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手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手段逐步发展和对教学艺术的探究逐渐深入,会有更多精彩的导入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多看多思多总结,就可让利用导入这个小环节散发精彩魔力,激起整堂课的光辉。
  【关键词】中学语文;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一堂语文课能否成功,导入作用非常关键。好的导入往往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间接性。一个好的导入犹如“转轴拨弦三两声”,在“未成曲调”之时,就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导入呢?
  一、悬念设疑导入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课堂开始时,若能提出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但需注意:(1)悬念设疑要适度,不能为了设疑而故弄玄虚,让学生无从下手(2)所设问题要能针对教材关键处,尤其直指目标重难点。比如,一位教师在上《祝福》时这样导入:“在一个叫鲁镇的地方,人们有在新年迎接福神的风俗。可是这一天夜里,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却突然在街头死了!这个女人是谁?她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寻蛛丝马迹。”这种设疑简洁短小,却能一下子让学生关注“这个女人”身上。
  二、事例故事导入
  有人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当下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学要走到学生中去,走进他们的生活,要有意识地将书本知识延伸引导至实际的社会生活。因此选择学生熟悉的关心的事例或者以故事导入教学,会让其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但需注意,在讲述事例或故事时,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要见机留些“空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有话可说。比如,一位老师在教授《纸船》前讲述了“狐狸精诱骗儿子去挖母亲的心”的故事,在讲到“儿子挖了母亲的心后在送去给狐狸精的路上摔倒了,听见有人说话”时,突然停了下来,让学生猜测“谁在说话”,大家纷纷猜测,在吊足了学生胃口后教师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让学生参与,有助于在其心中掀起波澜,为新课学习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情感共鸣导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教师能立足于学生自身,从他们的心理特征、感官视角出发,以生动有趣、温馨愉悦的谈话来引起他们回忆思考,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缓解甚至消除学习前的“畏难情绪”,还可以产生师生共鸣拉近彼此距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某教师在导入《社戏》时说:“听说当代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你们猜我听到这话时的感受是什么?(停顿)回想我的中学时代,原来大家是同仇敌忾啊!(生笑)尤其是周树人,好好的话不好好说,让人‘恨得牙痒痒’。(生再笑,师稍停顿)可后来啊,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非但不觉得他可恨,反而觉得很了不起,甚至还很‘可爱’!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走进文章中去看看。”教师找到了师生共鸣的话题,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四、素材导入法
  导入时播放音乐,观看影片、图画,也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生成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但需要注意:因为直观的画面声音虽能瞬间吸引注意,但也容易造成强烈感官刺激,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性。我认为采用这一手法时要及时明确目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去看,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
  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在播放影视片段前布置了这样的任务:“黛玉投奔到自己亲外祖母家时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有怎样的心态?大家在观看时注意镜头下的这些细节(板书‘细节’),然后比比看谁捕捉得多。”这样一来,学生在观看时会特别留意这些镜头,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开始了头脑热身。
  五、复习导入
  语文课堂教学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独立的课文,文中知识点是隐藏的、零散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紧密地串联起来,不仅为新知识铺路,而且还能降低学习坡度,有助于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经常我们会在导入时让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相关诗句、文章、某些概念等等。通过这种复习,不仅构建与新内容的联系,也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六、随机导入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的参与者是人,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整个过程都是活动的,因此就必然会发生一些随机事件。倘若能得当利用这一资源,即便是一些“麻烦”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有位老师在公开课上《兰亭集序》时,设备突然出了故障,刚打开不久的幻灯片一片漆黑,怎么弄也无济于事。当时正值六月天气,教室里十分闷热,底下的学生本来就燥热不安,加上这一突发事件,显然有点坐不住了。这位老师灵机一动,说:“天这么热,看样子电脑也和我们一样受不了啊!大家想不想凉快凉快?”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老师接着说“好,既然如此,我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咱们同学啊先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想象一下这样一副画面……”接着这位老师就用他优美典雅的语调舒缓地为同学们描述了一个天朗气清、暖风和畅、青山绿竹、茂林流水的画面。学生在这样的“催眠”中明显冷静下来。描述完,教师停顿了一会,问道“大家知道这个好地方是哪儿吗?”学生回答“兰亭”,接着教师再稍作延伸,成功导入新课,化解了之前的尴尬。
  七、直接导入法
  大力提倡新课改的当下,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课堂就是要活跃热闹”。直接导入法因其简单直接、冷静理性的风格被一些教师冷落甚至排斥。事实上,在各种奇趣另类的方法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今天,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有时反而会让人产生干净利落、自信冷静的感觉,避免“枝节横生”。
  以上这些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着使用。随着教学手段逐步发展和对教学艺术的探究逐渐深入,会有更多精彩的导入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多看多思多总结,就可让利用导入这个小环节散发精彩魔力,激起整堂课的光辉。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要求移位、教学内容混乱的现象。文章界定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及教学策略”核心概念,明确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原则,确定了高中小说教学策略选择。  【关键词】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恢复使用全国卷。全国新课标语文卷选考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连续多年只考察小说文本阅读。  在
【摘要】综观小学中年级的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年级的习作内容应以观察习作为主。那么要写好观察习作,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必须“重在激发学生观察的驱动力量”。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激发中年级学生观察驱动力的招数。  【关键词】小学语文;观察驱动力;招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第一招——“仿”  现今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的是“从仿到创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作为小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小学生具有文明和谐与人交流的素养。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关键词】口语交际;兴趣;培养;训练;评价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课堂,情景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初中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等,其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对文章(古诗、词、文言文、各类现代文)的鉴赏及自身创作两大方面。本文主要以古诗鉴赏、文言文鉴赏和写作为例,探讨情景教育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要】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指出:要求建立体现以素质教育为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核心、科学客观多元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对教育评价改革的一项重大
本文选取宁夏生态移民区兴泾镇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兴泾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由于社会发展,居民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
【摘要】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初中语文有效互动的策略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来看,课堂上一直是以老师为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采用腹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要提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力还处于一个不均衡状态,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从源头入手。抓好家庭教育和课堂的差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The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