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了适用于理、工、农、文各专业的通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通用性强,技术先进,具有“课程展示平台”和“网络教室”双模块结构和“展、学、测、评、管”五功能架构,各功能模块实现“Blog”化管理。利用教学平台建设了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1136个教学网站,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推广到云南省多所高校。项目研发实现高效益低成本,在高等学校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平台;课程建设;网络教学环境;教学网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学规模与教育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质量工程”提出了“以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建设方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网络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对教学资源配置、优质资源共享、知识传播内容和方式等带来了极大变化,对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办学效率、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手段,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但是高校在进行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中,却存在诸多的困难和矛盾,如:是采用集中式还是分散式建设策略?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应规划到什么程度?点(各级精品课程)与面(普通课程)如何结合与布局?需要多少建设经费?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严重困扰和制约了网络化教学环境的规模化建设。我国95%的高校采用分散建设策略,其课程建设网仅包含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成为进一步扩大网络课程规模的瓶颈,使整个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大受影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同时满足各教学环节中丰富多样的功能需要,是通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的总体原则和思路。我们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自主研究、设计,开发出适用于理、工、农、文各专业的通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规模化应用的实践,满足了学校教学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从教学需求出发,完善功能设计
  
  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多、快、好、省”的建设原则,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形成以下设计思路。
  1 提高教学效率。将教学、学习、互动、作业、批阅、测试、评价及成绩、学生管理等主要教学环节纳入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率。
  2 减少建设成本。借鉴和采用“Blog”思想,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多种资源的统一规划,将各种界面及功能需求纳入有限的“模板”中,形成“一库多站”,既统一管理,又体现不同风格,避免分散式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3 加强通用性和适用性。从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的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比较不同门类的课程在教学平台各环节上的本质差异,找到容纳这些差异的模式和办法,使之适应“理、工、农、文”类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学平台上每一个教学网站,既可是系统的一个子站:建设成熟后,亦可独立运行,走向更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4 采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应能自主建构或与教育者协作建构教学情景。这就要求教学平台提供的学习“舞台”具有动态组织的特性,能容纳不同的学习者所要求的个性化的学习情景。
  
  二、课程学习和课程评审兼顾,构建“双模块”、“五功能”系统结构
  
  为了满足各级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系统由“课程展示平台”和“网络教室”双模块组成,具有“展、学、测、评、管”五项主要功能。课程展示平台主要完成教学文件、教学资料、申报表等资源信息的展示或下载;网络教室提供学习、测试、评价、管理等功能。如图1所示。
  
  三、“Blog”化管理机制
  
  以数据库为基础,对教学网站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各功能模块均实现“Blog”化管理。其实现路线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角色权限控制,分三级用户权限;普通教师及学生用户、管理员用户、超级管理员用户。普通教师及学生用户可以登录自己的个人私有网络空间,进行相应教学环节的使用和管理;管理员只有对本门课程进行管理的权限,可通过后台管理自行设置网站栏目,选择合适的课程模板,生成一个课程网站框架,然后添加和维护课程资料;超级管理员具有添加新的用户,删除用户,添加课程,管理课程,增加、修改模板等一系列管理功能。
  
  四、创新设计,凸显特色
  
  1 “Blog”化管理实现“多、快、好、省”。整个网络教学平台采用“Blog”化管理,教师通过后台提交相关资料,即可生成一个具有独立网址的教学网站。该网站具有“展、学、测、评、管”全部功能,界面风格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体现个性化特征,还允许用户自己设计模板。所有网站信息都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实行集中化管理,与分散建立单个教学网站相比,效率提高数十倍,成本降低数十倍,而且既使上千个网站,管理也十分方便。
  2 自主构建或协作构建学习情景,实现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网络教室采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学习组织形式,围绕每个知识点可构建一系列的学习栏目,形成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模式。学习栏目有:本章简介、教学内容、案例演示、课外链接、授课视频、作品展示、综合测试、本章在线、本章练习、连线教师。通过每个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情景构建,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渠道和知识容量,丰富了学习内容,形成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组织与生动活泼的多层次应用,支持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被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3 具有功能强大的作业、测试和评价系统,以及方便快捷的师生沟通渠道。教学平台可提供主观、客观作业两种作业形式和综合测试系统。客观作业及测试系统实现一人一卷(重复率低于5%,难易度、考察的知识点一致)的组题策略,对防止考场作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综合测试实行随机动态分配试卷的封闭式阅卷机制,评卷公平公正性得到较好体现,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评价系统可一键完成作业分析或试卷分析。师生可通过本章在线、连线教师、站内短讯等方式进行沟通。
  4 体现了共同使用、共同建设的可持续性教学资源建设思想。教学平台可方便快捷地进行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集成。如案例演示、课外链接、作品展示等,使教学资源的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体现共同使用,共同建设的思想。
  
