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在其他城市不是骄阳似火、闷热难耐,就是夏雷阵阵、暴雨连连的季节,身在青藏高原阳光城——拉萨的记者不禁为自己到拉萨旅行的安排很是满意。身处于一种与以前经历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气候环境中,这里的房屋建筑,这里的生活节奏,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显得特别新鲜。在大小景点中流连,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某天当记者与一群身穿校服的学生擦身而过时,“这里即将面临高考学生的学习是怎样的”念头冒了出来。于是,作为一名高考类期刊的记者,带着一份好奇心,走进了拉萨北京中学,与学子们畅聊,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一探究竟——
一样的文理分科,不一样的“汉文”“藏文”分班
萌发采访念头后,记者请在拉萨一所中学工作的同学帮忙联系一下。当联系老师问道,“你想采访汉文班的学生,还是藏文班的学生啊?”记者一下子蒙了:汉文班,藏文班?难道西藏的中学不是分文理科,而是按学生的民族来划分班级?听到记者的疑问,联系老师解释了一下。西藏的居民以藏族为主,但由于历史原因,其他许多民族特别是汉族人迁往西藏,与藏族同胞一起为这里的发展奉献,他们的子女与藏族的孩子一起在这里接受教育。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目前日常生活仍以藏语为主要的交流方式。但其他民族的人基本上以汉语为交流方式,所以在拉萨的大部分学校,依然会划分文科、理科,但却有新的分班特色——“汉文班”和“藏文班”。
藏文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藏族学生,但汉文班却是藏族学生与汉族、其他民族学生的融合。“汉文班”不需要学习藏语文课,其课程安排、高考科目都与内地的学校教育并无二致。“藏文班”则需要学习藏语文课。在高考的安排上,数学、英语等科目,藏文班与汉文班一样,不同的是藏文班学生需要同时考“汉语”和“藏语”两门语文课。“汉文班”和“藏文班”学习内容差异并不算大,只是汉族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录取的分数线差要大一些。
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内容
这样的分班特色是基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好地教学,但在大多数学校里,因为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藏族学生;既有一直在拉萨求学的学生,也有中途转学至此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学习背景不同,知识积累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不同,所以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基础,较少课外拓展和在难度上追求。
再加之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又正好处于青春期。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学生,这里的老师往往倾注了更多的心血。除了课堂教学,老师们还要花一番心思去调节同学间偶尔的“小摩擦”“小争论”。一位在拉萨教学长达十余年的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当她任班主任时,即使是没有课的时间,也会经常到教室外边看看,自习时更是守在教室里,“一来可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二来遇到学生发生摩擦可以及时处理”。所以,与其他地方相比,拉萨的学习节奏要慢一点,学习气氛显得不够“强烈”。
一样的努力学习,不一样的“担心”
这位老师的说法在采访学子时得到了同样的回应。今年16岁的董婷父母都在拉萨工作。与大部分父母工作于此的汉族学生一样,她没有从小就在拉萨就读,而是高一的时候才转过来求学。对于高考,虽然有些压力,但董婷并不担心,心中已经有了目标的高校和专业名单。让这个16岁姑娘担心的是以后,“刚到这边学习的第一感觉是轻松、简单。虽然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但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不如我以前就读的学校。我有种被‘耽搁’了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会想我曾经的同学现在都在学什么、做什么题”。
但这种想法并不仅仅属于转学至此的汉族考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在西藏求学的藏文班理科生旦增次旦在谈到高考时,也表达了与董婷同样的担心。他的担心是源于自己表姐的经历。“我的表姐很优秀,考大学时也如愿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入名牌大学的表姐成为了旦增次旦的榜样。但没有让他想到的是,在一次与表姐谈起大学时,表姐感叹自己刚进大学时有点跟不上,许多同学都懂的知识自己竟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了不落人后,旦增次旦的表姐很是花了一番功夫去补充,调整了很久才适应。表姐的经历让旦增次旦对大学怀以期待的时候不由得多了一份担心,成绩中等的他想起高考,更觉得压力重重。即将进入高三的他也担心自己进入理想的大学后,会不会因为知识深度不够而跟不上。
