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之道,在于求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束后仅10余天的时间,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就被质疑为合成照,最终被取消了参赛和金奖获奖资格。其原因是,该获奖结果公布后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获奖者用电脑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剪贴,并在网上登出了当时《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日报》和作者在《深圳商报》上发表的照片,以及与获奖照片所作的比较。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同行热议。“华赛”组委会在核实情况之后,根据本届“华赛”比赛规程第二项“参赛作品要求”中第11条的规定:“比赛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用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的照片”,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不符合本届“华赛”的参赛条件,为维护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严肃性和公平竞争原则,决定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和金奖荣誉。
  新闻之道,在于求真。新闻摄影是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用摄影结合文字的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纪实,传递新闻信息。新闻摄影以摄影的纪实特长来报道新闻,在事件发生现场拍摄,具有真实的现场环境气氛,具有形象直观的可视性和现场纪实的可信性,其第一生命要素就是真实性。新闻摄影照片表现的对象客观真实,新闻真实才可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优秀的新闻照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起到文字新闻不能替代的作用。著名的新闻照片《共和国战士之死》,令人过目不忘。战场上的士兵,在被子弹击中一刹那的壮烈神情被照相机凝固下来。对读者而言,这一传神的瞬间胜过千言万语,比任何文字都具有感染力。
  捍卫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图片新闻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自觉的意识、严格的操守,还应当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内涵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首先,新闻摄影要求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是正在发生和发展中的真人真事。
  与文字新闻报道一样,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及引用材料等,都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准确无误,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凭空臆造。在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社会浮夸风的泛滥,“虚镜头”成为新闻摄影的一种普遍现象。如1958年9月《人民画报》刊登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湖北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956斤的高产记录。看,稻子长得多么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似的。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造假照片利用摄影的纪实性,造成眼见为实的假象,放出一个个的“卫星”,这些虚假的照片,已成为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今天这种现象仍未杜绝,仍有类似的虚假新闻照片出现。2005年,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特大洪灾出了一张著名照片:洪水退后教室斑驳龟裂的白墙上,有四只乌黑、细长的手印并列排开。该照片的图片说明是:遇难小学生求生时在墙上留下的最后手印。然而在这张照片被广泛采用的第3天,《新文化报》刊登了题为《独家报料:洪灾黑手印不是孩子留下的》独家报道,质疑各大媒体所发遇难小学生最后手印照片的真实性。
  其次,新闻摄影要坚持现场拍摄。
  新闻摄影的拍摄是通过相机和感光材料对新闻事实现场的形象记录,它受到拍摄现场的光线、拍摄的事件、人物、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的限制。不能为了某种目的而改变拍摄场地、人物,变换新闻事件发生的空间。即使新闻事件发生时摄影记者不在现场,事后也不能补拍,补拍的照片同样不具有真实性。如1982年某报报道的,四川省荣昌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彭正鲜,在被洪水冲倒的房屋中抢救出多名遇险群众的照片——《彭正鲜奋勇抢救遇险群众》,就是补拍的。当时作者得到这个消息后赶到荣昌县时洪水已退,他便从县敬老院里找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由彭正鲜背上,以敬老院被淹塌的房子为背景拍了照片。新闻摄影仅有事实是不够的,还必须用真实的形象告诉人们所发生的事,摄影记者必须绝对尊重眼前所发生事实的自身发展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忠实的记录,而不能以任何方式去打断或加以干涉,改变事实的发展进程,任何补拍、摆拍都是有违事实真相的。
  新闻摄影界一度出现的“摆中有抓”、“抓中有摆”、“导演、制造富有视觉效果的场面”等采访拍摄手段,至今仍被一些人视为法宝。如2005年,《一个新记者的困惑》讲述了为采访中国公民在阿富汗被袭死亡后其家属的反应,一群记者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残酷地“挖”新闻的场面。记者到死者的家中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呼天抢地的情景,而是大门紧闭。原来家里有88岁的老人,身体特别不好,家人根本就不敢让她知道。遗憾的是:记者们的眼睛都发亮了,“88岁的老人?好素材!她的大哭可就有震撼力了!”记者们议论纷纷,村主任也来劲了,摆出非要把这门敲开不可的架势。而那些上级领导们站在院子里,各自寻找好角度,拉住一个村民就“嘘寒问暖”,任由摄影、摄像机拍摄。
  很快地,那位88岁的老人明白了一切,也很“配合”地释放了失去爱子的悲痛。
  很快地,所有记者冲了进去,抓拍那张老泪纵横的脸。包括我在内。
  很快地,屋子里成了“农贸市场”,人声鼎沸。
  很快地,闪光灯闪动之下,记者们清楚地看到了屋里那一双双含着热泪愤怒地看着这一切的眼睛。
  很快地,所有的记者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照片或录像,离开了。
  很快地,领导们在呼天抢地的哭声中完成了自己的“亲切慰问”。
  很快地,小院子空了,只剩下满地被踏得横七竖八的小麦。
  院子里,男人们蹲在地上;房间里,女人们围在老人身边。他们个个泪流满面。
  在媒体扩容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在采访中,“摆中有抓”、“抓中有摆”地挖新闻的现象仍然存在。新闻照片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文献,成为现场的见证和科学研究的依据,正因为它是事实真实的记录。新闻摄影必须坚持现场拍摄有实体的、具体的形象事实,既不能追溯过去,也不能恣意改变形象。
  第三,新闻摄影瞬间性的真实。
  瞬间记录是摄影记录事物形象的特点,利用感光器材将流动的时间和立体空间转化为静态的、平面的图片,具有可视性和可信性,然而在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新闻摄影瞬间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也有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的事例,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能完成,并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也差,容易发现加工的痕迹。而当今的 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使用类似photoshop的软件,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而且天衣无缝。2003年,《洛杉矶时报》的一位资深摄影记者布莱思·沃斯基发自伊拉克前线的照片:一名伊拉克男子怀抱着孩子从人群中试图前行,被一名持枪的英军士兵抬起手来制止住。这张照片构图严谨,现场感强,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普遍认为具有角逐普利策最佳新闻图片大奖的实力。然而第二天,《洛杉矶时报》就刊登声明,称这幅照片是用电脑合成的,并解雇了这位从事新闻摄影25年的资深记者。
