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危机,如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频遭破坏等等,若让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则足以毁灭整个人类。为此,为了使人类能从以上这些社会危机的困惑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在对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深刻的历史反思后,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并逐步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及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是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因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一、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我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生态严重遭受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在阐述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如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困难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人口剧增导致的。所以,如果人口的快速增长得不到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而使学生明白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平衡,大力宣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社会意义。
  
  二、树立可持续的资源观
  
  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涵义是很广泛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可持续资源观的教育。
  1、培养学生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的意识,节约矿物资源的意识
  目前,中国已探明的资源总量是非常大的,约占世界总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有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但我國由于人口多,人均矿物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又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且矿产资源的储量始终是有限的,是非可再生资源,伴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它会日渐减少,最终达到枯竭。再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开采现象,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样的现象若不加以控制,将直接威胁着的们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的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识
  目前,我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随着人口的剧增及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是日益剧增,尽管我国化石燃料的储量是如何的丰富,但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开发利用后不可再生,长期大规模的开采,终究有开采完毕之日,待到那时,如果没有新的能源来取代已枯竭的能源,人类就会大难临头。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那么,是不是一旦开采利用完毕,人类就走到了尽头呢?不是!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的,如水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我们可以用这些新能源替代我们的常规能源,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植树造林、护林的意识
  2000年,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亿公顷,森林面积1.5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6.6%,而且目前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导致很多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多种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拯救森林就是拯救人类”,大力宣传植树造林、护林的社会意义。
  
  三、树立崭新的环境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导致对人类生存的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非常严重,使得很多生物绝灭,生态失去平衡,招致很多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存。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环境的反作用使得人类的生存条件遭受到了严峻的威胁,人类与环境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对矛盾冲突如果得不到化解,人类与自然之间将无法实现和谐相处,从而让学生萌生要把人类从这对矛盾冲突中“解救”出来的念头,建立人与自然的新型伙伴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树立新型的、科学的经济发展观
  
  随着人口的剧增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日益增强,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变本加厉,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人类无节制的、掠夺式的开采,已经导致有些资源出现严重短缺退化、枯竭的现象,所以,保护自然资源,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甚至是一大难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都比较落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环境恶化、资源储备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我们的经济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倒退,最终使人类走向灭亡,为了拯救人类、拯救环境,一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素质,让人们意识到,以损坏环境、快速消耗资源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可取的,这只能是自取灭亡,要坚持尽可能使资源再生利用、节约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尽可能不对环境造成破坏,使环境保持自然状态的原则。
  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尤其是在地理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能根深蒂固,从而为祖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是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努力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充分发展。那么,怎样开展和谐教学呢?我以为,必须解决这三大问题:和谐的教学理念、和谐的教学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的教学理念    其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牢记“外因通
期刊
【摘要】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分地强调接受性学习,认知性教学,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观念,不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利于多元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标则要求中学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要求我们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燃点;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为载体开展自主探究;体验自主探究的愉悦;联系和产实践感受自主探究的必要性;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拓展自主探
期刊
【摘要】数学应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提高中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了化归转化思想、数形结合以及模式识别三大解题思路应用于数学应用题解答。  【关键词】应用题 高中数学 策略    数学应用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高中数学知识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数学建模等各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立体考查,真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方面阐述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激发求知欲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    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科整改革经验,对进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典范
期刊
【摘要】中职物理学教育本质上和普通高中同样重要,我们应予充分重视。学会了物理思维模式,将会使人终生受益。  【关键词】文理兼修 思维模式 学习兴趣 知识规律 实践活动    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物理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物理学教育的目的,既是要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以服务于生活和生产实践,更是要充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学在本质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普九”之后,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实验装备齐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特别是从事化学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特别是改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是条重要途径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
期刊
专业技能课教学是工业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电工专业学生要掌握足够多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在实习教学中应用先进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求教法,分阶段实施目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晨昏线和它在日照图上的应用两方面来叙述的。对于晨昏线的基础知识,重点从晨昏线的由来、判读、特点来分析;对于晨昏线在日照图上的应用,主要从它与节气、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昼夜长短的关系加以分析;最后以实例分析的形式展现了晨昏线在日照图上的应用。  【关键词】晨昏线 晨线 昏线 地方时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日照图    在地方时的运算中,日照图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而且在高考中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