也许是基于对未来大学学习的一点点担心,求学于此的学子在学习上并没有松懈。文科汉文班的李蓉榕曾随着母亲碾转多地求学,她曾转学到一所中学后,讨厌上自己原本还感觉不错的英语课,“我每个单词的发音都与同学们不同,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出来的语法知识我感觉像‘天书’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逃避,我意识到必须迎头赶上,要不然以后再补就晚了。”于是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她给自己布置了学习英语的任务,原本只计划学半个到一个小时,但常常等她反应过来,已经凌晨两点钟了。“正是那种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督促着我坚持补习英语。”虽然熬夜的方式被李蓉榕PASS掉,但这种对学习不认输的态度却一直伴随着她。
曾经因为学习效果不好,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初中时旦增次旦被在山南当老师的舅舅接到山南读书,“那时候自己很不服气,为什么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我的成绩不如同学,很想改变成绩不好的状态。到了山南后,在舅舅的严格管理下,我调整了学习方法,成绩慢慢就提升上来了。回到拉萨读高中后,我觉得初中三年,就是一个咬牙前进的过程,虽然觉得很累,但很有价值。”
一样想“走出去”,不一样看“回归”
无论学习环境如何,即将面临高考的他们在谈到未来大学、专业设想时都特别憧憬与兴奋。作为文科生的李蓉榕平时喜欢写文章,特别对小说感兴趣,因而未来希望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比如新闻学。又因为曾经那么认真地学习英语,虽然熬夜很辛苦,但却从中发现了英语魅力的她对外国语言也很感兴趣。“我的目标是考外国语专业,或者新闻学专业”李蓉榕这样设想,“大学的话,我很渴望到厦门大学求学。这所大学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名气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还因为我爷爷是福建人,但我从来没有去过,我很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李蓉榕是“未雨绸缪”派,进入高中以后,她会关心学校每一届高三的升学情况。“也许是因为到过很多地方,而自己家庭成员又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我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花时间去了解、去探索、去丰富自己的眼界。所以,虽然妈妈很希望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拉萨考公务员,过上一份稳定的生活,但我自己更想去体味外面的世界,走出西藏,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迹。”李蓉榕如此说起大学毕业后的打算。 旦增次旦也很想大学走出去看看。说起自己的大学梦,旦增次旦说初中的时候目标很明确,想成为一名军人,空军。但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因为视力原因只有放弃空军梦。“对于大学,我希望到中央民族大学求学,但学什么专业,我还没有想好。我想读大学期间到西藏以外的地方看看,因为平时与一些汉族的好朋友一起玩时,我常常会觉得他们的想法与我差别很大,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与我也很不同。所以,我想去感受一下不同的竞争压力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大学毕业后,我还是会回到拉萨工作。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李蓉榕“走出去就不再回来”与旦增次旦“最终还是会回到西藏”的想法其实代表了在西藏求学汉族学子与藏族学子的普遍心声。大多数汉族学生都是中途转学到拉萨求学,一般也自然地选择在“汉文班”学习,对藏语大部分可谓是一窍不通,对西藏的文化宗教也不甚感兴趣,平时与藏族同学的交流也限于课堂与学校中,因此在许多人眼里这片“神圣”的土地并不是他们希望中的归属地,其中的大多数都想走出去。而藏族学生大多是本地人,从小在这样的文化宗教环境中成长,这里是他们精神上的“根”。走出去后,当接触到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时,原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特立独行”,再加之对于故乡的热爱也使得他们希望回到西藏,为西藏的发展出一份力,所以对于大部分藏族学子而言,走出去是为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故土。
一样地报考,不一样的“限报”
听着李蓉榕和旦增次旦说着自己的大学想法,一旁的董婷却没有说话。记者问起,她才告诉原由:“在大学选择上,我没有他俩这么自由。由于我的户口不在父母名下,属于旁系,所以在拉萨参考只能报普通本科院校,不能报重点院校。”
这又是为什么呢?采访后记者专门找到西藏高考的相关政策,才发现在高考报名时,有一类考生只能报西藏自治区内的普通院校和区外的非重点普通院校。根据《2013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报名条件第一条第四款的规定:非直系亲属的限报考生,户籍在2010年7月31日前迁入西藏,且在2010年9月30日前取得西藏所属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并一直在学籍学校就读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内普通高等学校或区外非重点普通高等学校。而限报院校的名单,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考生耳熟能详的几十所重点院校都名列其中。
