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育桃李 化腐朽为神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两个相互陌生的人遇到冷漠的彼此,会发生什么呢?答案有很多种,有人说,可能互相不理解对方;有人说,可能会怒目相对,也有人说,可能会成为朋友。谁说的准呢!
  两个人,无论先前是怎样的关系,陌生也好,熟悉也罢,最终会化成怎样的关系,都要靠今后的相处,大不了就“老死不相往来”啊,有人可能会这样说。然而,作为教师,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很陌生,看上去又非常冷漠的学生,你该如何与其相处呢?毕竟,今后你们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无法做到“老死不相往来”。近来,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学生。
  我和他的相识要从刚开学时的军训谈起,因为我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所以学生的军训,我是要到场巡视的,有时也要兼任他们的教官,指导他们训练。
  有一天,不知道是因为天气还是军训周期的问题,学生们训练的很不认真,我一气之下,在到点后又给他们“加餐”,让他们多训练15分钟,把刚刚训练的科目重新来一遍。学生虽然有抱怨,但大都照着我的指示行事,这时,其中一个学生表现出非常大的抵触情绪,完全不按照我的指示做。
  我让他单独出列,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正步走,他却偏要齐步走,我让他立正站好,他却偏要稍息,他的行为令我非常生气,班里学生的起哄和笑声更是让我额头冒火。
  放学后,我自然把他留下来,跟他谈话,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默不作声,最后在我的逼问下,他理直气壮地说:“饿了,训不动了。”我让他去吃饭,他又说:“已经过了吃饭了点了,食堂早就没饭吃了。”说着他还委屈哭了起来,我不自觉地要给他擦眼泪,他却一把将我的手撇开,嘴里嗫嚅道:“不要你管”。一时间,我的心情很复杂,气愤、无奈、压抑、难过等情绪五味杂陈,全部涌在脑海里,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在互相沉默几分钟后,让其回到了宿舍。然后自己跑到校外给他买了饭送到了宿舍。
  事后,我对这件事做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该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首先,我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练习姿势,违背了他的意思,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其次,他是典型的留守兒童,一个人住在学校,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所以性格较为内向,也比较叛逆,我几次“强行”的让其做违背自己心愿的事情,很容易激起他内心的抵触情绪;再者,通过他的眼泪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外表坚强,内心软弱的小孩,这样的孩子,属于“吃软不吃硬”的那一类,不能呛着,只能顺着。
  过了两天,我借一个机会又找他谈话,他刚开始还表现出抵触的情绪,我不为所动,主要聊他的家庭和生活方面,渐渐地他打开了话匣,表现出迎合和适应的情绪。我没有再提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却主动提起,还向我表示歉意,对此我倒是十分惊讶,也觉得非常欣慰。
  通过与这个学生的交往和相处,我更加坚信了之前对所谓“坏学生”的认知,所谓的“坏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他们的行为表现看起来很有个性,实则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尤其是想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其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习惯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体谅别人,也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三是由于长期离开父母,很多留守儿童容易有自尊心强,内心脆弱,行为不受约束的表现等。凡此种种,不难看出,许多导致孩子“变坏”的因素都是大人们带来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承担着,承受着,是最无辜的人。
  因此,面对平时表现较差,性格行为古怪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多接受正面的教育,逐渐走上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对学生的转化也是长期的过程,我们接触的学生很多,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性格各异,当我们陌生甚至冷漠的学生时,需要保证耐心,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才能真正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其他文献
课标要求及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是“描述”,所以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学习内容是人体呼吸的组成。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则有一定的要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属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课本61页,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为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后面两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探究实验,第一次将科学探究独立提
期刊
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要多给学生们一些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帮助学生创建自信、自谦、自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在中队活动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自主参与、增强自信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要循循善诱,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面,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增强自信心。  中队
期刊
设计理念及分析:  1.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直接经验,并转化为能力。本节课重情境,重探索,重交流,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最终教学目标,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因为本章讲述的是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過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期刊
一、绘本《14只老鼠大搬家》适宜的幼儿年龄及其特点  《14只老鼠大搬家》独特之处是作者描绘了14只老鼠在搬家过程中迎难而上寻找更适合的生存环境,在劳动中找到无限快乐与真情!绘本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阅读。读者可从图画中秋天季节的动植物生态,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对绚烂的大自然远观近察,体验时序之美,变迁之韵;书中每一页都隐藏着好多惊奇,好多神思,孩子们喜欢阅读,甚至反复阅读体
期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结构,认识钟面,体会时与分的关系:1时=60分。  2.能正确地认、读、写钟面上精确到分的时间。  3.结合奥运开幕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自己探索学习,让学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会认识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钟面模
期刊
【摘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就总结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名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能以此为基础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则教学就易于进行。因为,在浓厚的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
期刊
教材简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 单元中的一篇优美的诗歌。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第一小节写水多,說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多姿的
期刊
“后进生”并非天生就是“后进生”,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才进入“后进生”这个集合圈中,而多数“后进生” 缺乏自信,担心老师和同学歧视,特别怕班主任看不起,他们调皮,表面上为“大侠”、“金刚”,其实他们是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想让老师注意到他们而已,在“后进生”班上课,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甚至一些“后进生”扰乱课堂秩序,这些都很正常,关键是老师如何处理,这才能显示出教育的智慧,当然“后进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