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教”的方式促进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山区敏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ly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少数民族山区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论述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山区小学的重要意义,提出转变美术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少数民族特色开展美术教育、根据山区小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等促进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山区的“支教”方式。
  【关键词】美术教育实践课 少数民族地区 支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08-02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少数民族山区的许多学校,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与限制,美术课程难以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促进美术教育实践课程进山区,各高校美术学院及师范院校纷纷开启实习生或毕业生“支教”模式。
  一、少数民族山区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一)缺乏对美术课程的重视
  目前,少数民族山区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比较明显,学生往往把“走出山区,走进城市”作为人生理想。相比之下,山区的学校、家庭、学生也更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而对不需要考试的美术课程,学校、教师、家长均缺乏重视,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行为。
  (二)缺少专业美术教师
  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教师充当着关键的角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的质量。目前,少数民族山区学校的专业美术教师比较缺乏,一方面因为山区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等都比较差,许多高校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宁可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山区支教;另一方面,当地原有教师外出接受美术专业培训的机会极少,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缺乏美术教育的物质条件
  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学校美术教学的物质条件很差,美术教学工具、设备不足,有的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都买不到,此现状明显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
  (四)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因受教师水平、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山区学校教学方式相对比较落后、单一,教师通常注重讲授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缺乏美术实践活动,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二、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少数民族山区小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素质全方位提升
  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在山区小学开展美术实践课程,学生即使缺乏基础或者基础不深,他们都能较快、较易进入课程。相关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美术课程并且认为美术课程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对于学生而言,美术是一门相对有趣、轻松的课程。在这样的学科特性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他们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容易获得提升。
  (二)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在少数民族山区小学开启“支教”模式,主要通过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或师范院校毕业生实习支教的途径落实。现代大学生接受了正规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掌握着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他们进入山区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实践课程,可以为山区学校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山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山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现有师资力量比较弱,大学生到山区支教,为山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力量,通过与山区教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山区教师水平与素养不断提升。此外,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山区,也为“支教”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说,美术教育实践课进山区能够实现“支教”教师和获“支教”学校的双赢。
  (三)有助于学校开发美术新课程
  由于山区学校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师很难自主开发有特色的美术课程,美术教学长时间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而美术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等特征,以美术教材为依据,深度挖掘周围环境的资源及本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新课程。通过在少数民族山区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引领当地教师将目光投向本土的美术资源,能够更好地将当地的特色和资源融合到美术教学当中,助力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有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实践课走进山区,有助于将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美术知识,还能增加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了解,这一过程,实际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
  三、在少数民族山区小学开展美术“支教”的策略
  (一)转变美术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一切改革与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支教”教师力量的补充,少数民族山区学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美术教育在学科中的地位,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生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等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学校要改善美术教学设施。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不应该只停留在修建教学楼的层面,还应该完善配套的教学设施,例如购置必要的美术教学设备、绘画工具,为“支教”教师创造成熟的美术教学条件,让师生有条件、有空间进行美术教学、美术创作。另一方面,学校重视美术课程和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不随意取消美术课程安排,不随便占用美术教学时间;支持“支教”教师的理念与做法,多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参加美术比赛等。
  (二)加強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支教教师进入山区学校支教前,需要接受一定时期的岗前培训,主要针对儿童美术教学和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帮助支教教师快速提升美术教学能力。在做好支教教师教育能力培训的同时,将支教地区的具体情况向支教教师做好介绍,使支教教师能够事先了解和熟悉当地情况,便于支教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加强当地教师和支教教师的经验交流和沟通。支教教师大部分是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双方教师加强合作、交流,可以引领当地教师美术专业知识增长和美术素养提高,逐渐打造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最后,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积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支教”只能暂时的解决山区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从长远看,当地政府和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来挽留优秀人才,或者以优越的条件来吸引更多的人才。例如通过增加美术教师编制、提高美术教师待遇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来山区任教。另外,设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师的培训计划,增加教师上升的渠道和平台。
