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教室变图书馆 小区飘书香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北市民要求各地增设图书馆分馆的压力与需求下,台北市立图书馆与北市各级学校合作,顺应少子化趋势,学校有空余教室,活化校园空间为图书分馆或民众阅览室行动,已悄悄地展开。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洪世昌表示,北市十二个行政区中,在内湖、信义、士林等三区较欠缺图书分馆,民众的需求颇为殷切,但要有独立的馆舍并不容易。从区内学校优先下手,合作案于是出现,已开馆的有两处、改装施工中有两据点、会勘评估中的也有两校。
  洪世昌表示,运用学校闲置空间转型为图书分馆,2012年底由百龄小学腾出空间转型为“百龄智能图书分馆”,是北市第一个成功案例。目前会勘评估中,将学校闲置空间逐步转型为图书分馆的学校还包括南港高工内要设一处“南港图书分馆”;社子小学规划设立“社子智能图书分馆”。目前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一座、分馆四十三座、民众阅览室十一间、智能型图书馆六座。
其他文献
最近两年,西方作家书写中国的书籍被频频引进。其中通过长年的追踪观察,书写大变革之下中国人个体的生活和情感,让大众读者产生深刻共鸣的“人本派”纪实文学作品,广受好评。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此外,和彼得·海斯勒一样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十几年的迈克尔·麦尔关于老北京胡同生活的著作《再会,老北京》也是口碑之作。  麦尔说,“我认为这对我的写
期刊
台湾不当翻译问题实在太多,该正视的是台湾翻译政策与市场缺失。  台湾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讲座教授陈超明指出,台湾从当局到民间都不重视翻译专业,以为懂英文就懂翻译,殊不知翻译还涉及文化与专业的鸿沟,所以翻译质量很差,甚至出现标语翻错的国际笑话。  台湾师范大学翻译所教授周中天直言,台湾存在“权威”的名人主义,就算似懂非懂甚或看不懂,也不敢怀疑正确性,也少有人有时间或能力去找原文比对,导致多数人永远不知
期刊
两岸签定《服贸协议》后,台湾出版业者因开放印刷业务出现歧见,对此“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长范周教授7月7日指出,台湾文化创意底蕴十足,官方及民间实应展现更大自信,以4个方向与大陆市场合作,创造大中华区的文化经济。  范周表示,首先在文创发展的规划、顶级层面,应该要有大手笔、气魄及愿景,这一点是基于台湾经济考虑,这里经济曾经腾飞,但是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台湾经济成长突然放慢,找
期刊
大陆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将于今年9月首度赴台,并在第二届星云人文世界论坛以“文学家的梦想”为题在高雄演讲。  台媒报道,第二届“星云人文世界论坛”将在9月15日于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论坛每年均邀请世界级领袖访台,本届将以“梦想”作为主题,邀请莫言担任主讲贵宾,畅谈长年写作历程。  莫言目前已发表80多篇短篇小说、多篇中长篇小说与散文集,此外还创作过9部影视文学剧本及2部话剧作
期刊
香港公共图书馆今年将继续举办“阅读缤纷月”,该活动以“亲爱的旅程”为题,向孩子介绍一系列以爱为主题的故事书,推动亲子共读。在7月14日至8月12日,铜锣湾中央图书馆地下的展览馆将设《亲爱的旅程+碗》专题展览,透过立体装置、动画等多媒体元素,鼓励大家动手和动脑,看一碗饭是如何盛载家人的努力。  此外,全港各区的图书馆亦会举行相应的活动,如伊索寓言故事剧场、英语故事及亲子绘本创作工作坊、讲故事学英文或
期刊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消息报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  今年上海书展在保持原有展示板块主题和特色的基础上,增设专业场馆和品牌实体书店展区。来自上海和各地的500余家出版社携15余万种精品图书参展,特设的中国梦主题展区将集中展示500
期刊
善于以人性、自然的观点,用平凡的角度表达出不平凡的讯息的作家刘克襄,7月8日到台中作题为“自然界的奇幻旅程”的演讲。在演讲中,刘克襄以香港为例,指出尽管在多数人印象是地狭人稠的都市丛林,但根据一项报导,香港被评为“全世界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有高达70%的面积是绿地,颠覆既有印象。他建议可在城市中的部分绿园道多种树,打造如小森林的园道,为都市增加更多绿意环境。
期刊
2013年7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审马爱农委托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分别将中国妇女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日前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维权之战正式打响。  如今图书市场乱象丛生,外文翻译市场更是如此。如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著名出版品牌,其外国文学名著经典版本都是由一代代翻译家不断积累、精益求精才得以完成。可今天的翻译界,居然冒出了“一人通晓世
期刊
初识颜歌,是在小说《马尔马拉的璎朵》中。彼时,她还沐浴在少年作家的光环下。在早期的青春叙事中,她用史诗般的语言,泼洒一个少女眼中的苍郁、隽永、唯美与恢弘。后来她转向另一个纬度,尝试小说的新面向,将自己的小说、自己的人生转向新的声部。  在小说《关河》中,颜歌写道,“我想说,当你能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关于它的一切已经被我彻底地抛弃了。我把它写下来,就是为了和我的过去一刀两断。”这是一次青春式的呐喊。没
期刊
“左手写社论,右手写小说”是金庸文字生涯的生动写照,金庸首部政论文集《明窗小札1963》,内容为金庸数十年新闻生涯中的政论文章,于7月17日开幕的香港书展问世。  新华社报导,金庸的武侠小说全球发行总量高达5亿册,但金庸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却一直没有结集出版。金庸秘书李以建于两年前开始整理金庸1960年代以笔名“徐慧之”所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个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