为什么会制订这样的报考政策?一番了解后,记者才明白。由于西藏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要落后一些,因此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期间,求学于此的考生分数要偏低一些,相对而言,在此录取大学的分数线也要低一些。因此,为了考入更好的大学,有些在其他地区接受教育的学生在高考前通过种种途径转学至此参加高考,这就是所谓的“高考移民”。近些年许多省(区、市)自主命题,但仍有一些采用同版教材地区的学子在高考前临时转至西藏求学、参考。为了杜绝这一不公平的现象,西藏在高考报名时,针对学籍、户籍的情况,设定了不同的报考类别,其中最独特的一条就是限报。
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分数
在很多人看来,西藏的考生每年录取分数不高,于是西藏考好大学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一些,甚至得出“特别好考上大学”这一结论。当记者旅行拉萨,萌发采访念头时也有此好奇。正是这一份好奇让记者想弄明白,当真这里就是上大学的“福地”?这里的学子不用用功也可以与其他地方的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原来,这是一种误谈。首先来看看汉族考生在西藏的录取分数线,以2013年普通高考为例,理科重点本科汉族划线为470分,少数民族则为290分;理科普通本科汉族划线为315分,少数民族为235分。与同样采用新课标全国卷的青海(理科重点线383分)、甘肃(理科重点线489分)、贵州(理科重点线449分)等地相比,汉族考生与这几地的划线都较为相近,因此也就不存在更为优势之说。
那么,少数民族考生较低的录取线可以说明在西藏少数民族考生更容易上大学吗?其实不然,看似较低的录取分数其实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在一篇名为《西藏中学教育中的民族关系》的论文中,作者指出1952年以前,西藏的传统教育“基本上还处于以贵族教育为主的寺院教育阶段,主要有寺院、官办学校和私塾等教育形式”,藏族的教育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只有僧尼和部分贵族才有受教有的资格。因此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文盲占总人口的95%以上,直至近40年后的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仍显示:西藏社会的文盲率仍高达70.4%。同时,西藏地区地广人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为教育办学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在人口分散的牧区,难以组织统一办学。由此可见,藏族学子较晚开始接受教育和地理环境的限制是主要的原因。
而且,在我国其他以汉族为主聚居的地区,针对少数民族考生还有一系列的加分、降分投档政策。但在西藏,由于人员构成以藏族为主,在高考录取中,除了与其他地方一样常规的奖项鼓励性加分外,基本上没有专门针对藏族学生的加降分优惠政策,只有门巴族、珞巴族等有所照顾政策。因此,简单地以录取分数来说明这里的少数民族考生更容易上大学也是不客观的。
最后以2013年的数据为据,2013年西藏的高考报名人数为18949人,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总计12507名,录取率在67%左右。与其他公布录取率的地方相比,这一录取率并不算高,海南、吉林录取率超过90%,浙江、江苏、安徽、重庆等地则超出80%,如河南一般的高考大省也在70%以上。因此,录取率只有67%的西藏称上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上大学。
一样的文理分科,不一样的“汉文”“藏文”分班
萌发采访念头后,记者请在拉萨一所中学工作的同学帮忙联系一下。当联系老师问道,“你想采访汉文班的学生,还是藏文班的学生啊?”记者一下子蒙了:汉文班,藏文班?难道西藏的中学不是分文理科,而是按学生的民族来划分班级?听到记者的疑问,联系老师解释了一下。西藏的居民以藏族为主,但由于历史原因,其他许多民族特别是汉族人迁往西藏,与藏族同胞一起为这里的发展奉献,他们的子女与藏族的孩子一起在这里接受教育。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目前日常生活仍以藏语为主要的交流方式。但其他民族的人基本上以汉语为交流方式,所以在拉萨的大部分学校,依然会划分文科、理科,但却有新的分班特色——“汉文班”和“藏文班”。
藏文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藏族学生,但汉文班却是藏族学生与汉族、其他民族学生的融合。“汉文班”不需要学习藏语文课,其课程安排、高考科目都与内地的学校教育并无二致。“藏文班”则需要学习藏语文课。在高考的安排上,数学、英语等科目,藏文班与汉文班一样,不同的是藏文班学生需要同时考“汉语”和“藏语”两门语文课。“汉文班”和“藏文班”学习内容差异并不算大,只是汉族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录取的分数线差要大一些。
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内容
这样的分班特色是基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好地教学,但在大多数学校里,因为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藏族学生;既有一直在拉萨求学的学生,也有中途转学至此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学习背景不同,知识积累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不同,所以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基础,较少课外拓展和在难度上追求。