  (三)结合少数民族特色开展美术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风俗资源都比较丰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赏析还是临摹都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支教教师进入山区学校,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并选取适合山区学生进行美术实践的活动材料,才能开展有特色的、有深度美术教学活动。例如百色市上林县西燕镇岜独小学有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支教教师挖掘、搜集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手工艺品、神话故事等资源,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最后要求学生进行临摹或自主创作,通过这样的美术实践,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绘画技法,还有民族文化自信。
  加强家校合作也是开展民族特色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支教教师刚到山区,对当地的学生情况并不了解,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利用家长对家乡的熟知度,帮助教师就地取材,可为美术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在防城港市上思县那琴乡龙楼小学的工艺品鉴赏活动中,支教教师让学生家长收集家中现有的民族工艺品,如土陶、乐器、服饰、发饰、竹编布艺等,拿到学校供学生鉴赏,并由家长或学生来讲解这些工艺品的特点或制作过程等。通过此类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对家乡的美术文化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绘画或制作灵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四)根据山区小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很多山区小学生缺乏美术基础,这要求支教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时给予重视,也要求支教教师能够根据这样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村小学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材料下手,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物质进行美术创作。如山区学生日常经常玩泥巴、面团、植物花朵、黄豆等,教师便利用这些材料,指导学生制作出漂亮的泥塑、面塑、黄豆贴画等作品,这样的美术教育实践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优势,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山区学校的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闭塞、落后的状态,教学方式相对也比较陈旧,这已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支教教师的课堂中,应该着力改变此局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注重课堂导入。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美术实践课获得成功的关键,通过有趣、生动、简洁、有力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其次,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再次,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虽然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山区的学生很少接触美术馆之类的艺术场所,但是山区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资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将讲授法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引导和启发。例如在崇左市宁明县双棒希望小学的纹样装饰课程中,教师将《美丽的青铜器》《阿姐的衣服真漂亮》《泥板上的画》《热闹的民族节日》等课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明花山紧密联系起来,让花山壁画成为当地学生的天然美术馆。教师根据花山上的图示纹样,解析符号元素,指导学生参照花山壁画的图样创作出有个人特点的、美观的装饰图案,并运用到服饰装饰、器物装饰以及其他装饰上,最终使教学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美术教育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审美、思维、创作等能力的全方位提升,符合当前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少数民族山區学校,通过高校毕业生、实习生的“支教”,能够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美术课程,最终促进山区美术教育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山区学生提升美术综合素质。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3“Is this your pencil?”为例,通过两个教学片段论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图促思,唤醒在场感;疏通文本逻辑,突显文本价值;注重主线引领,聚焦信息整合”等教学策略。  【关键字】阅读教学 文本逻辑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14-02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数轴的教学为例论述概念教学的策略,认为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结构重组中深入理解概念;深入探究习得概念内涵,在构建体系中深化感知;紧扣教学版块,巧妙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激活已有经验 深入探究 渗透思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34-02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实践,提出通过基于儿童立场,设计开展适切的实践体验活动;基于教育目标,实施规则意识强化训练;基于大德育观念,让学生心灵浸润在法治教育的光晕中等教学建议,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小学生规则意识成长的“阳光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规则意识 儿童立场 大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探寻绘本内容与幼儿兴趣的契合点开展微课程,提出以班级为基点,通过整合绘本资源,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引导幼儿在探究中丰富感知、积累经验,获得绘本阅读经验的提升和观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字】微课程 中班 绘本 秋叶飘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59-02  “绘本微课程”就是以绘本为载体,通过捕捉绘本内容与幼儿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对随意暴露性器官的孩子进行学校、家庭、教师三结合的心理辅导教育的方法:了解事件发生的详情,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案,通过家校合作、给予关爱等方法有效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 性教育 性器官 裸露 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42-02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教材培养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方法,提出语言仿写,丰富写话技巧;素材拓写,扩充材料资源;思路创新,激发写话灵感的教学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写话能力 低年级 教材功能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54-02  对于低段写话教学来说,教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去年的树》中年段童话教学为例,论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流程的设计,应紧扣对话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悟情共鸣。  【关键词】对话 《去年的树》 童话教学 中年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74-02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紧扣“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一表达主题,选编了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在记叙性散文教学中,教师要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圆心,引领学生通过梳理文章线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品析重点细节、阅读补充资料等途径,品出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特殊情感。  【关键词】记叙性散文 情感 《背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98-02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依托、表现
期刊
【摘要】本文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进行分析,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扎根于学生的活动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事例和活动中深入学习,在集体智慧碰撞中实现学习的飞跃,使得学习充盈着生活情趣。  【关键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片段 知识经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的问题,提出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三测”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检测的教学建议,以了解学生对关键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实现“以学定教”。  【关键词】三测 以学定教 《鲸》 前测 中测 后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92-02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