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农林院校中建设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关键是细分市场,进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以浙江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从专业建设背景、建设思路、建设措施等方面探讨农林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林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1-0018-04
1 专业建设背景
智慧农林业是现代科技革命对农林业产生巨大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新形态,其显著特征是在农林业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信息流调控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智慧农林业背景下,数字农林业、精准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产品质量追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传感器、便携式仪器仪表、网络化智能终端等电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1]。据《农民日报》报道,全国农技部门拥有和推广使用的病虫害监测检测设备8000余套,精准施药设备3.6万台套,土肥测试设备9000余套,农业环境监测设备550多台套,自动化办公设备1.5万套。
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在数字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装备与机械化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培养专项规划明确了要培养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的目标。目前,学校已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农林业特色明显、建设层次清晰的专业结构。
2 专业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2.1 专业建设思路
1)细分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定位。在招生、就业、学科基础等多重约束的情况下,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变得非常困难,很容易出现专业课程体系严重趋同、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特色专业建设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细分人才市场需求,找准定位[2]。
2)以学生受益为最终目标。院校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必须把学生受益的理念贯穿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突出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专业建设必须始终把学生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2.2 专业建设目标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力求办成在智慧农林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逐步从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3]。(1)依托学校行业背景与资源,培养在智慧农林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应用型人才。(2)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3 专业建设措施
3.1 开展专业评估与诊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借助“专业评估”、“麦可思调查”,把脉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文件精神,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从“专业定位与特色”、“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和社会评价”等6 项一级指标和“定位与规划”、“方案设计”等33 项二级观测点对专业进行全方位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学生毕业后,委托麦可思公司实施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专业内涵建设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客观地反映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毕业生社会需求状况。
结合专业评估报告和麦可思调查报告,开展全方位的专业诊断与评估,对调查数据进行成因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对策,寻找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建设方面的突破口与入手点。
2)比较国内外同类专业,查找优势与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内外高校中同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成功的经验,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出高素质、具有较强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查询、教师访学等多种途径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多所海外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院校中,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学习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
3)多方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一年来,任课教师参加了“2013院士专家永康行”暨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协同创新活动,深入建德市草莓科技示范基地、下姜村智慧农业葡萄园、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林科技园等现代农林业示范基地,实地走访了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加拿大达内科技集团等企业单位,组织了专业教师交流会、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校学生座谈会、企业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等各类座谈会,准确地掌握了教学情况、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准确进行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本着“政策环境”、“地方产业”、“专业特色”高度融合的原则,聘请了政、产、学、研、用等方面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市场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对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对教学方法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4)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行“平台 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构建了以9门大类限选课为基础、以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以40门专业选修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在模块课程中体现“智慧农林业”特色。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已经增加“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等特色课程。今后还将结合学校的“1030”工程,通过教师科研成果转换等渠道,增设新的特色课程,突出专业在智慧农林业技术研发与利用方面的特色。 3.2 建设特色优质课程,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1)优化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5,6]。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各门课程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妥善地进行课程内容划分与衔接、教学内容的主次安排及增删、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统筹等。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融合,打破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各门课程融为一体,相互衔接、相互连贯。
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将近期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在部分课程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不同的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对一的“教师-课程”的教学方式。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着力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积极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形成性评价比例,采用“多主体”(教师、学生、同伴)、“多内容”(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策略与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多方式”(学习档案、学习日记、课堂主旨发言、同伴评论、口语合作组汇报、作业、测试)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系统、综合评价。
3)注重平时积累,建设精品/优质课程。重立项、轻建设是当前精品/优质课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该类项目未能充分发挥引领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立项评审时要求“重实轻虚”,要求申请人在答辩时直接切入主题,仔细讲述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过程等,并对此进行提问。验收时要求申请人把项目做实、做深,选准一个点真正地开展起来,防止“想到即做到”、“写到即做到”等现象,通过长期积淀,切实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3 实施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 创业能力
1)组建电子创新协会,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2012年,在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基础上,针对电子专业的特色,组建了电子创新协会。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定期为会员授课;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竞赛内容安排一些由简到难、由知识性到创造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搭建电路。
