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引领下的教育创新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公布了“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上海市毓秀学校落实“意见”要求,建设管理网络,聚焦顶层设计,开展课程评价,开启了课改引领下的教育创新。
  查找短板,规划改革路径
  毓秀人通过分析,总结出学校改革面临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学校推出了推门课、月月评、教育教学常规调研、家校合作制度等,投石问路明确了改革方向。
  通过调研,学校梳理了改革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是对改革的理念认识不够。尽管学校组织了相关文件的学习,教师参加了各类专项培训,但教师的行为与理念距离文件要求有落差,对于文件的理解认识浮于表面。
  二是评价目标不明确。文件明确提出:老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要一致。而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三是评价内容要求不具体,教师缺乏设定多样评价内容、确定具体要求标准的能力。而科学设计评价的内容,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明确、具体、多元地评价学生。
  四是评价方法策略不科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常凭经验,没能科学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分项评价,评语笼统,等级制评价与评语结合的效果不佳。
  完善制度,学校各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通过推门课,深入课堂,借助“观课量表”探寻“评价融入教学”的问题。通过调研,学校发现教师虽能将评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但是评价目标不清晰,评价要求和标准不明确,评价的内容方法单一。
  根据设计好的问题,开展月月评。学校通过口头访谈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全员网络问卷进行评教,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学生的反馈是:老师课堂的评价语乏味单调,对作业测试等的评语过少。
  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广泛征求家長意见,倾听家长声音,了解学生家长对于评价的建议和想法。家长们的反馈是:希望老师的评价方法更多样,形式更丰富,评语更有针对性。
  梳理反思,评价改革起步
  评价,一直都是毓秀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结合上海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新要求,在梳理、分析、反思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完善制度、转变观念,开始了评价创新的改革之旅。
  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学校于2014年推出了低年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方案,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又于2016年推出了中高年段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案。
  近两年,毓秀学校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紧扣评价开展专题调研,突出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成效显著。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备课中增加评价目标新要素,体现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备课中要明确评价方法,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和科学性,在备课中体现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关注评价内容。根据学校制定的“推门课”制度,校行政领导和名优教师在听课监管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教师对评价的实施情况,并提高了教师关注评价的考核分值。
  在作业环节,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立足单元教学,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立足单元总作业再细化到各个课时,体现课时作业与单元教学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体现减负增效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把控作业的质和量,精心设计作业要求,要有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环节的设计,练习和测试卷的难易度要科学合理。学校领导深入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实地查看学生作业本、练习册和测试卷等。同时,学校对辅导、评价环节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分步实施,改革整体推进
  在调研反思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但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全能人才,只有通过合作互助,在合作与互助中凝聚智慧、共享经验、取长补短,才能携手合力攻克难关。
  根据改革方案,学校在语、数、英等三门主要学科先行先试评价改革,并制订了三门主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实施。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各组依据方案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作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教导处各分管领导深入教研组、备课组,议难题、定主题、攻专题,团队齐探索、找方法、寻突破。
  学校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学校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评价改革的推进,为老师们的合作互助和资源共享提供帮助。
  学校每学期开展毓秀学校中小学段“课改课”活动,全校老师共同观摩体现课改新理念的展示课,跨学科、跨学段听研讨课。两年来,学校小学段的“课改课”充分展示了“教学与评价有效融合”的理念,精彩的展示课深受师生好评。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推进评价改革工作的主题教学节活动,小学段重点聚焦“基于课标的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名优示范课程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展示,各学科通过观课、评课、研讨,教师们互学互助,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每到学期末,学校都会策划并举办小学段“乐游成长园,争当毓秀星”学科素养综合评价活动。小学段所有年级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代表参加游园活动评价,中高年级除考试学科语文数学外,所有学科参与游园活动评价,学生通过闯关摘星,争当“毓秀之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毓秀学校作为毓秀区域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片长”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召集片内各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共同策划设计各类活动。在共同体兄弟学校的携手努力下,毓秀教师在各类活动中积极进行教学和评价改革,提升了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多方携手,改革成效显现
