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将“爱”投诸学生,使师生间的情感火花碰撞起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照亮其稚嫩的心扉,则可以改变民族学生后天的不足,产生直接的期望效应。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对全国一统的汉语文教材,觉得不易适应。民族学生在家庭及其周围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及文字。面对一个汉语文信息,少数民族学生领会时要经过许多“加工处理”。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制作”。学生在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天要接受许多汉语文新信息,首先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然后慢慢咀嚼,最后才从比较中悟出一点含义来。从词汇角度看,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语言,诸如“虔诚”“尴尬”“潦倒”“把握青春的旋律”等,很难找到它与民族语言的对应点,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从语法角度说,民族学生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本民族语言的规律,比如藏族学生常囿于把“吃饭”说成“饭吃”这样一种定势,因此写起文章来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颠山倒四。对于那些更为抽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除尽,它才是偶数”等哲学和数理逻辑语言,民族学生的理解速度明显不如汉族学生。于是不少教师抱怨民族学生“笨拙”,错误认为他们“天资不良”“智力低下”。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提高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不大,更严重的是对民族学生缺乏必要的同情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教育中的大憾事。
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能力与认知水平是由其生活与活动,历史与文化诸条件所决定的。换言之,人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并非由先天的遣传因素所决定,众所周知,在我国十三亿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一亿左右。这些不足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分布于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上,而且多是生活在边远高寒的山区、牧区、林区,其交通之闭塞,经济文化教育之落后可想而知。如果希望少数民族学生在如此条件下也象汉族先进地区学生那样,在汉语的运用方面,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思路开阔,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着眼于实际,热爱和关心民族学生,千方百计解决其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的教育”,才能产生一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的期望效应。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位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迷恋“她”,期望“她”能象真人一样出现于人间,精诚所至,少女果真活起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亦称“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以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这是一种期望效应。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感受,人类的社会情感由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组成。一个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负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感,每时每刻以学生为美的形象来塑造,刻意追求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态,不断给学生以美的印象,那么,师生将处于一个和谐的美的统一体中,学生情感必然会向羡慕、信赖、崇拜、模仿教师方面发展。如此条件一经成熟,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再给学生投去激励的目光,倾注期望的感情,便可产生民族教育中的“内射效应”“模仿效应”“动机效应”等“罗森塔尔效应”。
1. “内射效应” “内射”是人们不自觉地接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心理学术语。人类自身接受教育的途径很多,或为正面接受教师的阐释和指教,或间接地从书本上“偷师学艺”,再为留心对周围人物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吸收别人的言行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内射”属最后一种。它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长处”的吸收,完全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主动,并随之产生对汉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具体地说,如果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师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能写一手端正遒劲的黑板字,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具有渊博知识,能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有自然、大方、风趣、幽默的教学姿态和扣人心弦的教学用语,学生在耳濡目染之后,定会产生羡慕和崇拜之情,从而会不自觉地把教师说话、读书、写字直至举止行为等动作姿态都吸收过来,甚至将教师的性格及其为人处世的长处吸收过来,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
2. “模仿效应” 少数民族学生获取学习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离不开模仿,社会科学中的语言文学乃至音乐艺术也离不开模仿。模仿者对被模仿者具有一种“榜样”和“楷模”的吸引力。民族学生欲要奋起直追,选择的捷径莫过于“模仿”。作为教师,应当给他们“模仿”的机会,大胆地启发他们“模仿”,无论其“模仿”是否成功,都不能视为“异端”,假如要培养学生描写春天景物的能力,可让其模仿朱自清'春'的写景方法,亦可仿莫泊桑《一生》中对春天的赤裸裸的描写。既可模仿名人名家的笔法,亦可模仿教师自己的“下水作文”,还可以模仿本班学生作文之绝妙处,哪怕是一个开头或结尾段,一个过渡句,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模仿。只要我们对民族学生的“模仿”学习寄予很大的激情和希望,就会自觉地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范文、不同材料的语段和不同效果的语词,并严格地督促学生模仿。学生一次次的模仿成功,教师不断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学习的劲头会更足,热情会更高,效果会更佳。
3. “动机效应” 它是指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能引发人的活动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当他的活动得到他所崇拜敬仰的人的赞许,他的语言举止得到“权威人士”的肯定,他渴望取得成功的动力就愈来愈大。其自身爆发的求知欲愈来愈高,绝大多数民族中小学生具有刻苦勤奋学习的优点,但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功估计不足,一遇困难,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部分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容易产生自卑感,难树必胜信念。作为教师,要能理解学生的苦衷,应经常用少数民族的英雄事迹鼓舞他们。少数民族不乏天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清代的曹雪芹(满族)、蒲松龄(回族)才智非凡,创作了不朽之作;明代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揭开了人类航海历史的先幕,还有元朝撰写《万年历》的回族天文家扎马鲁丁、明朝思想家李贽,元朝蒙古族军事家成吉思汗,清朝政治家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等,他们的事业和成就皆为世人啧啧称赞。如果我们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文教师能不断以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去鼓舞教导学生,有机地将“传道”与“授业解感”结合起来,引发出少数民族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其崇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然会产生“动机效应”。
