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情趣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情的启迪。语文教学要做到与美育的结合,应着眼以吟诵去渗透;以研读去领悟;以巧读去体验的手段使学生身受感染,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通过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判断等审美活动来使人身心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追求完善的完美人格。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还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教学,还应该是美的熏陶,情的启悟,更是学生人格品质完善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语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以吟诵去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诗歌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散文那清秀、隽永的语言以及各类文章的文法、结构,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人们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吟诵的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还要求学生把自己定位在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角度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吟读。课堂上,我们声情并茂地读着《荷塘月色》,在那舒缓疾徐的节奏中,我们品味着朱自清先生笔下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课堂上,我们沉痛而悲愤地读着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我们倍增“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课堂上,我们精神饱满地读着《沁园春·长沙》,在激情迸射的朗诵声中,我们仿佛就是站在橘子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傲视天下群雄……。读着、读着,一幅幅意蕴深厚的水墨画、一幅幅色彩浓烈的油画便会悄悄地浮掠过我们的眼际;读着、读着,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走进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读着、读着,点点滴滴的真情智慧、人生哲理便如涓涓细流般滋润着我们曾经干涸了的心田。一位教师说过:“朗诵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美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正是在这个反复的吟诵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操、意志、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审美教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了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研读去领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主要通过“研读”的方式得以实现。所谓研读,即对文学作品进行品味、鉴赏,在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具体任务后,即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态来研究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研究作品独特的美。语文教学应强调文学的功能,因为,文学作品关注着人的感情与生命状态,能激发人的灵思,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文学的感悟。在文学作品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掌握语言艺术,进而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故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审美情趣,才能培养起高品质、高层次的语感,也才能培养起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曾尝试这么上《故都的秋》:先让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老北京的资料,并配以绵长迂回、韵味醇厚的京韵大鼓曲调,在课前用多媒体展示,学生顿时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在大家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就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读”。先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接着各小组抛出自己找到的问题,全班同学一起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互相争论,互相评议,在争论中咀嚼着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品味着他清新淡远的语言魅力,在评议中思考、体验老北京秋天的画面美和音乐美,感受作者忧思孤独、落寞感伤的情怀。正是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文章独特的美育意义得以实现。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以巧读去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巧读”的方法得以实现。“巧读”,即灵活巧妙地朗读课文,可以别出心裁剪辑材料重新组合,也可以不落俗套,变换不同的视角来朗读课文。在富有新意、富有创意的读书过程中体悟作品的审美角度,培养审美情趣。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古文单元里,我采用男女混声多重朗读的方式来诠释《滕王阁序》独特的美。
  对于课文要求背诵的二、三段我是这么设计朗读的:
  一女生领读:“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众女生齐读:“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男女生放声齐读:“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一男生领读:“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嘱。”
  众男生齐读:“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岫。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男女生放声齐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鱼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样的朗读,巧妙地将课文剪辑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朗读材料,并且通过混声多重朗诵这种灵活的艺术表现形式,绽放了作品的主题。品读着这篇优美的骈赋,我们领略着它平仄相对、错落有致的音乐美,欣赏着它色彩明丽、摇曳多姿的绘画美,感受着它纵横出没、气象开阔的意境美……如此一个“巧读”的学习过程,不正是美育渗透的一个极佳途径吗?
其他文献
據全球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官网2019年5月29日消息,在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支持下,全球阅读联盟(Global Reading Network)发布了《面向小学读写和算术综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Towar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imary Grade Literacy and Numeracy Programs)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2019年3月14日消息,OECD于当日发布了《南非社区教育和培训》(Commun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outh Africa)报告。报告指出,虽然南非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正在提高,但其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那些低技能的成年人。他们在结束初等教育后没有获得更高的学位,且参加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因此,需要為他们提供更好的二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官网2020年2月19日消息,鉴于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在日本感染扩大的现状,日本文部科学省面向各自治体及相关教育机构,分别于2020年2月19日和20日,發布了针对高中及大学入学考试的应对措施。  据通知,文部科学省要求各教育委员会、国立和公立大学法人及地方公共团体,联合学校保健担当局、保健卫生局,共同收集有关COVID-19的最新信息,设立信息提供与咨询机制,向学校、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2020年4月9日消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OECD认为,疫情期间AI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利用各种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与学习。  AI應用于教育中的最大优势是帮助实现 “学习的个性化”。在“个性化”的教育系统里,学生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取
【摘要】透过“生活语文题”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的现象,我们反思并认识到: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接轨学生的现实世界,让考生真正成为教和学的“路标”,让学生真正成为考试的“主人”。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多维立体的考试反馈机制,促进教学的正迁移。  【关键词】生活语文题;考试评价;生活性原则    一、案例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已渐渐深入
据英国萨顿信托基金会(Sutton Trust)网站2018年1月9日消息,该基金会通过分析英国现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新内阁成员的教育背景发现,这届内阁中有私立教育背景的人数比例略高于上届内阁。  分析显示,新内阁中有34%的人有私立教育的背景,这一数据略高于特蕾莎·梅2016年的第一届内阁(30%);新内阁中有24%的人就读过选拔性的公立学校,这一数据明显高于戴维·卡梅伦(
【摘要】要欣赏诗词,先要从格律美的角度去赏析。诗歌中的每一字句都能体现作者遣词用字的精妙运筹,因此读诗要咬文嚼字。好诗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精练又含蓄,要通过联想比较来帮助眼前意象的理解。  【关键词】四声平仄;咬文嚼字;联想比较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汉文字的最高级形式,它们的一切特点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文的特点特色。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吟诵涵泳
据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Cedefop)官网2019年12月16日消息,職业教育与培训(VET)和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调研证实,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越高,毕业生薪资越高。  自2015年以来,爱沙尼亚教育和研究部一直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控。年度报告从受教育水平、专业、性别和其他
摘 要:在苏联历史上,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斯克里亚宾是为数不多的先后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六次列宁勋章和两次斯大林奖章的科学家。作为国际蠕虫学的创始人,斯克里亚宾在蠕虫病的形态学、生物学、系统学、生态学、动物流行病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共发现并描述了200多种新型蠕虫,为120种寄生虫提供了理论依据,引入了补充和储存寄主(寄生虫所在机体)、中转寄生、共寄生现象、生物源性蠕虫病、
据法国《世界报》(Le Monde)网站2018年11月19日消息,法国政府希望增加外国学生的注册费,并吸引更多来自非州以外的新兴国家的学生。  当前,法国拥有超过32.4万名国际学生,是世界第四大国际学生接收国,但其面临在人才竞争中失去优质生源的风险。法国大使馆官方数据显示,法国每年为国际学生耗资30亿欧元,国际学生为法国创造了45亿欧元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促进更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法国作为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