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艺术里的精神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印度艺术则是这个文明古国中最令人神往的瑰宝之一。要研究印度艺术,有必要了解它的哲学基础。哲学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核”,它造就了这个民族的艺术气质,决定了作为艺术中一般原则的精神的类型。那么,印度艺术的精神类型是什么呢?
  印度学者许马云·迦比尔的《印度的遗产》(上海人民版)一书,对我们理解这一问题颇有裨益。他在书中叙述了印度统一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历史统一性、湿热的气候对形成印度人疲塌被动缓慢气质的影响。农业经济的稳态结构与国民宿命的坚忍柔韧性格的关系,以及最为印度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宽容、忍从的文化精神后,特别指出建立在这一切之上的“印度的智力喜欢抽象和普遍的东西。对于印度的智力来说,个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这种把特殊浸没在普遍之中的倾向,是表现在印度的宗教、艺术和哲学里面。”(《印度的遗产》,以下援引此书不再注明)印度教是消极冷漠的,奉行失败主义,以苦行来使“精力集中于神,使人对物质世界的种种不均漠不关心”,以消灭自我达到超越自我;耆那教奉行非暴力主义,安贫乐道廉洁自守,认为只有战胜情欲转向内心才能得教;佛教视人生为苦海,“四圣谛”中第一“谛”就说:“一切皆苦”,而解脱之道便是返身向后,“回头是岸”,消灭欲念渴求。所有这些宗教都企图把“特殊”(活生生的个人)消融在“普遍”中(一种精神,“梵”或“空”或“无我”中),灭杀个别以成全整体,放弃现在以企望将来。
  象否认客观世界实存性的宗教一样,印度哲学的主流也是彻底唯心的。乔茶波陀的不二论吠檀多哲学“不生说”认为,世界从不存在,“纯我是唯一的真实”,这个“纯我”即是《奥义书》指的“自我”。这种哲学认为,“梵或最高实在与作为纯意识的自我是同一的,因此,物质世界最终是不真实的,是无知或幻觉的产物。”(德·恰托巴底亚耶《印度哲学》)物质、肉体、现实、欲念都是“恶”,甚至它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要舍弃、消灭。有人便因此而以一个“毁”字概括印度的这种文化精神。事实上,这里充满了一种对死亡的向往,生是罪恶,梦是虚幻,瑜珈(入定)是暂时的解脱,都不如死那样彻底。印度哲学说:“死亡代表终极的哲学智慧”。
  这样一种经济一政治结构,这样一种国民气质和性格,这样一种宗教和哲学,当然也造成相应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比较,西方传统以人为中心,是理智的,富于人生热情的智慧,印度传统以宇宙(梵)为中心,是迷狂而又淡泊的智慧,物我双忘,梵我合一才是最高境界,才是“喜”;西方人注重当下,印度人放眼来世,西方人讴歌生之壮丽,印度人赞美死之升华……
  由这种独特的传统中,我们可以寻出印度艺术的精神,即许马云·迦比尔睿智地点出的这样一种普遍的原则:“把人的感觉伸展到人的能力之上”。印度艺术往往因此表现出一种精神溢出物质的意味,其形式几乎总是表现出不能满足那超逸神妙底蕴无穷的内容。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印度古代史诗超大型的规模(《摩诃婆罗多》有十万颂,《罗摩衍那》有二万四千颂,都数倍于荷马史诗);壁画的巨大尺寸和壮丽混杂的统一(例如阿旃陀石窟的杰作);容光巍巍奇特生动的雕塑(如许多佛陀、菩萨、神的造像);泰戈尔那短小诗行中的无尽哲学意味,以及形式工细而又颇富官能享受的音乐、舞蹈。而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精神的,则是遍及全印的民族建筑艺术。佛教的原始建筑形式—堵波(stupa即圣骨坟)各个构成部分,都具有宇宙论的象征意义;不朽的建筑杰作——泰姬陵,也不止是纯美的造物而含有超物质的哲理内涵。印度民族的坚忍吃苦精神,甚至能用几个世纪、几代的人力剖开整座石山,开凿成整体的佛殿、石窟、塔庙、僧房,其规模之巨大、造型之完美、装饰之富丽、手艺之精细,令人惊讶、震撼!(例如阿旃陀石窟、埃楼罗的一座九十英尺高的神殿以及摩诃巴利普罗城的七塔)。就象所有蔑视个人意志的宗教徒最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意志一样,几乎无人不从一教的印度人民也在这些伟大的艺术上体现了一种超乎常人能力之上的顽强而柔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有意思的是,在印度文化中,最鄙薄官能欲望的观念,造出了最赏心悦目的艺术;最为贱视现实生活的哲学,却留下了时代精神的印记;对死之向往,在艺术中转化为对生之执着,现实的“法”、“利”、“欲”与非现实的“解脱”并列为人生四大目的,“艳情诗”甚至列于印度艺术美学“八味”之首!这似乎矛盾,却并不奇怪,否定得愈彻底,获得的就愈多,因为在印度是“肯定世界和人生而以否定为标帜”的,其“宗教本是入世和出世并重的”,印度人的“神的实功能是生活和愿望的一个象征”。(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
