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是一种理想,职场是一种现实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场》工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了解人生百态。不同的采访对象,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同他们一起看他们的活法是件趣事。这一点似乎与做演员有些像,能了解更为丰富的人生。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必挖心挖肺地改变自己投入其中,只要旁观就好;但又不是冷眼的,总是与你切身有些关系。你大可将自己曾经的、正在经历的或将有的烦恼与困惑,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采访对象、同事甚至老板交流。
  本期特别策划“转行焦虑症”,在选题策划阶段算得上是《职场》编辑部里反应最热烈的一个话题了。初步统计了一下,我们中间大概80%以上的同事都有过转行的经历。还有两个同事,则公开了进行时的转行焦虑:一个,已经明确了内部跳槽的目标,不过没把握对自己来说转型是否为时太晚;另一个,则处于迷茫之中——动了转行的念想,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事实上,转行这个话题并不仅仅是编辑部里的热点。《职场》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职场人在过去的一年中动过转行的念头。有些是因为感觉现有的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有些则感觉现工作不是兴趣所在;有些是因为想多赚钱……原因不一而足。
  不过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心理学家将转行的念头归结为大脑神经传导物质作用的结果——工作一开始会给人带来刺激,带动神经元的活化,但是每天固定的重复劳动之后,神经元活化程度会越来越低,工作带来的愉快感慢慢消失,心理学将之称为正面报偿效应消失;同时,负面报偿效应开始产生。由于人的大脑里有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总是追求更多正面报偿效应,避开负面报偿效应。于是,人开始在外部环境中寻找各种理由,比如与同行相比薪水太少,跟同学比职位太低,诸如此类。于是就有了转行的念头。
  想想看,人不能总是处于神经元活化的状态。持续的兴奋状态,那是失眠啊!难怪我们需要经历高峰与谷低,这是人体的正常需要。
  心理学家一再证明,人类极为善于自我欺骗。这套理论对正处于转行焦虑的人们的最大帮助是,我们需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表象的感觉与本质的需求。这之间的差别,就像你在餐馆餐桌上看到的美味与你在厨房看到的烹调过程之间的区别(也许厨房里跑着老鼠、蟑螂)。
  重新审视转行的动因就在于,我们会了解究竟是什么令自己不能忍受,以及转行是否是能帮助我们脱离心理困境的唯一出路。
  而在本期《职场》中,相信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些视角独特的观点;你也会与我们一样,跟随我们的采访对象,了解我们尚未或不能经历的活法,或者在相似的经历中引发我们的共鸣。
  最后,我们希望《职场》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做足机会到来之前应有的准备。《职场》编辑部经常会接到读者的电话,希望透过《职场》了解企业实习或工作机会。为此,不久前《职场》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合作在全国10个城市举办了“求职总动员”活动,将数百个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介绍到高校中。同时,从本期开始,《职场》也将刊载知名企业、逆市上扬的行业以及最热门最IN的热点职位招聘信息。
  对于那些做好准备的人来说,现在就伺机而动吧!