  家校携手,是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毓秀学校地处大型居民聚集区,近年来学校名声鹊起,学区内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日益提高,并非常支持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对此,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培训讲座、家长论坛、亲子游园、作业评价等活动,引领和指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师对改革的认同。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评价改革的相关文件,并组织了多场专题研修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依据课程标准,厘清教学与评价的目标,设计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历经三年的实践探索,毓秀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探索中不断前行,取得初步成果。如今,学校低年段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校本化实施已初见成效,中高年段的评价工作也开始了实践探索。
  每到学期末,按学校教导处要求,各位老师要撰写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心得体会与案例论文,并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交流,最后由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例进行奖励,择优选登在学校的《毓秀行知》《毓秀教师》报上。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赢得了机遇,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毓秀人在改革的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前行。当然,改革路上依然面临着险阻与困难,毓秀教师们在努力克服险阻,积极创新改革。
  毓秀学校的领导坦言:积极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继续深入改革的实践研究,及时进行总结提炼,不断进行反思完善,把想法变成做法,把要求变成追求,把行为变成作为,搞好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改革。
  (作者系上海市毓秀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姜乃强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敲下这行文字时,距离去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布,过去了150多天。16万民办幼儿园,直面转型发展的新课题。  这份学前教育的“深改意见”中,再度强调了“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兒占比)达到80%”。这样的时间节点和数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不同的是,这是
期刊
有些花儿,虽花期不同,终绚丽绽放;  有些孩子,虽心智不同,终健康成长;  有些老师,因静待花开,而辛勤耕耘;  有些教育,因期待成长,而选择守望。  成长,如花开的声音,安然待之,静等蓓蕾缓缓绽放。  让每一个独特不凡的个体,肆意绽放在自己的芳华里。  ——题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擦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
期刊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让优秀的传统道德理念深入现代学子的身心,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课题。山东省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将德育课程命名为“出彩中国娃”,旨在培养出“根植祖国,各美其美”的中国好少年。“出彩”在于张扬学生个性,给每一个学生创设适合发展的领域,“中国娃”则旨在培养中国气质风貌的学子。  “出彩中国娃”德育课程,是在学校
期刊
广大农村是希望的田野,农村教师是希望的田野上的耕耘者。对一个小村来说,学校犹如一座精神殿堂,有学校在,村庄就有了灵气;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所好学校,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而一所好学校,要有一位治校有方的好校长。万磊就是一位立志扎根农村教育的好校长。  冰心一片系于农村教育  万磊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在农村读了小学、中学,中师毕业后又回到了农村小学任教。他先后担任过教导处主任、副校长、
期刊
科创教育作为一种融合信息技术,以“在创意、创新、创造中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教授事实性知识的小学教学现状,江西省铅山县实验小学将STEM课程培育模式和创客理念引入教育体系中,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动手技术与跨界创造力素养的综合课程。  为了保障科创教育的正常开展,
期刊
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强化家庭教育,并对目标任务提出要求,指出要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要点”还提出了工作措施: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  从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
期刊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学前阶段开展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学习中必须经过体验、内化,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才能真正形成。因此结合园所发展需要,结合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特点,构建社会领域体验式园本课程成为一种必然,也是实现园所、教师
期刊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幼儿园经历了从开展园本教研制度研究到园本课程研究,再到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探索历程。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收获,也存在一些误区。不难发现,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着片面理解特色、盲目追求特色和突出个人意志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幼儿过早地被特色限制,被专项定格,全面发展受到威胁。  幼儿园的“特色”是科学打造的吗?特色办园就等于特长办园?特色办园热背后又应有怎样的冷思考?针对特色办园
期刊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随着“国学热”升温,一些培训机构瞄准了部分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牟利。对此,“国学热”理应冷思考:究竟什么是国学?好的国学教育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国学塑造人?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文史学者刘梦溪。  国
期刊
前不久,我在一所中学参加活动时,在校园展示栏上看到了一篇获校内作文比赛一等奖的文章。我细细一读,全文满是“长风流淌”“抖落暖意”“往昔时光”“生命悲凄”“舟散月明”“念念红尘”……  我虽然不算饱读诗书,也不是名家大师,但也算是个勤于读书并且从事写作十多年的“职业作家”,按说读懂几篇学生作文应是没问题的,然而我真的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学生作文了。比如眼前这篇,我一连读了三遍,除了读到一大堆华丽唯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