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与语文高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是高考测试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对一个考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大检阅。从2002年起,“古诗鉴赏”在高考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测试考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考试说明对此项内容的考核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试题往往具有综合性、技巧性的特点,这是由文学鉴赏的特性决定的。
  文学鉴赏(包括古诗词鉴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要求读者能够通过作品的语言领会作品的内容,对作品的形象有所感受,以引起情感上的触动,获得某种愉快和满足。可见文学鉴赏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情感活动,这就要求鉴赏主体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历,应了解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特点,还应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
  一、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历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用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家,甚至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到作品中也必将出现不同的风格和思想,这就要求鉴赏者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文学作品的发展情况及特征,以至著名作家的生平经历等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比较下面两首诗词的风格。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郑夫泪。
  以上两首诗词,写的都是边塞生活。但前者的作者王维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势强盛,军事力量强大,因而诗中气势雄壮;而后者的作者范仲淹生活在宋朝,国家贫弱,军事屡屡失利,因而其诗有苍凉悲壮的特点。
  再如,比较杜甫《望岳》、《登高》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呰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诗,同为杜甫所作,但两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前者写于作者青年时代赴洛阳应进士落第游泰山时,诗中描绘了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后者写于作者晚年流寓夔州时,在雄浑开阔的秋景中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
  二、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鉴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从而得到审美感受,这就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
  1.学会设身处地体验。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不能单纯以旁观者的态度出现,而是要以当事人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从而体味、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如在欣赏杜甫的《登高》时,如果读者能够联系诗人青年时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中年时期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晚年时期的贫病交加的窘境困顿,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味作者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仿佛看到一位形容枯槁、颜色憔悴的老人不胜秋风的猛急,独自站在高处,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看到的是“渚清沙白鸟飞回”,听到的是猿猴的哀啸悲鸣,诗人自然会产生悲秋之感,悲叹秋景的苍凉,也悲叹落叶归根,江流入海而自己却流寓他乡,常年在外,更悲叹自己年老多病、独自登高的苍老孤独,体弱多病以至连喝一杯酒都不能够了。这样,只要设身处地地认真体会,就不难感悟出诗中所流露的浓重的感伤情绪,也不难发现诗中景物雄而带哀、壮而含悲的特点。
  2.调动联想和想象。读者要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尤其是诗歌,还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让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能够在头脑中呈现出来,或者由此及彼地去把握作品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欣赏时,如果能调动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意象在头脑中合理地复现出来,就不难发现前者好似一幅以广阔大漠为背景的孤烟直上,长河映照,夕阳艳丽壮观的绮丽壮阔而又寂静的图画。而后者是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在“夕阳西下”的背景下,荒凉的古道之上,游子骑着瘦马踯躅前行,周围萧瑟凄凉的景物尽收眼底,这样的画面包含了游子无尽的怀乡之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愧为“秋思之祖”。
  3.学会激发情感。读者应该带着满腔的热忱,带着积极的情感活动深入作品,能够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基本特点
  我国古典诗词一般都具有短小精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和诗词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分不开的,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了解古诗词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
  1.了解古诗词的题材特点,因为题材往往是和艺术手法紧密联系的。我国古典诗词按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大致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对于叙事诗,其常用的表达方式为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在欣赏时应注意考虑叙述的顺序,叙述描写的方法,议论、抒情的方式,等等,能够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会有大帮助。如阅读白居易《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穂,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阅读这首诗,如果能考虑到下面这些问题,那么对于本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也就不难把握了。(1)诗的表达方式为叙述和描写;(2)诗中出现的人物有:贫妇,子,闻者;(3)结构安排的顺序为拾麦和推及原因;(4)描写方法及作用: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贫妇的贫困,衬托其悲苦;(5)抒情方式:间接抒情,作者对贫妇的同情、对横征暴敛的批判和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对于抒情诗,我们应重点考虑写景和抒情的关系,是先景后情还是先情后景,是乐景衬哀情还是哀景表乐情,等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再结合上面谈到的注意事项,诗词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把握了。
  2.了解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及用韵特点。古诗词的韵脚往往与诗的情感相映照,响亮的韵脚便于表现昂扬奋发、轻松明快的情绪;发音低微的韵脚,常用于抒发忧郁、低沉、愁苦的感情。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江阳”明快流畅,表现的是极度欢快之情;而《登高》用的是“灰堆”的,低沉郁抑,表现的是悲苦感伤的心境。
  此外,诗词中的有些词语本身就带有喜怒哀乐等感情色彩,如:新、绿、碧、清、晴、香等,常与快乐的心情有关,而“孤、独、冷、寒、霜”等常表现愁苦之情。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会大有脾益。
  总之,对于古诗词鉴赏,读者应着眼于提高自身的知识与素养,平时应多读,多思考,多体会,提高自己的分析鉴赏水平,同时在解决考题时,还应注意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就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考试中的古诗词鉴赏试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为基础,通过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记录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旨在探索出一种适于我国现状的小学法律常识教育模式。  关键词: 小学法律常识教育 发展模式 北京市现状调查研究    一、项目研究背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教育部门、司法部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逐渐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启蒙法律教育,从理论指导方面弥补了青少年法制工作
美术高考热已经持续了多年,考生还在不断增加,仅2011年全国就有美术考生近50万人,而本科录取却不足10万人,要想上一流美术学院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专业成绩好,而且文化成绩突出。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一流的美术学院,凡是学美术的同学都想进这所美术学院,老师也为能送进中国美院学生而感到自豪。  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中国美院自主招生考生中选派了2名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去试试,结果全部名落孙山。有
国内翻译界长期纠结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因为翻译的好坏本来就是相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何谓佳译,真正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译文的受众,即译文的读者。能否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与权衡,才是译文生命是否鲜活的有力保证。  一、译文可接受性的重要性和相关理论支持  学者范仲英(1994)早就指出:“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是指译文读者(接受者)对译文能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传统的凯洛夫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改进教学模式和变革教学方法刻不容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
摘 要: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可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想情感,培育他们完善健全的人格。这几种方法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要求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基础与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鼓励学生参与与创新。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表现力 培养方法    儿童在绘画中由于不受现实经验的约束,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常常画出与人们主观认识不同的形象,这正是他们通过主观感受所表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  四个月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触颇多,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尤其是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我都铭记于心,学生总能带给我最纯真的感动,不会忘记,班委同学对我的支持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不会忘记,当我感冒咳嗽时,学生流露出心疼的眼神,那一句句暖心窝子的话语——老师,您别讲了,快去医院打针吧;不会忘记,
摘 要: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处于起步阶段,朗读更是不容忽视,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朗读的好习惯呢?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趣激情;二要大珠小珠落玉盘——以读带读;三要手舞足蹈悟深情——以演会意。从一年级起就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
摘 要: 中学教师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本文就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育教学风格 形成 三部曲    “教无定法”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实际选取最恰当的方法去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施导。据此我认为,教育教学风格亦无定格,教育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有一千个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担负着独特的任务。而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旨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鉴于低年级孩子不会阅读,不爱阅读的现象,作者在教学中通过“诱惑、引领、竞赛、鉴赏”一步一步“逼”着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诱惑 引领 竞赛 鉴赏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
摘 要: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味 味源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