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其实有很多,地理教师能否尊重学生主体意愿,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掌握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决定着高中生们是否有独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价值,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落实路径;策略研究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给他们自主分析或独立思考的机会,直接造成教学质量差,互动效果不尽人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针对高中生内在潜能的挖掘以及创新意识的启发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地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寻找“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介绍教材内容,优化学生品质,争取为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我们需要了解“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来为高中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性思维、人地协调观念、实践探索内容等,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划分,同时确定它的种类和功能,目标明确的考察学生们的内在品质[1]。“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是有综合性、地域性、协调性特征的。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从基本概念、相关原理、内在规律、人地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性的学习,关注空间分异,完善认知体系。教师指导他们沿着正确道路实现个性化发展,将来他们才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顺势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进一步落实“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通过优化教学步骤、有效调整引导思路、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更利于教学工作整体质量的迅速提升,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高中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指日可待。
  二、高中地理课堂落实“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1.教师选好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学生认知
  我们地理教师应该认清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高中生都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思维方式,只要拥有特定的条件以及体验的机会,学生是可以自己完成规定任务的。但是,有的学生在遇到各种选择和复杂难题时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这和他们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指导他们突破自我的同时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完善其认知体系的前提下重组教学内容,在有效互动过程中这些同学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核心素養逐渐形成,教学效果令人满意[2]。如何重组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呢?笔者建议,教师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按照层次进行一个初步划分,综合考虑其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去制定一套优质的教学方案,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多加思考,如:基本概念的介绍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人地关系的分析是否有继续深入的价值?主要技能的掌握是否对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等等。重组教学内容的关键是“以生为本”,通过完善他们的结构认知,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才能有序推进下去,最终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比如,我们以某区域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打破原本的排版模式,重新梳理好重点内容,归纳出难点关键点后,再让学生整体感知地理环境,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认知体系。相关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调整好高中生的思维状态,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结构认知的完善情况,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体现出“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改善弊端现状
  学生是主体,教师任何教学方案的执行都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而学生也更热爱挑战自我,将创新元素整合到一起,引导学生系统性研究的话,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其实,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中,完全脱离实际的课堂指导没有任何意义,要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思维意识,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弊端现状得到更好的改善。其实,区域地理并不简单,一旦学生有认知不到位、理解不深入、思考不全面的情况出现,课堂教学就会有困难的现象。怎样改善这一现状,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尝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复习期间组织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借此完善其认知结构;其次,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探究的兴趣,并给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潜移默化渗透了先进的育人思想;最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教学优势,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后提供精美素材、视频资料、各种图片,使他们产生“学习地理即感悟生活”的意识,能够科学完善结构认知,核心素养由此提升。
  3.运用正确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区域认知
  近年来的高考都以“区域位置”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碎片化”学习时熟练掌握地理区域的定位技巧,慢慢缩小误差值,主动参与专题练习。比如,教师在新时期内选择了比较民主的教学方法,针对高中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进行了强化培养,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系统分析重点难点后,更好的总结出地理区域特征。另外,因为区域地理的综合性要求很高,所以说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系统分析法指导学生们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3]。比如,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完成课题探究,一边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紧抓唯一主题,将可以集中的主导因素整理起来,方便学生分析环境特点,找出人文关系等。以点带线或者以点带面的系统性认知,尽量减少了学生盲目思考的可能性,教师利用可视化思维构建较为完整的空间模型,就是借助图示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找出逻辑关系,进一步增强他们主动复习的热情。比如,开展“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相关的专题训练时,必须让学生观看视频,去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然后展示图示,方便学生深刻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同时树立起整体性的认知观念。教学过程越有趣,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越顺利,“区域认知”专题训练的价值非常高,地理教学工作即将走向新的成功。
  4.善于分析科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学有关于空间事物的研究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学生们需要掌握的是空间演化规律。教师扮演好“评价者”的角色,“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指导工作就能进展顺利。评价什么最合适?比如,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评价他们的认知表现,利用区域地理的最大特性,更好地明确不同区域间的明显差异。再如,分析与了解区域差异时,告诉学生地理知识不是单一存在的,各种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建立起互补意识,善于总结概括,相信最终的学习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教师不可能一直在学生身边,锻炼他们寻找有效答案、分析现实问题、加深记忆理解的能力,使其灵活多变的研究区域地理,核心素养慢慢发展,未来人生充满无限的可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课堂“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具体研究仅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学生们积极配合、乐于实践的话,更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当高中生掌握了区域定位的技巧,养成了系统化学习的好习惯,弄懂有关的区域特征后科学评价地理内涵,就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最好的落实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研究新方法,融入新思想,高中地理教育长远规划目标实现之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就显得异常高效了。
  参考文献:
  [1]朱翔,王远征,刘明鑫等.区域认知——关于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上刊),2018,20(14):117-118.
  [2]王海丽,李胜,蒋旭坤.浅谈“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5(18):103-104.
  [3]吴菲菲,徐云,韩晓丽,张晶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6,40(33):404-4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未成年出现犯罪的情况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有关的教育部门提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使小学生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好德育管理工作,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本文就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  
期刊
摘 要:在技师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宿舍管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宿舍的管理质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提高认识,明确要求,严格检查,奖罚分明”这十六字宿舍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技师学院;学生管理;宿舍管理;探索与实践  宿舍是学生的家,它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宿舍是学习的后方,它影响到学生的学
期刊
咱们做教师的都明白这个道理:课堂教学是我们育人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育人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练就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时我们的“课堂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如何在短暂的巡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加强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情感渗透,增强学生的情感精神感悟,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开朗的学习态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为严格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期刊
摘 要: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掌舵人”,是学校教育管理实践的引领者。校长领导力是校长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保证学校效能不可缺少的能力。培养个人领导力是每一位校长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基于怡雅中学王良校长亲诉的个人成长经历,对校长领导力做出本土化的解读,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字:校长领导力;影响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级学校的不断进步,当下的校长不只是教育政策的被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活动,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以便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赖,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让其在生活与学习中快乐地成长。然而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而言,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与老师应当对留守儿童更加关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具有耐心、信心以及诚心,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生活,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有效策略  由于我国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正确的方法来适应学生,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初中数学相比小学在知识体系上和难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站在适应性教学目标的角度探讨初中数学教育适应学生的策略。  关键词:适应学生;初中数学;策略研究  引言: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强调“
期刊
摘 要: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地处低纬度高原,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大,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在多种多样的植被组成中,许多都是当地世居傣族人民采集和利用的食材。同时这些山野蔬果伴随着傣族饮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风格——德宏傣味。  做好幼儿园儿童的营养配餐、保证儿童的健康成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多数学生入学成绩较低,他们和优生的差距不仅是知识上的差距,更多的还是学习意愿、学习习惯,甚至是思想品德上的差距。而要改变他们,使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就需要把握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用诚信和爱心获得学生的信任,用宽容和耐心争取学生的进步,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乐学和健康成长的氛围,实践中摸索,亦师亦友,最终会收获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