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犹如窑变,无法预知亦不可复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市亦或是一段人生,
  或许尤为色彩斑斓,
  或许显得朴实无华,
  但终究,各色纷繁的喧嚣之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
  犹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
  景德镇,不外如是。
  瓷器
  伴随着采访的脚步,我们来到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邓希平老师的工作室。
  1942年出生的邓希平老师,自1965年来到景德镇,瓷器便交织于她的人生之中,犹如窑变的颜色釉一般,无法预知亦不可复制。
  邓希平老师所研究的颜色釉陶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瓷器。从最早诞生的原始青瓷开始,就已经属于颜色釉瓷器的范畴了,与纯天然矿物质的颜色釉瓷器相比,之后发展出的白瓷、青花瓷等,已经是人工提纯加工的产物了。
  波折
  虽然在景德镇度过了五十多载岁月,然而初来景德镇的经历,却算得上是一波三折了。
  1965年,邓希平老师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在那个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年代,似乎一切的人生轨迹都应该顺理成章,原本应该进入上海轻工部研究所的邓希平老师,却因为轻工部研究所陶瓷研究室整体搬迁,而猝不及防的来到了陌生的景德镇。
  在那个大学生稀缺的年代,邓希平老师是第一个直接到景德镇报到的武汉大学毕业生,也正因如此,在办手续的时候,甚至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如何为她指出一条武汉到景德镇的正确路线。
  就这样,邓希平老师踏上了“景漂”之旅,八月酷暑中辗转了三天三夜,从汉口到九江,再从九江转道南昌,最后从南昌抵达景德镇,这样一段折腾的旅途,如今回忆起来,应该也是人生转折的开始吧。
  邂逅
  如果说生命中最美的旅途,在于一路邂逅的未知,那邓老师的“景漂”生涯,一定算得上是色彩斑斓。
  初到景德镇的邓老师,恰逢了特殊的年代,当时研究所的大学生们,由于国家规定必须劳动锻炼一年才能进科室工作,因此他们就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下农村参加社会教育运动一年,或者是进工厂劳务锻炼一年。
  邓希平老师与其他四名外来大学生,由于对陶瓷专业完全不懂行,因此领导决定安排他们来到试验工厂劳务锻炼,并派了陶瓷专业工程师给他们上课。
  也正是这一年的时光,原料、成型、烧炼、装饰方法等,陶瓷生产的基本知识,为邓希平老师日后的人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传业
  劳动锻炼结束之后,所有大学生都开始分配科室,跟着各自的工程师前辈学习。而只有邓希平老师分配到颜色釉组,没有工程师,没有科研人员,甚至需要在老师傅手下做学徒,这令身为高材生的邓希平非常不解,为此,政治部主任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1954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那时的景德镇陶研所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当时的国家急需要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为了获得这些重要技术,中国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德国申请技术支援,而东德却提出,用景德镇的颜色釉陶瓷工艺技术进行交换。这个任务下到景德镇陶研所之后,却发现,陶研所根本无法完成。
  当时的景德镇陶研所,集中了最为顶级的颜色釉匠人们,因为每种釉料做的最好的一个家族,可以挑选一个掌握技术的人进入陶研所,享受国家编制的待遇。但是这些师傅,几乎都是祖上传业的手艺人,每个家族只掌握一种釉料配方,父子相传,不通往来。这些匠人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科学教育,让他们把配方写成科学文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国家调来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工程师和专家,并由多领域专家一同整理这些釉料配方和工艺制作方法。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陶研所老师傅们的颜色釉配方和工艺制作方法,被总结成了“中德技术合作资料”,而这份资料也换来了德国的精密儀器制造技术,并且后来还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技术交换。
  这是第一次把景德镇传统的颜色釉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正是这样,让所有人认识到,景德镇的颜色釉的核心技术的分量。曾经被当成普通手艺的它其实不可替代,甚至无法超越。而通过传统的父子相传的方式,是没法传承下去的,要用科学的方法传承。
  国风
  这件事让邓希平老师意识到了,景德镇颜色釉瓷器特殊的民族价值,诚如邓老师所说,时至今日,颜色釉都是景德镇最难做的瓷器,不仅仅是景德镇,或许这对于世界而言,它都是不可多得的瓷上宝石。
  它是特别的土壤,特别的人文,特别的气候环境以及原材料的产物。每一种颜色釉,都是一个家族数代人,不断试验、不断积累的经验总结,是每个家族的遗产,是无法抄袭,难以模仿的绝技,也是属于国家的财富。
  邓希平老师认为,颜色釉工艺不仅仅是需要传承,同时也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历史上有太多次颜色釉的失传,就是由于没有适应环境调整工艺的创新,而等待景德镇的未来,不仅仅是手工艺,更需要的是有学识的年轻人,是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探索。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家中阁楼上有两个白底蓝花胖瓷坛,肚子大大的,坛口小小的。里面总是装有炒花生、炒蚕豆、炒苕片、米爆糕什么的。打开封得严实的坛口,便有一股食物之香扑鼻而出,好不诱人。  我们嘴馋了,想吃点什么的时候,就要爬到阁楼上去。那时,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要求我们在享用坛中食物时,一次只能抓一把,不可造次。那坛口小啊,每次伸手进去,若想趁机抓上一大把,有心将欲望塞得满满的,手便无法拿出來,