在协会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坚持以“学以致用,以学促进”为宗旨,以提高会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以“自愿,互助、提高”为原则。由于采用了“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的模式,实现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2)打通一、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兴趣。通过学生座谈会等渠道发现,部分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中,自学了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不仅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能熟练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同学留在课堂里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给任课教师错误的信息。基于这种现状制定了部分专业课程免修制度。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免修1门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并将成果按照相关要求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且通过答辩的,可免修毕业设计。
3)通过教师科研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优秀同学参加智慧农林业领域的科学研究,通过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应用项目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几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这种引导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进入“主角”的热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加。
通过教师科研推动学科竞赛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近4年来获得的“挑战杯”竞赛奖项,都是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转换而来,如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二等奖、交叉创新一等奖作品“木材应力波断层成像仪”,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品“野外便携式树木自动定高测径仪”,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作品“浙江森博木创检测仪有限公司”,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作品“树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仪”等,教师科研推动学科竞赛效果非常显著。
3.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质量内涵建设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课题,结合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2013年,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共10项,申报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1.5%。
2)定期安排公开观摩课。每个学期初,根据上学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以往两年的评教结果,挑选一位在近两年内授课质量高、具有代表性的老师,安排全校公开观摩课。组织签到,要求系部老师全部参与观摩,同时发布公告,欢迎号召全校教师参与听课观摩,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有些教师观摩一节课后,主动要求留下来再听一节课。
3)落实全员听评课制度。全员听评课主要从重点听评课和全面听评课两个方面开展。重点听评课就是组织学科和专业负责人、学生辅导员、学院督导组成听课小组,对近2年来所授课程学评教数据列后50%的教师和新引进教师进行重点听评课,每次听课均由2位以上的教师参加,对上课进行点评,并上交书面听课记录,同时将该名单提供给学校督导组,学校督导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评课,督促授课质量相对靠后的老师提升教学质量。
全面听评课要求督导组必须在一学年内听完所有老师的课程,以对全院教师的整体授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求每学期每院督导至少听20次课,各学科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至少听8次课,教师平均每人听课2次以上,各年级辅导员也参与相关年级的听课安排,达到了所有课程以及全体授课教师的全面覆盖。 3.5 建设一支有智慧农林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1)外引内培,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特色,主动出击招揽人才。认真分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里有我们要的人才”、“我们要的人才希望有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等问题,主动对接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行业内著名研究所和高校,通过导师推荐、召开宣讲会等手段,吸引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应聘。同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进修、国内外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基层锻炼等手段,不断提升自己。一年来,晋升高级职称2人,柔性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引进“985”、“211”高校博士3人,另有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人已获博士学位,教师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对新聘用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在岗教师以及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未接受过助讲培养培训的在岗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以“新进年轻教师研习营”、“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等为主要抓手,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与校内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教学技能。
3)凝练以“智慧农林业”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围绕数字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装备与机械化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目前已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拥有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还有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合作成立的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2013年,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林业研究中心。依托这些平台,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3年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1项。
3.6 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
1)多措施并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等政策,对中青年教师的出国经历提出明确要求:至2014年,必须有6个月以上出国进修或担任访问学者的经历才能晋升教授职称;业绩考核中,对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班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报告的教师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国际会议提供条件。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英语培训,提高口语水平;同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联系了美国农业部林产品研究所、新西兰皇家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访问、进修。
2)拓展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展学生交流渠道,丰富学生交流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高校建立国际化紧密伙伴关系,开展包括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国外院校的硕士、博士学位;开展交换生、短期交流生项目,今年暑期组织了17名学生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学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3)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逐步扩大专业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比例,引导教师开设“双语课程”,使课程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采用了双语授课的模式,选用了控制理论的经典教材《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作为授课教材,并设计了英语多媒体课件。在期中学生座谈会中,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能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因材施教,用更灵活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及交流能力,拓展视野。
4 专业建设成效
1)通过全方位的专业诊断与评估,明确了专业在行业内的位置、优势与劣势,找准制约专业建设的关键点与突破点,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优化课程内容,建设精品课程2门,获得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立项1项。经过建设,“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获得立项,获2013年校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称号。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180,比本省非“211”本科院校、本校平均及信息工程学院平均值高25%。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为88%,是本校中得分最高的专业,远高于本省非“211”本科院校、学校各专业平均值。说明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一年来,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交叉创新金奖、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各类省级以上奖项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浙江日报》、《今日早报》、《青年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参考文献
[1]戴起伟,凡燕,曹静,等.物联网技术与江苏智能农业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3.
[2]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7-59.
[3]邹逢兴,陈立刚,徐晓红,等.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37-40.
[4]朱志伟.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161-162.
