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都是对生态环境损害做出了笼统的规定。同时传统损害赔偿只包括人身跟财产损害赔偿,并没有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包含在内。认清目前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救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磋商程序;评估技術体系;公众参与
  一、概述
  (一)生态环境损害的概念
  只有明确生态环境损害才能进行必要的赔偿,因此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概念就势在必行。对于生态环境 损害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国传统的法律观念认为,损害包括当事人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动植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环境侵权行为导致的生态损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是我国传统的侵权理论认为,环境侵权的客体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并未涵盖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应纳入环境侵权的客体。
  二、国内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2014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保组织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是这只是对诉讼程序进行了明确,没有增加类似于国外的非诉讼程序。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相对于国外比较晚,也落后于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所以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
  (1)、目前的生态环境损害的侧重于对人身财产的损害赔偿。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民法、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等法律构成了我国环境赔偿法律体系。不难看出,这个法律体系以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则必不可少。其次,民法中的“物”具有排他性,可支配性。但是生态环境则属于全社会共有,因此民法不可能调整具有公共性的生态环境。生态价值具有非货币性,现实中我们只能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 2)、 环境法律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健全。
  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出,国家开始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给予肯定。但是这并不表明这就是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其认可而且這些司法解释主要是应用于在诉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不能涵盖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仅限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明确了单位和个人最为赔偿义务人,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作为赔偿权利人,明确了赔偿中的磋商程序。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笼统的规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相比,还需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细化非诉讼途径中的磋商程序,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
  通过非诉讼程序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唯有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细化生态环境损害磋商的具体工作程序才能发挥改程序的最大价值。而非诉的磋商程序中赔偿权利人的管辖范围与案件受理、损害调查、评估的委托、责任人的认定、修复方案的制定、磋商协议的通知、磋商的形式与内容、磋商决定及其效力等内容都应加以具体化。
  (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评估技术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存在《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但是这种评估方法多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过程中,很少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更何况是为生态环境理论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引起生态环境损害的原因可能有一个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可能是多个。如何运用评估技术确定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生态环境所涉及的领域也是很多的,但是不同的领域应该适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如前文所述,我国所使用的评估方法比较单一,应当在因果关系认定、损害量化、修复方案制定等方面有所完善。
  (三)加强赔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每一个公民都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过程和修复方案制定与修复执行等赔偿过程中,可以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的形式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并对修复方案提出建议或者是意见。以此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跟参与权,实现公民的监督权。
  四、结语
  我国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出台的前提下,对赔偿范围、赔偿义务人、赔偿权利人和诉讼程序进行了明确。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许多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对其进行完善。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特殊问题,完善协商与诉讼的衔接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众参与制度则是日后工作得重中之重,并在必要时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使其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EB/OL]. 载 http://www.gov.cn/zhengce/2015-12/03/content_5019585.htm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EB/OL].载http://www.cenews.com.cn/sylm/hjyw/201606/t20160608_806029.htm.
  [3]王金南.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落实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解读[N].中国环境报, 2015-12-4(02).
  [4]尹海萍.生态环境损害的法律救济初探[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面貌,给社会治安问题带来一定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是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进一步的加剧社会治安的紧张局势。基于我国互联网背景下所面临的治安情况,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治安问题的表现;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了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最后一部分,
期刊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治安防控方面加强建设力度。违法犯罪的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目前,我国对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主要有布网式、体系式、机制式、综合式,还有“金钟罩”式等模式。这些模式充分表明了对防控网建设的重视,对现代网络科技的充分利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对治安防控体系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各自为政的地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诔词》的歌词采用的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5年3月22日刊登在《晨报副镌》第64号期刊上的同名译诗《诔词》 ,原诗是由英国近代诗人、评论家、教育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所创作。对于这首艺术作品,作曲家张瑞,精心的对歌词的形式进行了合理化的布局,同时,将钢琴伴奏声部和声乐旋律声部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和深度的刻画。研究《诔词》 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从中发觉作曲家
期刊
【摘要】:春秋《左传》中,违背卜筮、不烦卜筮之事的出现被认为是人文精神觉醒的有效证明。而纵观整个春秋时期,此类一反常态之事如同沧海一粟,只是集中反映在少数政治家的思想中,没有在该时期形成广泛的社会信仰认同,更不用说上升为一种支配观念。人性与神性的纠葛中,终究还是神性压倒了人性,成为这一阶段的普遍观念。历史以渐不以骤,人文精神的觉醒仍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春秋时期;《左传》;卜筮;人文精神 
期刊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规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关于该制度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房地产法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该规定有违关于房地产法的原则,经过思考,我认为应该对该制度作出相应的更改。  【关键词】:住宅地;续期;费用;所有权;使用权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关于“住宅建设用
期刊
【摘要】:随着美国首先提出了“预先性自卫”的战略原则,便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的争论。就传统观点而言,大部分人都对“预先性自卫”持反对态度,原因是多方面的。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支持的观点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预先性自卫”是符合现在社会的必要形式的,只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便可以实现很好的利用。  【关键词】:预先性自卫;自卫条件;法律依据  自卫权是在国际社会中,每个国家都拥有的的一项基本权利。自卫权
期刊
【摘要】:媒介大融合的语境中,播音员主持人作为舆论的传声筒,其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人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时代大背景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有一定意义上的比较强烈的责任感。所谓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要求,既包含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素质、文化背景、人文情感等业务方面的基本元素,也包含一定意义上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使命感。以上的诸多要素才是播音主持实操业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
期刊
【摘要】:储安平的一生最辉煌的时期就是《观察》周刊,本文研究的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观察》周刊。纵观整个《观察》时期,储安平颇为意气风发,尽管一开始物质艰难无比,五六个月才凑足经费,但是他整体精神是向上的。本文想要探究儲安平在《观察》周刊时的新闻思想,并思考储安平对当下现实环境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储安平;《观察》;现实适用  一、研究缘起——储安平人物背景  1.1一生飘零的储安平  储安
期刊
【摘要】:本文对笔记文献数字化的主要成就做了总结并分析其现状,在对其现状提出了三点思考后,认为加强对笔记文献数字化的重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而且笔记文献数字化的开发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投入努力。  【关键词】:笔记文献;数字化;现状;思考  1.笔记文献的基本概况  笔记是历来较少受到关注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和文学现象。但笔记文献就整体而言,材料真实, 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而且与别种文
期刊
【摘要】:墓志是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的一种,墓志起源较早,流行也比较久远,内容丰富,供研究的遗存体也种类繁多,从秦汉开始,经过历朝历代的更替,墓志书法因社会风俗、文字形式的演变和审美以及书风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就隋唐墓志主要风格的流变、发展进行初步探究,从唐代不同时期墓志的形式及风格发生的变化进行论述,并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墓志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墓志 中国书法 唐代墓志 流变  一.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