期刊
2013年夏天,本刊记者寻访千古瓷都景德镇,关于景德镇,仿佛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国人的品格与智慧都深藏这小小的瓷器之中,无数匠人让一种手工艺在这个小镇里活色生香了一千年,在人间制造天堂器物。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体内的一流精神,才能达到一流的技艺。这正是传统手工艺人的宝贵精神内核,也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以及世
期刊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熠熠的瑰宝。说到瓷器,就不能不说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更不能不提那些为瓷器的传承与发展而孜孜以求的瓷器匠人。  在景德镇做瓷器的匠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技艺精湛,很多人都是终其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比如,炼泥的就是一辈子只是炼泥,拉坯的就是一辈子只是拉坯,吹釉的就是一辈子只是吹釉,烧窑的就是一辈子烧窑,彩绘的画者就是一辈子画而不
期刊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各种文明的演进成为了催生各种人类文化的契机: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成为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爱琴海边的古希腊文明则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渊源;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亚文明则是人类城邦文明的雏形;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则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瓷器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和美轮美奂的形态在世界文明史中傲然挺立。哲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
期刊
他们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因为坚守,   他们在这个喧嚣世界显得格外珍贵……   即使世界再喧嚣、社会再浮躁,   总有那么一些人,   因為一份热爱、一份情怀、一份梦想、一份期盼,   在坚守一种手艺、一种传统。   即使过程艰辛、未来不可知,   却从未放弃。
期刊
景德镇是一个充满着岁月痕迹的城市,  在这里,  哪怕衣着普通的人,  背后或许也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便是景德镇与瓷的魅力。  瓷器  今天来到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书法传承人朱丹忱老师的工作室,小屋不大,却显得精致,里面陈列满满的都是朱老师珍视的作品。  说起陶瓷,朱老师的感触似乎很深,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景德镇的人而言,似乎对瓷器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朱老师说,瓷器的产生是推动了
期刊
中国文化是有鲜明的特色的,我总结了6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把个人和社会、道德和政治、信仰和天命天道、人生和天意统一起来的循环认同。什么叫循环认同呢?比如,为政必须靠道德,道德来自人性,人性乃是天性,所以民心就是天心,从政有了道德才能得到人心,得到人心才能显示最美好的人性,显示了最美好的人性才符合了天意、天道、天命。  修齊治平也是如此,个人也好,家庭也好,在社会上都是负责任的分子
期刊
你是盛開在江南水墨里的一朵青花   你是晕开在昌江春水里的一滴浓墨   你是迎面而来的浮梁旧风   你是踏歌而去的珠山一梦   羽衣霓裳静若寒水   轻如蝉翼   素朴如你温婉内敛   天人合一   古窑的神火还未息   它仍锻造着你的刚毅   江南的墨色尚未远   它仍点染着你的清奇   逝者如斯春水东去   你前生的故事   化成了今生的胎记   千年风情未变几许   你的美极柔弱   只是不
期刊
密度  暑热的天真适合看董其昌。董其昌的字里画里都有清凉意。40℃的天气,看这样的书画,能解暑热。  董其昌一生追其古淡之意,书画立意高远,潜心参禅,绝无跋扈戾气。有颜书筋骨,又有米芾飘逸和二王的精气神,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董其昌的字,看多了清神气爽,全是中国哲学与真意。  经历改朝换代,却落得花不沾衣,高寿到82岁,一不小心就“人书俱老”了,而且几乎一生都是得意的——他的字里,有中正平和的人生哲
期刊
中国自古,见贪必惩,遇贪必治。贪,大可危及国家政权,小能败坏社会风气。历朝历代的“明君”“圣主”都是对此深恶痛绝,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  周公在《周礼》中把“廉”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重要尺度。法家管子也把廉比喻为国家大厦的四根大柱之一,即后人概括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庄子》:“小人殉财,君子殉名。”《论语》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秦律》规定:“通一钱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