  五、利用通用教学平台进行规模化教学网站建设
  
  通用网络教学平台投入运行后,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课程教学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采用集中式策略,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建设工作组,统一部署、明确任务、整合资源。并向学校各学院派出联络员和课程资源建设辅导员,由课程建设工作组完成课程网站框架创建,分配用户,再由联络员和辅导员协助教师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资料上网,形成了“资料收集一资源建设一资源上网”一条线的管理服务模式,由于组织到位,措施有力,使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千门课程网站建设任务。
  在课程建设中,学校按照“梯度推进、分类建设、分级管理”的思路,将课程划分为精品课程、一类课程、公选课程、双语课程、专业课程五个层次;在课程网站建设中,采取一般与重点结合的策略和分步推进的办法。在各级课程建设中都采取责任到人的办法,每门课程由学院确定一位负责人,完成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料上网等工作,使每门课都做到有人可查。
  为了发挥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在各级课程建设项目的要求中加入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要求,在课程立项申报、检查、验收等环节,都将教学网站建设和使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用促建,持续发展。
  
  六、应用及成效
  
  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理、工、农、文各专业的教学系统建设,找到容纳不同门类课程差异的办法,适应性强,特点突出。至2008年5月,建成了1136个教学网站,成功解决了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中点面结合、深广相益的问题。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数万师生受益。由于采用“Blog”管理机制,建设速度快,建设成本仅是常规成本的1/20,为国内高校规模化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实践方面有重要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修订《常微分方程》(第三版)和编写《常微分方程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过程中,探索基础数学教材中如何与时俱进;在保留原有优点基础上不断提高开放性、现代性和应用性,特别是在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数学教材;常微分方程;信息技术    中山大学数学系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王寿松编写的《常微分方程》从1978年第一版、1983年第二版出版以来经历了中国改革
期刊
摘要: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观点存在较多差异,大学生多从外因如何减少作弊的现象考虑,学校的学风考风影响学生作弊行为,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程度影响作弊行为的选择.文章提出应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深化考试改革,减少考试附加值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影响因素    目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日益普遍,作弊不再是个别现象。学生往往由于无力反抗便开始认同、接受作弊现象,并踏入作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进行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体系要素,从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出发,总结了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为同类高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目前高等教育中使用较多但又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可界定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体系的内涵,重点介绍了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    行业划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指原属中央行业部门主办,后被划转为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这类院校大多属于一般本科院校,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
期刊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表面化学类课程基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教师科研方向的关联性,形成跨院的理工结合课程组,共同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应用表面化学”精品课程平台建设模式。在理工结合课程组建设中,着重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的梯队发展和先进性;按授课对象,建立理、工分类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共用实验平台;通过优秀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应用表面化学课程的建设水平。  关
期刊
一、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学科与专业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确定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将学校文科学术研究的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优势,奠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1)依托文科学术研究优势,建设高水平文科专业。强势学科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是形成优势专业的重要条件。我校文科依托2个国家重
期刊
摘要:从通识教育中应充满专业知识元素、化学是自然学科的中心学科等方面论述了应把“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观点。本文以在西北大学开设“化学与社会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通过对课程目标的界定、课程内容框架的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介绍并论述了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建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认为加强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切实地促进本科教育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化学与社会发展;通识
期刊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以课程、师资、学生、校园文化等几个要素为核心,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招收国际学生,开展多种活动,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创造多文化、多学科、多层次交融的课堂和校园环境,全面提升办学国际性。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在加强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开辟了提升教学国际性的新途径。  关键词:暑期学校;本科教学;国际性;人民大学   
期刊
摘要:工程图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国内工程图学近年来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渗透教育”理念,提出了利用渗透教育将设计理念渗透到工程图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在教学中的若干应用。以此为指导,工程图学教学必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构型设计能力。  关键词:工程图学;渗透教育;设计理念;图学教学     
期刊
摘要: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是经济学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强化基础理论课教学体现了基地建设的使命,中国经济学教学现代化要求强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理论课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在基地教学中需要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基地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五大教学体系”建设,全面强化基础理论教学。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