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基础教育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家庭环境的营造成为学生是否有归宿感和爱的需要的重要一个因素。独生子女特有的优越感,以及性格上的偏差都是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表现。如果学生在上学前,没有给他营造一个很正思维、正精进的方向,那么他很容易过早的拥有类似成人的“成熟”。对待社会对待亲情对待周围的一切显得偏激。比如:家长的不良习惯,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脏话,还有就是孩子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由家长袒护而不是做自我批评和包容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正精进正思维。正因为家长过多干预学生的矛盾处理,而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感,小世界,没有同情心,不懂得珍惜等等。这直接影响到他将来上学期间对教育是否尊重,是否团结同学,是否有责任感。再者,家庭中出现父母离异,单亲,或者因为种种原因,给老人代养而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也容易出现男孩子比较萎诺,女孩子比较胆小,不喜欢与人交往,自卑心理等等问题。这就给将来的教育带来很大阻碍,埋下了不喜欢上学的伏笔。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和塑造人格的环境,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的阶段,是主要的因素。如果说家庭环境和教育是学生是否爱上学的重要因素,与之相辅相成的一个因素就是学校了。学生的一切活动在广义上讲都可以看做是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他们获得教育的各种形式。包括:日常学习,日常劳动,升国旗,春游,读书,看电影,扫墓等等。可是现在地方上的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首要前提,这一点没有错,而放弃的是什么呢?放弃了学生的一切活动,像春游,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等。即便是在校内,为了避免安全事故,操场活动的限制,不能做游戏的限制(踢球,双杠,体育游戏等),甚至连哪个班在哪里活动都会有范围。想一想这样的压抑在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能承受吗?久而久之,在家庭教育的推动下,他们趋向过早的成熟,接触社会新鲜感的来临,越来越感觉上学不是很快乐。那么学校为什么会将安全教育放在一个如此草木皆兵的立场?是因为家长对教育的不尊重,是社会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因为意外伤害,磕到了碰到了。而这中意外伤害还是因为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家长会把矛头指向学校,管理不到位。以媒体曝光为要挟,以索取赔偿为目的而撕破脸皮。这就造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不协作。不能统一的为学生的教育作掩映,各自为政。学生习惯了三方面的应对措施,变得人格不健全,自我为中心,甚至心理不健康。作为一个家长,当孩子在学校出现了意外伤害,不考虑是学校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处理而感谢,反倒用极端的方式来“维权”,学生将来就可能这样对待教师的批评,说:“你说我,我就告你,说你体罚。”而这样大大伤害了教师的教育良心。自然的,我只上我的课,你别出事儿,就万事大吉了。家长为什么这样针对学校呢?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择校择师问题。很多家长托关系,不惜重金择校择师,所以,在他们看来学校和教师就有义务对他的孩子多多照顾。我花钱了,我就有待遇。而这种倾向,在潜移默化中就给学生套上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金钱观或者说是价值观。在金钱面前,人没有信赖和尊重。学生一方面不敢违背家长的意愿,一方面又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所以不爱上学,甚至逃学逃课。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释怀,寻求归宿和自我实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间的矛盾中无法有自己的立场,产生矛盾的关联就是社会这个宏观下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因素。社会对教育的不尊重最大体现在对待不能谨慎处理教育的负面报道,使得教育在大多数不懂教育的群众面前失去平衡,失去尊严,更失去信任。我们很多时候最常见的就是看到网络和教育中评论某某学校校长怎样,老师怎样。乱收费,乱补课,体罚,侮辱学生等等。我听一位友人说,报道一则教育的负面消息获得高昂的费用,而报道一则教育的正面消息则不给任何费用。究其根由,社会不尊重教育的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的不跟进,硬件和软件的不并行,也许硬件环境达到了标准,可是教师的待遇却始终在全国地方没有统一,甚至拖欠教师待遇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成为一个受害者,本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调统一,教育才能跟进,育人才会更有权威。但现在是三方矛盾体,各自牵连又阻碍重重。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过早的觉得家庭没有归宿感,学校没有值得留恋,社会有太多新鲜感。这种三方不负责任的行为成为制约学生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罪魁祸首。
  解决学生厌学的心理,首要一点,不要让他们流入社会,他们还小,不能放任,需要科学的约束。
  第一,一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有归宿感。
  第二,跟学校教师沟通,尊重教育的同时让你的孩子得到最好的人格塑造。让你的孩子学会感动,感恩。
  第三,以家庭为单位接触社会。学生喜欢玩,作为家长带他玩。避免他们偷着玩。现在电脑和网络这样普及,不要说学生,可能家长也沉迷网络游戏中。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你陪他学,适当的让他们玩,你带他玩。在亲情中建立民主,在民主中学会沟通,在沟通中深化情感。
  换句话说,科学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是一个家长必修的课程。当你不知道怎样算是科学,你就需要求助学校了。千万别一厢情愿的以为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永远看不到孩子在学校里没有父母做监护的前提下是什么样子。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建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双赢。
其他文献