  为了实现他们那“超乎人的能力之上”的感觉,便必定会创造出内蕴,远远溢出形式的艺术,乃至因此而发展了形式,扩张了形式,创造出新奇的形式,非如此则不能给印度的艺术精神和全民族的心灵、意念一个可以驻足的地方。
  这样,佛便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象征着创造和毁灭的大神湿婆便有着八种化身、五个头面、四只手、三只眼睛……。公元十一世纪的作品,一件以“舞王”面貌出现的湿婆铜雕在提鲁维加发现了,面对这件稀世杰作,谁能不感悟到印度艺术那独特的精神?它面目慈善却又足踏一人,二只手在创造着艺术和美,另二只手却执着法器令人畏惧,双目含笑,另一只眼却随时准备喷出烈火……它在创造也在毁灭。这神的舞蹈遂变成表示宇宙之创造、守护和破灭的过程,法国艺术史家勒内·格鲁塞评论道:“它包含有一种有些英雄气概的悲观主义——这位大神在尸体上跳舞,但也包含一种冷酷、不近人情的乐观主义——自这一切破坏中,产生并永存着可怕的欢乐、事物永恒更新的欢乐”。他认为:“在这里,艺术就是哲学概念的忠实体现者。造型上的节奏只不过是一种理想节奏的表现,那令人感到困惑的许多条手臂,都受着内在规律的支配,每一双都自成优美的典型,使得舞王在他可怕的欢乐中,遍体都因一种壮丽的和谐而激动。……这位神圣表演者的舞蹈的确是一种游戏——是生和死的游戏,破坏和创造的游戏,无尽而且无为。”(勒内·格鲁塞《印度的文明》)
  据说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在面对伟大的希腊艺术杰作——那些雕像时,觉得应该采取一种“高尚的站相”,因为希腊艺术的伟大和高贵“是在统一的、静穆的站相里”。这样他便“能够用庄严来观赏它”,从而体会到希腊艺术的精神,它的美,察觉到这个民族充满激情然而却是“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当我们欣赏这尊印度艺术的不朽作品时,无论我们是否也采取文克尔曼那种“高尚的站相”或别的其它什么姿态,却绝不会体味到、寻找得到与希腊艺术的合蕴相同的东西。它不“高贵”,也不“单纯”,甚至也不是正常的人体。在这里,“造型艺术的目标既不在于真实也不在于肉体的美,它是形式的抽象完美”。“印度的艺术总是与绝对(神)有关系,它力求暗示出形式以外的另一个世界。”(贡布里希《印度的美术》)人的感觉,他的全部意欲、愿望、幻想、玄思,全都在艺术中表现为“超乎人的能力之上”的独特的精神原则,总想以有限的特殊来体现无限的普遍。
  印度的文化传统,它的艺术的精神原则指导了、造就了它的艺术的独特风格和气度,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也创造了它独特的美。
其他文献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编者别具匠心,在这本诗集中没有标出哪些是舒婷所写、哪些是顾城所作。这样,就给这本诗集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检验自己欣赏辨别能力的机会。我觉得要想在舒婷和顾城的男女二重唱中,辨别出他们各自的声音来,就要善于把握他们的抒情个性的区别,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井和风筝的迥别。  舒婷曾写到: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
吴亮:  知道你的第一本集子《文学与选择》即将出版,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虽然是比你年长十多岁的朋友,但是,在精神探索的行程中,我却常常愿意抬起头来,看看你的表情。这倒并不是说你的学问已很深,而是因为你往往能比较活泼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我觉得你的脑袋真象一架飞转的磨盘。磨盘里的料不一定很多(不是吗,如果料加得过多过猛,磨盘反而阻塞,难以转动),但不停地飞呀,转呀,磨槽里满溢着新鲜的浆汁——当然,可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1950年生,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同年在苏联驻斯里兰卡使馆开始外交事业。