  利用电脑技术可以快速地制作各种类型的假新闻照片,拼接、修改、合成等,易如反掌,顷刻即成。一些人为了某种利益,肆意扭曲新闻形象,使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大打折扣。2005年,《今日美国》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张美国国务卿赖斯的照片,编辑对赖斯的脸部进行了亮化,使她的眼睛出现了异化,双目透着寒光,受到了公众的批评。批评者称图片是编辑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他们还找到了原始图片。《今日美国》很快就更换了图片,并在说明中称:“编辑对原图进行了改动,这不符合《今日美国》的编辑标准,我们已更换了这一配图。网上发布的图片经常要进行编辑,调整图片的亮度和清晰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编辑对这张照片在加大清晰度后对赖斯脸部进行了亮化,使其眼睛透着寒光。此做法歪曲了原图,也不符合我们的编辑标准。”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数字时代变得十分脆弱,以往新闻照片的“眼见为实”、“以图为证”的权威性和见证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果放任这种电脑技术的滥用,将会使新闻摄影失去存在的意义。
  总之,面对媒体的竞争和数字化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冲击,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品格和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遵循新闻摄影规律,以完全真实的图像去反映新闻事实,不能主观地对图像进行修改加工,甚至制造新闻图像。
  注 释:
  ①宋晓刚:《虚镜头——探寻历史瞬间的真实性》。
  ②李宁源:《一个新记者的困惑》。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新闻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17日,中央各大媒体在中宣部统一部署下,对林州市原康镇柏尖沟村原党支部书记许东仓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新华社报道的标题是《心碑》,《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是《太行村魂》,《经济日报》报道的标题是《他的名字闪耀在太行山上》,《光明日报》报道的标题是《山村好支书许东仓》……全国近20家新闻单位集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报道一个山村的普通党支部书记许东仓,使这一典型先进人物形象迅速传遍
期刊
和以往相比,中央电视台2006年的“两会”报道亮点更多,突出表现在栏目设置和节目内容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尊重观众收视规律;运用品牌战略,扩大栏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电视网络互动,实现媒体联动效应;提案、议案和新闻实例结合,增加报道深度,避免报道平面化。    以人为本,尊重观众收视规律    有研究认为,普通观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约只能保证12分钟,超过这个限度,观众就会感到厌倦、疲惫,难以集中精神,传
期刊
当历史成为一种记忆,当记忆被淡忘,历史文献片的作用就是,打开尘封在时间隧道深处的记忆,让历史从中走出来,生动鲜活地上演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展现给今天的观众,从而能给观众一个或者多个审视历史的角度,进而让观众形象地了解历史、获得感知。  历史文献片,当然首先要重“史”,但是,在厚重广阔辽远的历史中,“人”是最基本的因素,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史之“魂”。而如何去把握这史之“魂”,如何使史
期刊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教育专业报,近年来,《教育时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教育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蝉联全省十佳报纸,连年被评为省一级报纸,报纸发行量两年翻两番,在服务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河南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首《教育时报》创新改革的实践,引发了我对教育专业报宣传与发行工作的几点思考。
期刊
记者:当前,都市报的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一家报纸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进而做大做强,都会锐意创新,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打造报纸品牌。《江南都市报》经过数年的不断创新,现在已经成为江西省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南昌招招领先。请问,《江南都市报》迅猛发展的“招数”是什么?  王晖:南昌市只有190万人口,但南昌的都市类报纸就有6家。在这些平面媒体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迅速传播,
期刊
2005年的夏天,被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电视“选秀”活动搅动得沸沸扬扬,来自央视的“梦想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星空卫视的“舞动中原”,还有各式各样的模特大赛、DV大赛、少儿大赛等,为郑州原本燥热的夏天又增添了另一种热度。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在这场“秀”中,独树一帜,以其原创、新颖、平和、参与性强等特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电视活动中脱颖而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电
期刊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为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它以时代前沿的思考,重量级的嘉宾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构成其独特魅力,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结果显示:《对话》栏目已经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栏目之一。  《对话》的节目定位是关注经济生活的经济界精英人士。在媒体都追逐于平民化的时候,《对话》独树一帜,将节目的主要
期刊
2006年,东口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对温县东口村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到如今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东口村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由蛹到蝶的巨变。而这场巨变的领头人——东口村党支部书记马海棠,则因一以贯之的雷厉风行敢闯敢干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近年来,她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累累硕果:2004年被授予焦作市建设希望学校特别贡献奖,2006年被评为焦作市巾帼科技致富带
期刊
2006年7月以来,襄城县阳光社会福利院院长牛志远成了河南省的又一个名牌,他的名字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央视《新闻会客厅》央视《共同关注》新浪网新华网搜狐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上海卫视等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引起他们关注的线索都来源于《河南日报·农村版》2006年6月28日一版的两篇报道,一篇是消息《襄城县阳光福利院17个孤儿考上大学》,一
期刊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生活类时尚专刊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指导我们提升生活质量,而且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所以探讨如何办好生活类时尚专刊显得非常迫切。  关于生活类时尚专刊,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根据其不同的性质,生活类时尚专刊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针对消费群体的有自己的刊号的自负盈亏的综合类时尚刊物,如《时尚芭莎》《瑞丽》《男人装》等。另一类则是栖身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