收稿日期:2012-03-29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对全国一统的汉语文教材,觉得不易适应。民族学生在家庭及其周围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及文字。面对一个汉语文信息,少数民族学生领会时要经过许多“加工处理”。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制作”。学生在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天要接受许多汉语文新信息,首先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然后慢慢咀嚼,最后才从比较中悟出一点含义来。从词汇角度看,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语言,诸如“虔诚”“尴尬”“潦倒”“把握青春的旋律”等,很难找到它与民族语言的对应点,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从语法角度说,民族学生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本民族语言的规律,比如藏族学生常囿于把“吃饭”说成“饭吃”这样一种定势,因此写起文章来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颠山倒四。对于那些更为抽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除尽,它才是偶数”等哲学和数理逻辑语言,民族学生的理解速度明显不如汉族学生。于是不少教师抱怨民族学生“笨拙”,错误认为他们“天资不良”“智力低下”。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提高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不大,更严重的是对民族学生缺乏必要的同情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教育中的大憾事。
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能力与认知水平是由其生活与活动,历史与文化诸条件所决定的。换言之,人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并非由先天的遣传因素所决定,众所周知,在我国十三亿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一亿左右。这些不足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分布于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上,而且多是生活在边远高寒的山区、牧区、林区,其交通之闭塞,经济文化教育之落后可想而知。如果希望少数民族学生在如此条件下也象汉族先进地区学生那样,在汉语的运用方面,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思路开阔,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着眼于实际,热爱和关心民族学生,千方百计解决其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的教育”,才能产生一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的期望效应。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位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迷恋“她”,期望“她”能象真人一样出现于人间,精诚所至,少女果真活起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亦称“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以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这是一种期望效应。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感受,人类的社会情感由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组成。一个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负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感,每时每刻以学生为美的形象来塑造,刻意追求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态,不断给学生以美的印象,那么,师生将处于一个和谐的美的统一体中,学生情感必然会向羡慕、信赖、崇拜、模仿教师方面发展。如此条件一经成熟,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再给学生投去激励的目光,倾注期望的感情,便可产生民族教育中的“内射效应”“模仿效应”“动机效应”等“罗森塔尔效应”。
1. “内射效应” “内射”是人们不自觉地接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心理学术语。人类自身接受教育的途径很多,或为正面接受教师的阐释和指教,或间接地从书本上“偷师学艺”,再为留心对周围人物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吸收别人的言行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内射”属最后一种。它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长处”的吸收,完全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主动,并随之产生对汉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具体地说,如果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师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能写一手端正遒劲的黑板字,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具有渊博知识,能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有自然、大方、风趣、幽默的教学姿态和扣人心弦的教学用语,学生在耳濡目染之后,定会产生羡慕和崇拜之情,从而会不自觉地把教师说话、读书、写字直至举止行为等动作姿态都吸收过来,甚至将教师的性格及其为人处世的长处吸收过来,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
2. “模仿效应” 少数民族学生获取学习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离不开模仿,社会科学中的语言文学乃至音乐艺术也离不开模仿。模仿者对被模仿者具有一种“榜样”和“楷模”的吸引力。民族学生欲要奋起直追,选择的捷径莫过于“模仿”。作为教师,应当给他们“模仿”的机会,大胆地启发他们“模仿”,无论其“模仿”是否成功,都不能视为“异端”,假如要培养学生描写春天景物的能力,可让其模仿朱自清'春'的写景方法,亦可仿莫泊桑《一生》中对春天的赤裸裸的描写。既可模仿名人名家的笔法,亦可模仿教师自己的“下水作文”,还可以模仿本班学生作文之绝妙处,哪怕是一个开头或结尾段,一个过渡句,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模仿。只要我们对民族学生的“模仿”学习寄予很大的激情和希望,就会自觉地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范文、不同材料的语段和不同效果的语词,并严格地督促学生模仿。学生一次次的模仿成功,教师不断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学习的劲头会更足,热情会更高,效果会更佳。
3. “动机效应” 它是指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能引发人的活动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当他的活动得到他所崇拜敬仰的人的赞许,他的语言举止得到“权威人士”的肯定,他渴望取得成功的动力就愈来愈大。其自身爆发的求知欲愈来愈高,绝大多数民族中小学生具有刻苦勤奋学习的优点,但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功估计不足,一遇困难,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部分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容易产生自卑感,难树必胜信念。作为教师,要能理解学生的苦衷,应经常用少数民族的英雄事迹鼓舞他们。少数民族不乏天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清代的曹雪芹(满族)、蒲松龄(回族)才智非凡,创作了不朽之作;明代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揭开了人类航海历史的先幕,还有元朝撰写《万年历》的回族天文家扎马鲁丁、明朝思想家李贽,元朝蒙古族军事家成吉思汗,清朝政治家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等,他们的事业和成就皆为世人啧啧称赞。如果我们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文教师能不断以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去鼓舞教导学生,有机地将“传道”与“授业解感”结合起来,引发出少数民族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其崇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然会产生“动机效应”。
收稿日期: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