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wj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教学?我觉得,要想适应新课程及其教法,就必须弄清楚高中历史新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即由原来的单纯知识教育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二是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全面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和认知;三是要求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历史课教学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能结合新标准理解和阐释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比,找到新旧教材的不同和相同。例如,新教材的编写模式是引入了“模块”式的新历史教材的编写,一改原来教材的“线形”模式。所以,重新认识和熟悉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有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弄清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目标,制订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以便使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真正体现学习的历史“古为今且,以史为鉴”的目标。
  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新课标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作为历史课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多种多样的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正确把握学生情感,形成动态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把课堂变成师生学习的共同场所,做到师生人格主体的平等,展开教学的互动,让他们在具体的、自主的历史情景下去感悟,进而生发历史情感,这样产生的情感既真实又印象深刻。
  再次,历史课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多样化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课教师必须提倡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使每个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把原来的“一言堂”或“填鸭式”教学营造成一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保障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辩,才能最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历史上除了一些原则性问题外,没有一成不变的、非彼即此的答案,而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发展思维成果的不同,从一个侧面可以折射出学生的差异,老师只要抓住了这个特点,就可以使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得到发展。
  最后,历史课教师要多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新课程标准》虽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强化。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要求教师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和发散,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有效地培养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交流沟通,对历史的感悟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有关如何才能适应新课改,怎样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而这些文章的核心无非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偏向调动学生的积极、趣味性。于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时我们的教学会被一些假象迷惑,如课堂上学生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历史剧,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这时我们会想:学生的思维真的活动了吗,有时我们到外校去听课,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貌似认真,参与程度却很低。教育智慧的特征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有时看似平静的课堂,通过教师启迪思维,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同样也会在学生脑海中激起阵阵涟漪,这种内在活动的效果并不比看似热闹的活动差。而要达到这个效果,其前提就是要充分利用课本,反复阅读课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时也就能熟练掌握知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目标。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历史新课程具体实施的一线教师正是这一改革的担负者,新课标的实施也正是我们教学相长的良好机遇和挑战。所以,只有不断地苦练内功,多学习、多钻研、多思考,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們也才有可能走向更光明的坦途。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
期刊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许多地方大规模地开展了“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目标导学”模式是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目标导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英语“目标导学”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它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也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模式具有
期刊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体验性学习的含义,在实践中探索历史情景教学体验、动手操作性体验和社会考察参观访问体验等三种有效体验性学习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体验性学习  1.体验性学习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
期刊
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小学是人文素养的初塑阶段,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关爱他人,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自私、自傲、固执、不合群等性情,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由此 可见,从小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了当务之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创设高效数学课堂,营造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同仁切磋。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
期刊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趣味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一、设计趣味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是其功能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历教育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在教学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模式,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应该规范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管理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孩子总是对新事物抱有极强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好奇心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英语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造就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的最佳阶段。可是如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今天,我就来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薄认识。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沟通的媒介。所以它很随性化,很生活化。照本宣科的填鴨式教学只能抹杀孩子对未如事物的热情。兴趣是一种无
期刊
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历史的航船进入了新世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那么,在小学美术中,电脑多媒体教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