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了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存在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多读多做多想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二、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要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四年级修补了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也就是“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提问的巧妙性并能让学生口述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如:“小明家养了32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2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7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
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如:“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
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此外,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多读多做多想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二、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要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四年级修补了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了31本”,也就是“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提问的巧妙性并能让学生口述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如:“小明家养了32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2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7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
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如:“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
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此外,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