老实讲,我们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但每一次改革,哪怕是迈出小小的一步,也总会引起不小的社会关注,甚至是质疑。这恰恰说明教育是关涉各方的重要交汇点,学生、家长、社会乃至学校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教育部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按中央提出的改革方向研究出台具体的改革措施。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期待即将推出的改革政策能够对学校教育中存
期刊
[摘 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变化,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推动学科发展。而进行方法创新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者要想进行创新,思维方式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育者就必须摒弃以前那些单向、被动的思维方式,培养自身多向、主动的思维方式,才会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者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以谷崎润一郎中后期的代表作《细雪》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美、艺术美、女性美三个方面,论述了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思想在中后期回归了日本传统美。通过此研究,以期对今后日本唯美主义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雪》、日本传统美;自然美;艺术美;女性美  中国分类号:I106  “耽美”的含义是思考美是最有价值的,寻求美。唯美主义就是摒弃道德功利性的美的享受。日本耽美派作家反对风靡文坛平板无味的
期刊
摘要:慕课(Moocs)是大规模在线课程。自2012年开始,慕课在国际教育界引起了轰动,我国也加入了这场教育的变革。由北京大学牵头,多所高校也相继加入此次改革中,陆续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了15门在线课程。本文以此作为论述的重点,首先阐述了慕课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其次简要阐述高等教育的几个特点,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这门课程的特点;再次探讨慕课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大学生高效、方便地学习,激发学习者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有效语境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创设有效情境,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观点,并结合实例介绍如何创设有效语境,让教师在语境境中教,学生在语境中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继承民族文化精髓。  【关键词】创设 语境 文言文 教学  G633.3  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谈到文言文教学现状时说:“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基本模式总结起来就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八个字,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
期刊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的备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节课前准备充分的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单枪匹马、闭门造车”的备课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精神,那么集体备课就能集思广益,发挥众人智慧,挖掘个人潜力,扬长避短,使教学工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英语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英语教研组传统的集体备课只是把教材有关的内容直接分解到人,让每个
期刊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贫富差距拉开甚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在经济上表现的明显,再教育上尤为突出。为了顺应社会潮流,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小学的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本文就作者所在地的部分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应对政策  中国分类号:G623.31  为了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近年来,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增设了英语教程,英语成了
期刊
摘要:汽车CAD/CAD/CAE系列课程作为高校本科生一项主干专业系列课程,应从加强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入手,基于高校学时的限制及要求,采用了课程内容整合与统一,软件一致的原则,并将实践贯穿于整个设计环节中,实现学生对软件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社会及企业的适应性,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汽车CAD/CAD/CAE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  中国分类号:H19
期刊
摘要:本文就高中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五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4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新课程标
期刊
“人气效应”的应用是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气就是指特定环境内外界对一个人的理解、喜爱、尊重和认同。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无迹可求的东西;人气与形象、品德、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有关,总会通过一些事物表现出来。让人气效应独具匠心地运用到品德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能让学生支持并热情洋溢地发扬光大品德课堂的远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感悟,对如何运用“人气效应”辅以合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