再加之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又正好处于青春期。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学生,这里的老师往往倾注了更多的心血。除了课堂教学,老师们还要花一番心思去调节同学间偶尔的“小摩擦”“小争论”。一位在拉萨教学长达十余年的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当她任班主任时,即使是没有课的时间,也会经常到教室外边看看,自习时更是守在教室里,“一来可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二来遇到学生发生摩擦可以及时处理”。所以,与其他地方相比,拉萨的学习节奏要慢一点,学习气氛显得不够“强烈”。
一样的努力学习,不一样的“担心”
这位老师的说法在采访学子时得到了同样的回应。今年16岁的董婷父母都在拉萨工作。与大部分父母工作于此的汉族学生一样,她没有从小就在拉萨就读,而是高一的时候才转过来求学。对于高考,虽然有些压力,但董婷并不担心,心中已经有了目标的高校和专业名单。让这个16岁姑娘担心的是以后,“刚到这边学习的第一感觉是轻松、简单。虽然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但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不如我以前就读的学校。我有种被‘耽搁’了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会想我曾经的同学现在都在学什么、做什么题”。
但这种想法并不仅仅属于转学至此的汉族考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在西藏求学的藏文班理科生旦增次旦在谈到高考时,也表达了与董婷同样的担心。他的担心是源于自己表姐的经历。“我的表姐很优秀,考大学时也如愿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入名牌大学的表姐成为了旦增次旦的榜样。但没有让他想到的是,在一次与表姐谈起大学时,表姐感叹自己刚进大学时有点跟不上,许多同学都懂的知识自己竟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了不落人后,旦增次旦的表姐很是花了一番功夫去补充,调整了很久才适应。表姐的经历让旦增次旦对大学怀以期待的时候不由得多了一份担心,成绩中等的他想起高考,更觉得压力重重。即将进入高三的他也担心自己进入理想的大学后,会不会因为知识深度不够而跟不上。
也许是基于对未来大学学习的一点点担心,求学于此的学子在学习上并没有松懈。文科汉文班的李蓉榕曾随着母亲碾转多地求学,她曾转学到一所中学后,讨厌上自己原本还感觉不错的英语课,“我每个单词的发音都与同学们不同,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出来的语法知识我感觉像‘天书’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逃避,我意识到必须迎头赶上,要不然以后再补就晚了。”于是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她给自己布置了学习英语的任务,原本只计划学半个到一个小时,但常常等她反应过来,已经凌晨两点钟了。“正是那种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督促着我坚持补习英语。”虽然熬夜的方式被李蓉榕PASS掉,但这种对学习不认输的态度却一直伴随着她。
曾经因为学习效果不好,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初中时旦增次旦被在山南当老师的舅舅接到山南读书,“那时候自己很不服气,为什么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我的成绩不如同学,很想改变成绩不好的状态。到了山南后,在舅舅的严格管理下,我调整了学习方法,成绩慢慢就提升上来了。回到拉萨读高中后,我觉得初中三年,就是一个咬牙前进的过程,虽然觉得很累,但很有价值。”
一样想“走出去”,不一样看“回归”
无论学习环境如何,即将面临高考的他们在谈到未来大学、专业设想时都特别憧憬与兴奋。作为文科生的李蓉榕平时喜欢写文章,特别对小说感兴趣,因而未来希望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比如新闻学。又因为曾经那么认真地学习英语,虽然熬夜很辛苦,但却从中发现了英语魅力的她对外国语言也很感兴趣。“我的目标是考外国语专业,或者新闻学专业”李蓉榕这样设想,“大学的话,我很渴望到厦门大学求学。这所大学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名气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还因为我爷爷是福建人,但我从来没有去过,我很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李蓉榕是“未雨绸缪”派,进入高中以后,她会关心学校每一届高三的升学情况。“也许是因为到过很多地方,而自己家庭成员又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我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花时间去了解、去探索、去丰富自己的眼界。所以,虽然妈妈很希望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拉萨考公务员,过上一份稳定的生活,但我自己更想去体味外面的世界,走出西藏,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迹。”李蓉榕如此说起大学毕业后的打算。 旦增次旦也很想大学走出去看看。说起自己的大学梦,旦增次旦说初中的时候目标很明确,想成为一名军人,空军。但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因为视力原因只有放弃空军梦。“对于大学,我希望到中央民族大学求学,但学什么专业,我还没有想好。我想读大学期间到西藏以外的地方看看,因为平时与一些汉族的好朋友一起玩时,我常常会觉得他们的想法与我差别很大,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与我也很不同。所以,我想去感受一下不同的竞争压力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大学毕业后,我还是会回到拉萨工作。