[5]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6]王芳,郭兴启,李滨.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43-45.
[关键词] 农林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1-0018-04
1 专业建设背景
智慧农林业是现代科技革命对农林业产生巨大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新形态,其显著特征是在农林业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信息流调控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智慧农林业背景下,数字农林业、精准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产品质量追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传感器、便携式仪器仪表、网络化智能终端等电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1]。据《农民日报》报道,全国农技部门拥有和推广使用的病虫害监测检测设备8000余套,精准施药设备3.6万台套,土肥测试设备9000余套,农业环境监测设备550多台套,自动化办公设备1.5万套。
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在数字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装备与机械化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培养专项规划明确了要培养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的目标。目前,学校已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农林业特色明显、建设层次清晰的专业结构。
2 专业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2.1 专业建设思路
1)细分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定位。在招生、就业、学科基础等多重约束的情况下,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变得非常困难,很容易出现专业课程体系严重趋同、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特色专业建设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细分人才市场需求,找准定位[2]。
2)以学生受益为最终目标。院校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必须把学生受益的理念贯穿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突出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专业建设必须始终把学生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2.2 专业建设目标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力求办成在智慧农林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逐步从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3]。(1)依托学校行业背景与资源,培养在智慧农林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应用型人才。(2)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3 专业建设措施
3.1 开展专业评估与诊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借助“专业评估”、“麦可思调查”,把脉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文件精神,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从“专业定位与特色”、“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和社会评价”等6 项一级指标和“定位与规划”、“方案设计”等33 项二级观测点对专业进行全方位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学生毕业后,委托麦可思公司实施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专业内涵建设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客观地反映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毕业生社会需求状况。
结合专业评估报告和麦可思调查报告,开展全方位的专业诊断与评估,对调查数据进行成因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对策,寻找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建设方面的突破口与入手点。
2)比较国内外同类专业,查找优势与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内外高校中同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成功的经验,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出高素质、具有较强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查询、教师访学等多种途径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多所海外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院校中,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学习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
3)多方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一年来,任课教师参加了“2013院士专家永康行”暨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协同创新活动,深入建德市草莓科技示范基地、下姜村智慧农业葡萄园、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林科技园等现代农林业示范基地,实地走访了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加拿大达内科技集团等企业单位,组织了专业教师交流会、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校学生座谈会、企业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等各类座谈会,准确地掌握了教学情况、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准确进行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本着“政策环境”、“地方产业”、“专业特色”高度融合的原则,聘请了政、产、学、研、用等方面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市场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对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对教学方法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4)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行“平台 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构建了以9门大类限选课为基础、以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以40门专业选修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在模块课程中体现“智慧农林业”特色。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已经增加“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等特色课程。今后还将结合学校的“1030”工程,通过教师科研成果转换等渠道,增设新的特色课程,突出专业在智慧农林业技术研发与利用方面的特色。 3.2 建设特色优质课程,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1)优化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5,6]。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各门课程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妥善地进行课程内容划分与衔接、教学内容的主次安排及增删、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统筹等。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融合,打破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各门课程融为一体,相互衔接、相互连贯。
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将近期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在部分课程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不同的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对一的“教师-课程”的教学方式。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着力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积极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形成性评价比例,采用“多主体”(教师、学生、同伴)、“多内容”(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策略与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多方式”(学习档案、学习日记、课堂主旨发言、同伴评论、口语合作组汇报、作业、测试)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系统、综合评价。
3)注重平时积累,建设精品/优质课程。重立项、轻建设是当前精品/优质课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该类项目未能充分发挥引领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立项评审时要求“重实轻虚”,要求申请人在答辩时直接切入主题,仔细讲述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过程等,并对此进行提问。验收时要求申请人把项目做实、做深,选准一个点真正地开展起来,防止“想到即做到”、“写到即做到”等现象,通过长期积淀,切实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3 实施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 创业能力
1)组建电子创新协会,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2012年,在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基础上,针对电子专业的特色,组建了电子创新协会。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定期为会员授课;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竞赛内容安排一些由简到难、由知识性到创造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搭建电路。
