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的语文课,一方面是语言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母语,在运用上保持母语的健康与纯洁,这是属于认知;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方面,即文学教育,这也是审美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健全心理与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承担着另一个重要任务——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的长期性,一篇篇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体现出的又是浓郁的人文情怀,感化陶冶着学生的心灵。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认知教育两大功能。忽略了其审美功能,而文学作品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其他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审美功能。罗马诗人贺拉斯说的“寓教于乐”是指寓教育功能于审美功能中。通过审美功能的实现间接实现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转变教学观念,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其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读
读是指学生透过作品的文字符号,在直观上的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学生开始读文章,也许只了解到字面的意义,也许也在开始感受到表面意义后面的隐含意义,籍此理解可以初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但在这种程度上,对作品的感觉毕竟是浅层的,教师便从旁指导,对其中意义加以发掘,使学生能体味其中的真美。如李煜的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大多数学生在读上几遍后,都能理解其字面意义,初步感受了一个孤独者的形象,但这还不够,必须有发展,还须明白其妙处。
二、品
在对作品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之后,必须将接受的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直观阶段(读)学生的主体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还未完全进入审美状态,因而对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往往容易忽略。从作品这一方面来说,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将其意味深深地蕴藏在文字之内,并不直露在外,这就必然使学生不可能凭一味的直觉就立即把握其全部精髓。
“品”是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欣赏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还以《相见欢》为例:文中的“西楼”、“残月”、“梧桐”、“深院”、“冷秋”等意象整合为如下意象孤独的身影融于凄凉的景色中,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愁思纷繁难解,其中辛酸滋味讲不出、说不清,实在是人世之悲苦滋味无可以比者。学生能欣赏到这一点便进入了“品”的阶段。
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品评艺术作品,除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之外,还须“知人论世”。教师便要补充有关背景资料,当然这点学生不可能全弄清楚,教师便要补充关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具体创作境况,然后对文章进行反复解读,在解读中体味形式的细致变化,从中获得启发。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愈见其奇”,这样作品的中心意义就逐渐被发掘出来同时,主体意识中的意象也逐渐丰富。
三、悟
“悟”是学生对作品意象鉴赏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这就是“悟”,这就是欣赏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进一步鲜明,在意象世界中获得主体意识的自由,从而沉浸在自由活跃的审美状态之中,学生审美状态的活动是对创作者的呼应与共鸣,创作者的创作终于通过艺术品得到回应。还以《相见欢》为例:深切的人生感受,亡国之君的旷古悲凉,人生的得意与落魄——学生与作者达到共鸣,顿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
应当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经验、素养和水平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可以说“读”、“品”、“悟”三个阶段实为三个层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文章的长短、难易,灵活安排课时以完成三个步骤,平时应努力普及审美和鉴赏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使更多的人在欣赏中达到更高的境界——“悟”的境界。
(作者单位:342700江西石城二中)
一、读
读是指学生透过作品的文字符号,在直观上的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学生开始读文章,也许只了解到字面的意义,也许也在开始感受到表面意义后面的隐含意义,籍此理解可以初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但在这种程度上,对作品的感觉毕竟是浅层的,教师便从旁指导,对其中意义加以发掘,使学生能体味其中的真美。如李煜的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大多数学生在读上几遍后,都能理解其字面意义,初步感受了一个孤独者的形象,但这还不够,必须有发展,还须明白其妙处。
二、品
在对作品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之后,必须将接受的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直观阶段(读)学生的主体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还未完全进入审美状态,因而对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往往容易忽略。从作品这一方面来说,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将其意味深深地蕴藏在文字之内,并不直露在外,这就必然使学生不可能凭一味的直觉就立即把握其全部精髓。
“品”是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欣赏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还以《相见欢》为例:文中的“西楼”、“残月”、“梧桐”、“深院”、“冷秋”等意象整合为如下意象孤独的身影融于凄凉的景色中,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愁思纷繁难解,其中辛酸滋味讲不出、说不清,实在是人世之悲苦滋味无可以比者。学生能欣赏到这一点便进入了“品”的阶段。
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品评艺术作品,除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之外,还须“知人论世”。教师便要补充有关背景资料,当然这点学生不可能全弄清楚,教师便要补充关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具体创作境况,然后对文章进行反复解读,在解读中体味形式的细致变化,从中获得启发。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愈见其奇”,这样作品的中心意义就逐渐被发掘出来同时,主体意识中的意象也逐渐丰富。
三、悟
“悟”是学生对作品意象鉴赏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这就是“悟”,这就是欣赏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进一步鲜明,在意象世界中获得主体意识的自由,从而沉浸在自由活跃的审美状态之中,学生审美状态的活动是对创作者的呼应与共鸣,创作者的创作终于通过艺术品得到回应。还以《相见欢》为例:深切的人生感受,亡国之君的旷古悲凉,人生的得意与落魄——学生与作者达到共鸣,顿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
应当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经验、素养和水平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可以说“读”、“品”、“悟”三个阶段实为三个层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文章的长短、难易,灵活安排课时以完成三个步骤,平时应努力普及审美和鉴赏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使更多的人在欣赏中达到更高的境界——“悟”的境界。
(作者单位:342700江西石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