其他文献
我的女儿在同时学钢琴和网球,我希望她成为弹钢琴的人里网球打得最好的、打网球的人里钢琴弹得最好的。人的成功在于差异化,在于跟别人的不一样。    我从记者转行到企业公关已经13年了,这13年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问过我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转行?转行以后是不是曾经后悔过?今天,《职场》的编辑和读者又向我提出:转行的时机应该怎样?怎样把转行的成本降到最低?你对转行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我想,关于转行
期刊
两个朋友,一场由转行聊人生的谈话。一个罹患典型的转行焦虑症,一个在转行道路上一直自顾自快乐前行。面对选择时,忽略个体差异、只谈技巧和路径是愚蠢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可以互见自己的独特。    小青年一直很快乐。且不论其转行是否成功,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状态。小青年在参加工作四五年的时候刚好成功转行,从金融财会跨界到市场媒介,而我在参加工作四五年后,正寻求一次改变,无论从哪到哪,至少
期刊
最不浪费资源:软件工程师—IT培训学校教师  软件行业是脑力密集型的产业,36岁以上还在一线从事开发工作的很少见。去IT培训学校做老师是个出路,绝对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酸秀才。但是对于性格多数内向的他们来说,学会如何开口表达,不做盛饺子的茶壶,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安全系数:★★★★    最考验心态:媒体记者—PR  记者这行,在外人眼里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出门跟人打交
期刊
他的转行经历是大跨度的:10年临床医生;创立广告公司,至少10个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他的客户;做网站;做艺术代理公司;现在他是国内户外运动圈里知名的大拿。传奇转行,什么才是成功关键?    吴可有着双子座与生俱来的善变和敢干,同时骨子里又跳跃着完美主义的基因,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做临床医生到开广告设计公司、做门户网站、创立“当代艺术俱乐部”做艺术经理人。现在,吴可更喜欢别人叫他“
期刊
一切有关转行的源头和困惑,其实都可以用大脑的生理结构来解释——转行的风险永远大于机会,创新脑和分析脑强的人才适合转行做老板,而一直在犹豫转行的人其实先天比较保守和悲观。    面对职业上的取舍操戈,最老生常谈也最正确的话往往是——了解自己最难。詹志辉很早就接触到国外的大脑神经元理论,并惊讶地发现员工的神经元特质与企业人力管理的关系,于是他在十几年前从人力资源转向商业运营和咨询行业。透过他的大脑解析
期刊
别人的成功故事往往是对你的误导,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冲动,找到你自己,挖掘你自己。    我接触过的80%的职场人士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持否定或迷茫态度。原因很多,你可以列举出1000条理由表示你不喜欢某个工作,而这些理由听起来都是合理的,不过,我经常问他们:你想过怎样改变吗?“曾经想过”,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  大部分人把失败的尝试都冠以“曾经”而抛弃,所以不是他们没有改变的动力,更多是因为他们
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Joe Hallinan)的最新著作《错觉》,正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对他的专访中,针对我们关于转行决策的疑问,他解释了职业转向决策中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奥秘。    在豆瓣网上,《错觉》被评价为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有趣读物,大量的例证甚至于啼笑皆非的糗事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很多错误是我们“不得不犯”的,正如作者约瑟夫·哈里南所说,“人生而犯错,或者说人类就是为某
期刊
不同时间段的社会、经济热点事件,在老朱的职业抉择中都有鲜明的影响,灵活不光是指随机应变,勇于回头有时也是一种策略。  老朱的故事不算另类,却让人听起来很是津津有味。采访北京义工联时与他结识,后来才听说原来他曾经做过16年法官,当过律师和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关于转行,他不是顺风顺水的精英派,也不是满头是包的沦落派,可是算得上孜孜以求。他的立场很普罗大众,代表着每一个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接近的理想、更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转行是个“计划外”动作,如何能让它跟你的职业规划不冲突?吴伟农的经历是个很好的启示。    三十出头就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新华社要闻特稿编辑室副主任,在职业生涯马力最猛的时候,突然一脚刹车“掉头”坐进课堂,辞去公职,自费留学,这在常人看来,确实有点“违章”嫌疑,“至少目前我已经比较接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吴伟农说。  “9·11”事件发生之后,新华社第一篇来自美国的特写就出自吴伟农之手
期刊
请问,为何我熟看电影三千部,至今未成梁朝伟?再请问,为何我读尽谈判大全却仍未晋级为谈林高手?  熟看干部影片是否可变身梁朝伟?天天观看游泳是否可成为菲尔普斯?倘若如此,影院与泳池必然人头攒动。我们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得认知,却误会技能也可通过观察来掌握。与其狂读商务谈判书籍却极少获得技能性提高,不如和《职场》一起经历为期两天的商务谈判演练,迅速晋级为“谈”林高手。  演练像一面镜子,可以在模拟环境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