在协会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坚持以“学以致用,以学促进”为宗旨,以提高会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以“自愿,互助、提高”为原则。由于采用了“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的模式,实现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2)打通一、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兴趣。通过学生座谈会等渠道发现,部分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中,自学了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不仅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能熟练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同学留在课堂里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给任课教师错误的信息。基于这种现状制定了部分专业课程免修制度。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免修1门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并将成果按照相关要求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且通过答辩的,可免修毕业设计。
3)通过教师科研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优秀同学参加智慧农林业领域的科学研究,通过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应用项目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几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这种引导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进入“主角”的热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加。
通过教师科研推动学科竞赛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近4年来获得的“挑战杯”竞赛奖项,都是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转换而来,如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二等奖、交叉创新一等奖作品“木材应力波断层成像仪”,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品“野外便携式树木自动定高测径仪”,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作品“浙江森博木创检测仪有限公司”,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作品“树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仪”等,教师科研推动学科竞赛效果非常显著。
3.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质量内涵建设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课题,结合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2013年,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共10项,申报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1.5%。
2)定期安排公开观摩课。每个学期初,根据上学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以往两年的评教结果,挑选一位在近两年内授课质量高、具有代表性的老师,安排全校公开观摩课。组织签到,要求系部老师全部参与观摩,同时发布公告,欢迎号召全校教师参与听课观摩,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有些教师观摩一节课后,主动要求留下来再听一节课。
3)落实全员听评课制度。全员听评课主要从重点听评课和全面听评课两个方面开展。重点听评课就是组织学科和专业负责人、学生辅导员、学院督导组成听课小组,对近2年来所授课程学评教数据列后50%的教师和新引进教师进行重点听评课,每次听课均由2位以上的教师参加,对上课进行点评,并上交书面听课记录,同时将该名单提供给学校督导组,学校督导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评课,督促授课质量相对靠后的老师提升教学质量。
全面听评课要求督导组必须在一学年内听完所有老师的课程,以对全院教师的整体授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求每学期每院督导至少听20次课,各学科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至少听8次课,教师平均每人听课2次以上,各年级辅导员也参与相关年级的听课安排,达到了所有课程以及全体授课教师的全面覆盖。 3.5 建设一支有智慧农林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1)外引内培,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特色,主动出击招揽人才。认真分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里有我们要的人才”、“我们要的人才希望有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等问题,主动对接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行业内著名研究所和高校,通过导师推荐、召开宣讲会等手段,吸引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应聘。同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进修、国内外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基层锻炼等手段,不断提升自己。一年来,晋升高级职称2人,柔性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引进“985”、“211”高校博士3人,另有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人已获博士学位,教师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对新聘用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在岗教师以及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未接受过助讲培养培训的在岗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以“新进年轻教师研习营”、“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等为主要抓手,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与校内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教学技能。
3)凝练以“智慧农林业”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围绕数字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装备与机械化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目前已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拥有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还有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合作成立的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2013年,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林业研究中心。依托这些平台,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3年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1项。
3.6 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
1)多措施并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等政策,对中青年教师的出国经历提出明确要求:至2014年,必须有6个月以上出国进修或担任访问学者的经历才能晋升教授职称;业绩考核中,对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班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报告的教师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国际会议提供条件。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英语培训,提高口语水平;同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联系了美国农业部林产品研究所、新西兰皇家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访问、进修。
2)拓展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展学生交流渠道,丰富学生交流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高校建立国际化紧密伙伴关系,开展包括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国外院校的硕士、博士学位;开展交换生、短期交流生项目,今年暑期组织了17名学生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学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3)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逐步扩大专业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比例,引导教师开设“双语课程”,使课程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采用了双语授课的模式,选用了控制理论的经典教材《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作为授课教材,并设计了英语多媒体课件。在期中学生座谈会中,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能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因材施教,用更灵活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及交流能力,拓展视野。
4 专业建设成效
1)通过全方位的专业诊断与评估,明确了专业在行业内的位置、优势与劣势,找准制约专业建设的关键点与突破点,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优化课程内容,建设精品课程2门,获得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立项1项。经过建设,“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获得立项,获2013年校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称号。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180,比本省非“211”本科院校、本校平均及信息工程学院平均值高25%。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为88%,是本校中得分最高的专业,远高于本省非“211”本科院校、学校各专业平均值。说明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一年来,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交叉创新金奖、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各类省级以上奖项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浙江日报》、《今日早报》、《青年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参考文献
[1]戴起伟,凡燕,曹静,等.物联网技术与江苏智能农业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3.
[2]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7-59.
[3]邹逢兴,陈立刚,徐晓红,等.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37-40.
[4]朱志伟.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161-162.
[5]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6]王芳,郭兴启,李滨.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