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信息的汪洋里,每分每秒,你都在接受着海量信息的冲击。
你抱着积极学习的态度,竭尽所能地阅读着你能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多并不意味着好。多,只意味着选择更加困难,辨别良莠更加吃力。
在这些一波一波涌来荡去的纷繁芜杂的信息中,你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焦虑感爆棚,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阅读能够抚慰你、帮助你,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引领你走出迷茫。
这时候,你需要停下所有阅读,做一件优先级最高的事——断舍离。
断舍离这三个字,你肯定不陌生了,但它的意义永不过时。它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态度,而具体到阅读这件事,懂得做断舍离本身,就彰显着阅读者的品位。
有品位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断舍离,首先要了解哪些东西对于自己来说是不必要的。
你曾经头脑一热买过多少书刊,买回家就堆在角落里任其落灰?
你曾经在网上订阅过多少知识付费内容,事后却压根统统忘掉?
你曾经对哪些网络热门知识深信不疑,事后才发现是交了智商税?
所有头脑发热却并不真爱的阅读、赶时髦的阅读、人云亦云的阅读、不聪明的阅读,以及最终被无视和被浪费的阅读……对你来说,都是不必要的。
对它们进行断舍离,是你进入更高级阅读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有品位的阅读者,无不深谙断舍离这一阅读进阶之道。
有品位的人,不是信息的饕餮者。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很多有品位的人,仍然在读杂志。
他们还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即使是网络信息如此泛滥的时代,据统计,2020年,国内仍有一万余种期刊在持续出刊。
如果说网络媒体是在做加法,为读者搜罗各种正在发生的事,那么杂志就是在做减法,从无数值得报道的事件中去粗取精,为读者奉上诚意选材、精心编辑过后的内容。
而且,同为纸质读物,杂志比书更薄,但更易读,更丰富,更灵活,也承载更多思想和观点。
所以,真正有品位的人,决不会去做信息的饕餮者。他们更愿意去选择那些经过诚意制作的杂志。这样的选择看似老派,但恰恰因为杂志中所下的功夫,反倒更显潮流,以及阅读者的眼光独到。
有品位的人,懂得把金钱、时间和精力花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地方。
2020年,经历过一场疫情之后,所有人的消费观念都越来越变得更加理性。
在这样的时候,懂得把金钱、时间和精力花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地方,就是最大的品位。
斩钉截铁地丢掉你不想要的,选择你觉得对的。
比如,在2021年,继续选择与你价值观契合的,已经陪伴你走过了一段人生长路的《女报》。
愿阅读《女报》的你,一直能看见既广大又幽微的精彩世界。
以下是本刊发出的小问卷。
你还在读纸质读物吗?
1.2020年你大约读了多少本纸质读物?
2.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种?
3.请推荐一本你心目中的“2020年度最佳”纸质读物。
@Avril
1.7本。
2. 纸质阅读触感更好,也不伤眼睛,非纸质阅读特别伤眼睛。所以我喜欢看纸质书籍,而看非纸质书,很多时候拿起手机都浏览网页去了。
3.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
@Zdan
1.目前读了5本。
2.当然喜欢纸质呀。我最大的感触是纸质的更容易引发思考,印象也更深刻,手机阅读过于碎片化了,看过就忘。
3.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
@爱喝豆浆小明
1.今年只看了4本书,杂志看得更多,包括《女报》。
2.当然更喜欢纸质阅读,看纸质书也不伤眼睛。这是电子阅读始终代替不了的。另外,我的眼睛做过手术,所以对电子屏幕比较敏感。
3.推荐桑格格的《小时候》,这是一本可以把你笑尿的书。
@雅
1.5本书,《女报》也在看。
2.看书还是比较喜欢翻书的那种声音,喜欢可以用书签标记。纸质阅读总會给人一颗宁静的心,一字一句地看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有不同的心境。
3.推荐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鸟像飞往你的山》。
@湛湛
1.3本。
2.喜欢纸质书刊,看后可以收藏起来,重温的时候还会闻一闻这书纸的味道,《女报》我就收藏了很多。
3.钱佳楠的《有些未来我不想去》。
@南樱
1.3本。
2.喜欢纸质书,也喜欢纸质杂志。抱着它们,在沙发上、床上、凳子上,那种安静,就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你和书,你什么也不用管,也不用在乎,就静静地听着这个书里的故事,像一个默默的老友。
3.孔枝泳的《亲爱的女儿》。一道道美食的烹饪方法,加上简单的语句,说出来不一样的人生道理,有些时候,看到这个道理,和真的明白这个道理,是两回事。
@玄宝
1.大概30本。
2.纸质阅读和非纸质阅读,对我个人来说,就是可不可以拿支笔随手写写画画的区别。纸质书更容易操作,我现在还不是很适应电子书做笔记的方法。所以,没有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视书的内容而定。不过,必须说,《女报》是一直在读的几种杂志之一。
3.黄爱东西的专栏合集《有一个人》。
@蓝色咖喱粉
1.十几本吧。这几年听书比较多。
2.作为一枚中年老母亲,职场和家庭都得兼顾,我想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上几小时的纸质书,真的可以说是件颇为奢侈的事!而听书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当然,听书跟读书的感觉到底不一样,听觉和视觉对信息的接收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在一些优美生动的细节描写上,要捧着纸质书读,才更能领略到文字独具的美感;而有些颇具深意的词句,须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咀嚼,方能体会到文中的真意。而听书在这一点上就相对较弱了,即便是一遍遍按回放键,仍觉得浮光掠影,倏忽而逝,回味不足。
3.马克·霍尼斯鲍姆的《人类大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