曾在苏联外交部及苏联驻联合国使团工作。1990年至1992年任俄罗斯外交部国际组织局局长、国际组织和全球事务司司长,1992年任俄外交部副部长,1994年任俄常驻联合国代表,2004年起任外长。2015年被授予一等“祖国功勋”勋章。  春分节气刚过,桂林正是春意盎然时。俄罗斯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的美学讨论中,对克罗齐美学思想,许多同志持全盘否定或者不屑一顾的态度。我读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却觉得作为哲学—美学史大“圆圈”上的一个小“圆圈”,克罗齐美学自有其独到之处和存在价值,亦自有其内部矛盾和局限弱点。  克罗齐的最著名的美学观点是:艺术(审美)=直觉=表现。这一观点中最有价值的,依我看,就是它看到了带有直觉性的艺术、审美与“表现”的联系与统一。所谓“表现”——
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中,以史学名世而又对唐代文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应首推陈寅恪、岑仲勉二先生,其间岑仲勉先生以考据见长。他以大量精确而令人信服的资料为隋唐史及唐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开拓了新的天地。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而仲勉先生本人也受到同辈和后辈学者、研究工作者的敬重。陈寅恪先生对岑仲勉先生的学术成就也是非常推崇的,其晚年所著的《元白诗笺证稿》中就曾多次引用了仲勉先生的学术成果。我
2014年1月6日出版总第238期  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现在当年首期《环球人物》封面上,标题是《普京的强硬基因》。曾在强力部门工作的他,行事果断,个性强硬,深受“战斗民族”的爱戴。他也是当今国际政坛最受中国民众欢迎的政要。  15年来,普京多次出现在《环球人物》杂志和新媒体上,几乎成为我们的“票房保证”,每每创造高销量、高点击。他始终强势,始终有趣,始终个性十足,也始终对华友好。在创刊1
说人有感性的与理性的之分,并非出自笔者的杜撰。众所周知,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已区别了感觉与思维。后来,经验论的培根、霍布斯和洛克,唯理论的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尽管所执非一,但感性与理性的划分似乎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定论。康德更在两者之间加上了“知性”范畴,然而这于本文的主题似无关紧要,因为我要说的仅仅是:认识的人与实践的人是统一的,感性认识只能导致感性实践,这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须待理性
《史记》除了帝王、將相之外,也不乏巨贾、酷吏、游侠、刺客以至滑稽之类的角色。显然,这是因为他们是某一阶层的代表,在这些人物的荣辱兴衰中,往往辐射着时代和社会变幻的风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徐铸成同志的《杜月笙正传》和《哈同外传》是我国传记文学创作的一个新品种。这两本为反派人物立的传不仅能使读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形象的认识,它们的出版也使读者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传记文学作品中,将会看到更丰富
金梅的《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摊开在我的书桌上。北京少有的炎热天。热的空气和热的记忆使我边看边揩汗。终于读完了。我为作者多年努力的成果高兴,真心实意的。  我和金梅的初识,是三十年前。我们分别从江南考入了北京大学。他比我早一年毕业了,留校教书,他说因家在天津,他自愿调走。当时河北省会在天津,他去了河北省文联。此后,他随着河北省会的变异,到了保定,到了石家庄,一直在名称来回变换的一家省文艺杂志社当评论
我们是两个理工科研究生,我们和周围的部分同学都是《读书》的极为热心的读者,每一期《读书》我们都读,且读后必议。可以说我们太喜欢你们所编辑的这本《读书》杂志了,我们爱它是因为它对真的执着追求、它的刚正的性格、它能容纳“鲜花”、“野草”的气魄、它勇于播放各种声音的胆识……。虽然它的格调层次决定了《读书》在发行数量上难与时下各流行通俗刊物相匹敌,但它的价值是自有公论的。伍晓鹰、张维平的《对话》、黄裳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