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李蓉榕“走出去就不再回来”与旦增次旦“最终还是会回到西藏”的想法其实代表了在西藏求学汉族学子与藏族学子的普遍心声。大多数汉族学生都是中途转学到拉萨求学,一般也自然地选择在“汉文班”学习,对藏语大部分可谓是一窍不通,对西藏的文化宗教也不甚感兴趣,平时与藏族同学的交流也限于课堂与学校中,因此在许多人眼里这片“神圣”的土地并不是他们希望中的归属地,其中的大多数都想走出去。而藏族学生大多是本地人,从小在这样的文化宗教环境中成长,这里是他们精神上的“根”。走出去后,当接触到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时,原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特立独行”,再加之对于故乡的热爱也使得他们希望回到西藏,为西藏的发展出一份力,所以对于大部分藏族学子而言,走出去是为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故土。
一样地报考,不一样的“限报”
听着李蓉榕和旦增次旦说着自己的大学想法,一旁的董婷却没有说话。记者问起,她才告诉原由:“在大学选择上,我没有他俩这么自由。由于我的户口不在父母名下,属于旁系,所以在拉萨参考只能报普通本科院校,不能报重点院校。”
这又是为什么呢?采访后记者专门找到西藏高考的相关政策,才发现在高考报名时,有一类考生只能报西藏自治区内的普通院校和区外的非重点普通院校。根据《2013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报名条件第一条第四款的规定:非直系亲属的限报考生,户籍在2010年7月31日前迁入西藏,且在2010年9月30日前取得西藏所属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并一直在学籍学校就读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内普通高等学校或区外非重点普通高等学校。而限报院校的名单,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考生耳熟能详的几十所重点院校都名列其中。
为什么会制订这样的报考政策?一番了解后,记者才明白。由于西藏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要落后一些,因此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期间,求学于此的考生分数要偏低一些,相对而言,在此录取大学的分数线也要低一些。因此,为了考入更好的大学,有些在其他地区接受教育的学生在高考前通过种种途径转学至此参加高考,这就是所谓的“高考移民”。近些年许多省(区、市)自主命题,但仍有一些采用同版教材地区的学子在高考前临时转至西藏求学、参考。为了杜绝这一不公平的现象,西藏在高考报名时,针对学籍、户籍的情况,设定了不同的报考类别,其中最独特的一条就是限报。
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分数
在很多人看来,西藏的考生每年录取分数不高,于是西藏考好大学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一些,甚至得出“特别好考上大学”这一结论。当记者旅行拉萨,萌发采访念头时也有此好奇。正是这一份好奇让记者想弄明白,当真这里就是上大学的“福地”?这里的学子不用用功也可以与其他地方的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原来,这是一种误谈。首先来看看汉族考生在西藏的录取分数线,以2013年普通高考为例,理科重点本科汉族划线为470分,少数民族则为290分;理科普通本科汉族划线为315分,少数民族为235分。与同样采用新课标全国卷的青海(理科重点线383分)、甘肃(理科重点线489分)、贵州(理科重点线449分)等地相比,汉族考生与这几地的划线都较为相近,因此也就不存在更为优势之说。
那么,少数民族考生较低的录取线可以说明在西藏少数民族考生更容易上大学吗?其实不然,看似较低的录取分数其实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在一篇名为《西藏中学教育中的民族关系》的论文中,作者指出1952年以前,西藏的传统教育“基本上还处于以贵族教育为主的寺院教育阶段,主要有寺院、官办学校和私塾等教育形式”,藏族的教育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只有僧尼和部分贵族才有受教有的资格。因此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文盲占总人口的95%以上,直至近40年后的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仍显示:西藏社会的文盲率仍高达70.4%。同时,西藏地区地广人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为教育办学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在人口分散的牧区,难以组织统一办学。由此可见,藏族学子较晚开始接受教育和地理环境的限制是主要的原因。
而且,在我国其他以汉族为主聚居的地区,针对少数民族考生还有一系列的加分、降分投档政策。但在西藏,由于人员构成以藏族为主,在高考录取中,除了与其他地方一样常规的奖项鼓励性加分外,基本上没有专门针对藏族学生的加降分优惠政策,只有门巴族、珞巴族等有所照顾政策。因此,简单地以录取分数来说明这里的少数民族考生更容易上大学也是不客观的。
最后以2013年的数据为据,2013年西藏的高考报名人数为18949人,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总计12507名,录取率在67%左右。与其他公布录取率的地方相比,这一录取率并不算高,海南、吉林录取率超过90%,浙江、江苏、安徽、重庆等地则超出80%,如河南一般的高考大省也在70%以上。因此,录取率只有67%的西藏称上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