚克难的勇气,也多少隐含着对事情反复的忧虑。  单从数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