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重视文化传承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当下的语文教育,功利主义倾向依然十分明显,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初中语文教材和经典著作,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渗透性原则;三是适度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从横向上来看,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理念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课的各种课型。不能说只在阅读课上谈传统文化,写作课完全不涉及;或只在阅读课谈传统文化,专题学习完全不涉及。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种课型都会涉及传统文化,我们应抓住契机进行渗透,不能单靠某一种课型。整体性原则从纵向上来看,应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不能说,我们初一的時候进行尝试,初二、初三就完全搁置一边,这样的效果肯定是比较差的。初中阶段的孩子,虽然机械记忆的能力有所下降,学习的负担比起小学加重了一些,但只要安排合理,学生自会觉得乐在其中。还有,初中的孩子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和青春的叛逆期,特别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引领和培育,可以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好的契机。整体性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特别是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政治学科中很多关于品德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密切相关,历史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密不可分。甚至于在体育学科中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等。语文课上,在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及传统文化理念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所谓渗透性原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化”的工夫,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说来要紧扣故事,注重形象性;抓住日常教学,注重持续性;精心设计活动,注重趣味性。传统文化涉及的故事特别多,在涉及到某个核心理念的时候,一个故事往往要胜过一箩筐的道理。
所谓适度的原则主要是指要摆正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位置,处理好几对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密切相关,也是不可偏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最为敏感,理想的状态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构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配乐诵读法。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这是几种手段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欣赏者从粗放式的欣赏(常规欣赏)进入到直抵诗歌深处的深层审美。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能够历经千年的风雨而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居功甚伟。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而在学校里,语文学科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代替的。目前,社会上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强烈,各种活动也日益增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我们课堂上的变化并不大,要想把课程标准落实下来,靠的还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渗透性原则;三是适度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从横向上来看,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理念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课的各种课型。不能说只在阅读课上谈传统文化,写作课完全不涉及;或只在阅读课谈传统文化,专题学习完全不涉及。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种课型都会涉及传统文化,我们应抓住契机进行渗透,不能单靠某一种课型。整体性原则从纵向上来看,应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不能说,我们初一的時候进行尝试,初二、初三就完全搁置一边,这样的效果肯定是比较差的。初中阶段的孩子,虽然机械记忆的能力有所下降,学习的负担比起小学加重了一些,但只要安排合理,学生自会觉得乐在其中。还有,初中的孩子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和青春的叛逆期,特别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引领和培育,可以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好的契机。整体性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特别是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政治学科中很多关于品德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密切相关,历史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密不可分。甚至于在体育学科中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等。语文课上,在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及传统文化理念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所谓渗透性原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化”的工夫,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说来要紧扣故事,注重形象性;抓住日常教学,注重持续性;精心设计活动,注重趣味性。传统文化涉及的故事特别多,在涉及到某个核心理念的时候,一个故事往往要胜过一箩筐的道理。
所谓适度的原则主要是指要摆正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位置,处理好几对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密切相关,也是不可偏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最为敏感,理想的状态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构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配乐诵读法。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这是几种手段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欣赏者从粗放式的欣赏(常规欣赏)进入到直抵诗歌深处的深层审美。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能够历经千年的风雨而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居功甚伟。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而在学校里,语文学科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代替的。目前,社会上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强烈,各种活动也日益增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我们课堂上的变化并不大,要想把课程标准落实下来,靠的还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