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VS读书:商贾之家多是书香门第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nghua5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商中大多数都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典型的儒商。他们之所以能缔造不朽的商业传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染。
  转念——学而优则商
  中国传统观念提倡“学而优则仕”,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儒为名高者,商为厚利者”,经商与娼优同列,商人哪怕富甲一方,也没有社会地位。在明代以前,商人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许仕宦为官。晋商冲破了这一封建价值观的藩篱,大胆倡导“学而优则商”。他们认为,商人也可以通过精研儒家学说成为儒者,儒者也可以转而经商;商人通过科举可入仕为官,为官者亦可以不失商贾之业。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山西出现了一大批“舍本逐末”的商人。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好好写字打算盘,将来住个茶票庄”的民谚。许多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了不少获得功名后又弃官从商的读书人。
  山西榆次常威,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常家十分重视子弟读书学习,但其目的并不是让子弟考科举求功名而是为家族商业培养人才。常家常万玘、常万达两兄弟均饱读诗书,特别是常万达,自幼勤奋好学,深受老师赞誉,但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随父亲常威到张家口经商,成就商业盛名。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巡抚刘於义奏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雍正皇帝朱批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可见,在晋商眼中,传统的“士农工商”职业排序观念被彻底颠覆,他们把商业排在了各业之首,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晋商群体价值观的转变为这一商帮的迅速崛起扫清了最大的思维障碍。
  精进——商而优则学
  晋商的第一代创业者大多出身卑微,靠勤敏恭诚白手起家,但这些商人在成功后都毫无例外地十分重视自身技能、学养提升和家族子弟的教育,以严格的家训学规培养家族精英,不断将商业推向新的高峰。
  以祁县乔家为例,乔家商业帝国的开创者乔贵发原本是一位走西口的贫苦农民,经商发迹后并未奢侈挥霍,而是教导子孙勤俭持家,多读圣贤书。
  在第三代乔致庸主事时乔家扩大了家塾,修建了书馆,花重金聘请名当地名儒执教。


  乔致庸把《朱子治家格言》定为儿孙启蒙必读的书籍,哪个子孙犯了错,乔致庸就会责令他们跪地背诵,直到承认错误,磕头谢罪。他还常告诫儿孙忌“骄、贪、懒”,教育儿孙“唯无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知欲圆、行欲方”,“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到了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主事时,对子弟读书更为重视。深受家风祖规熏陶的乔映霞针对兄弟与子弟特点,分别把书斋名立为“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明订家规“五不准”: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在他的努力下,乔家商业帝国蒸蒸日上,达到最为鼎盛的时期。
  即便是在今天,俭居北京的乔家后人仍然延续着祖辈重视读书和教育的传统,家族中20个子女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
  晋商深谙儒家修身之道,对读书和子孙教育不局限于经商,更重视诚信、才学与做人,这满足了商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证了家业的永续兴旺。
  “学而优则商”是晋商对传统价值观的突破,“商而忧则学”则体现了其勤勉精进与深谋远虑。前者使晋商群体迅速壮大,涌现出一大批成功商人,后者则保证了其可以做得更久。
其他文献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晋商可以在强手如林的商场脱颖而出?他们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有何秘诀?  商帮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基本前提,即植根于精英阶层集体意识中的文化基因被创造性地激活,使商业活动有了强大的文化和信仰支撑。  一度雄踞中国商帮之首的晋商,无论是经商理念、商业模式还是组织管理上都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编者按:李连杰说自己在1997年的时候,就曾经开始考虑退休,因为他发现物质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他给家里人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但是他们的内心痛苦却无法弥补,于是李连杰开始学佛,尝试着在超越物质的界限后,重新认识生命,两年前的夏天,李连杰在《开讲啦》栏目中呈现了一场有温度、有感悟的精彩演说,今日看来,依然值得借鉴。  公益:理性而持久的事  今天我想重点讲的是我在一生的追寻中未来做些
期刊
对平遥古城的念想始于五年前去运城采访,途中经过平遥,未及探访,后听池神庙博物馆馆长李竹林先生讲述盐池故事时说起晋商,也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平遥的气魄缘于晋商。而和晋商,甚至可以说和山西千年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源,就是盐。  山西农业生产算不上发达,南部盐池,是中国最古老的产盐区,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早在远古的黄帝时代,中国人已经
期刊
明清时期,晋商可谓“富可敌国”,仅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富商几乎都在山西。山西太谷、祁县等几个主要县域的富户财产加起来比当时国库存银还要多。  在晋商称雄的500年间,自然不乏如乔致庸、雷履泰、曹三喜、渠同海这样的商界骄子和豪门富族。不过,正史中关于商人的文献记载很少,晋商精英的财富故事多见于民间口耳相传。  我们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那些流散于民间的晋商遗物是研究晋商历史与文化最直观的资料。透过这些
期刊
古琴的音乐风格倾向静态、简单、含蓄、古淡、阴柔、抒情、典雅。白居易在《废琴》一诗中写道:“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刘长卿的《幽琴》也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古琴之所以“淡无味”,不招人喜欢,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  高鹗续《红楼梦》第八十六回“爱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讲
期刊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牡丹的富丽华贵、国色天香一直被视为繁荣昌盛、富贵美满的象征,人们一般会认为,因其有幸得到了自然造化的钟情与垂青,如此才赢得了世人的遐迩美誉。  确实,牡丹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非凡杰作,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神里,牡丹的身影却不仅仅是敷丽雍容如杨贵妃一般的娇柔,造化神功同时也赋予了牡丹铮铮铁骨的伟岸雄姿。野史中女皇武则天怒贬牡丹到洛阳的故事肯定不是史实,然而这则传说却成就了一段佳话
期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一直耿耿于为什么那么多报纸把文化和娱乐混在一起,名曰“文化副刊”。我无意看轻娱乐,只是对无处不在的娱乐文化与时髦话题表达一下虚弱的无奈,在阅读的“自我保护”上忧虑一下趣味的滑坡。  在出版业十分发达、资讯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可谓不易。胡适对做学问的要求是要像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外,他还加一句“时髦不能跟”。他认为做学
期刊
何为“肉刑”  相传肉刑是“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汉书·刑法志》),也就是自夏朝建立之初,肉刑就作为国家主要刑罚留存于世,至汉文帝时已是将近二千年的时间了。而《尚书·吕刑》则是最早阐述“肉刑”的著作。“肉刑”也称作“五刑”,发展到西汉初便是墨,也称黥(凿其面以墨涅之)、劓(割鼻)、刖(断足)、宫(残割生殖器)、大辟(死刑)。  秦孝公商鞅变法后,太子驷犯法触刑,秦法虽然严谨,可商鞅也
期刊
从春秋到战国,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所以《孟子》中反暴力的言论比《论语》中多得多。例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这一段对话,多么生动、多么尖锐!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
期刊
21日,拉萨市教育局、拉萨市广播电视台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国学诵读进拉萨”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国学诵读”创新服务将全面覆盖拉萨。今后,西藏拉萨全市中小学生将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移动客户端、台式电脑等多种途径,感受国学魅力,学习中华古典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