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学,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文尝试从多方面对多媒体课件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作一个初步的探讨。多媒体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和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探究 认知 能力 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教与学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悖逆。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1.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内容,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良好的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是在和计算机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计算机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教学信息。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加速认知进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生活中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象,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从笼统模糊的印象向确切清晰的感知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学生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去粗到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就能增大可见度,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 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有效增加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大友主编.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旭东主编.FlashMx2004动画制作实战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孙印杰,李春晖,封新亚等编著.新世纪多媒CAI课件制作培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探究 认知 能力 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教与学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悖逆。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1.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内容,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良好的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是在和计算机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计算机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教学信息。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加速认知进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生活中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象,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从笼统模糊的印象向确切清晰的感知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学生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去粗到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就能增大可见度,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 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有效增加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大友主编.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旭东主编.FlashMx2004动画制作实战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孙印杰,李春晖,封新亚等编著.新世纪多媒CAI课件制作培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