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排球选修课伤病预防的调查分析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排球课中常见伤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肩、踝、膝关节、背部肌肉。通过分析出现伤病的主要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原因,旨在避免和预防大学生在排球课中参与教学训练受伤病的影响,为保证教学秩序和質量提供补充。
  1 前言
  高校开展体育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生体育、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在体育课程学习与训练开展过程中如何避免伤病的出现,为学生学习与训练保驾护航。排球项目作为广泛在高校开展的体育课程,有着较为鲜明的项目特点,虽然属于隔网对抗类项目群体,但在通用规则的适用下,对参与排球学习和锻炼的学生群体有着较高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会有一些常见运动损伤出现,本文通过长期的调查分析,为排球选修课的教学与训练过程减少运动损伤提供参考和建议。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排球选修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分析出伤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3 结果与讨论
  3.1 排球选修课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
  据调查,在排球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常见损伤有踝关节、肩关节、腰关节、膝关节、指关节和背部肌肉,这跟排球运动项目特性的高强度参与、保持较长时间的膝关节弯曲、需要利用屈膝完成跳跃、腾空后配合身体其他部位完成动作、手部直接与球接触以及保持较高的关节稳定性有较强的联系性。而运动损伤也多以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居多,其中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指关节软组织擦伤为主要类型。
  3.2 排球教学中出现损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3.2.1 热身结合项目特点具有针对性
  通过调查发现,在排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来自于人体的各个重要关节,分析问题的本身也需要与运动项目的特点做结合。因排球项目具有较高的运动强度,关节的屈伸保持存在较长的时间,加之常伴随跳跃或准备跳跃的阶段,那么在教学前的准备部分应对热身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中对人体各个关节进行缓慢热身活动,并对肘关节、膝关节、指关节和背部肌肉进行静力拉伸,或进行小幅度的超伸拉伸,以保持对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
  3.2.2 加强课堂的组织管理
  在一些偶然发生的运动损伤是出现在课堂内的嬉闹、和碰撞,这也需要在遵循运动规律的情况下,重视课堂的组织纪律。学生较多的班级内,建议采用一些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以排球课为例,采用小组训练法进行小规模的组织开展,以避免学生成群嬉闹发生碰撞等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2.3 技术动作进行规范强化
  排球运动具有运动结构复杂化、多样化等技术特点,其中不同的动作组合都有不同的动作结构变化和不同的动作方法。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基础技术动作的规范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动作结构,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和呈现,能够避免因技术动作不合理造成的损伤影响。也有研究表明,在接触和面对新的运动项目时,学习者会伴随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会直接影响到分化抑制的作用效果,导致反复训练、重复训练中无法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从而导致动作不规范,学习阶段的动作不规范并不能直接表现在运动损伤方面,当伴随不规范的技术动作投入到高强度的项目对抗中,就会形成造成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
  3.2.4 提高运动后放松拉伸的重视程度
  参与任何体育训练后都应该有合理和科学的放松部分,在反观课程设计和教案撰写中发现,大量的体育选修课程重视的是课的内容与组织,常忽视遵循运动项目规律,针对性进行课后结束部分的设计。放松的主要原有也是来自于人体参与运动,肌肉进行有序交替收缩的过程,需要在此过程后,还原人体在运动前的肌肉状态,避免乳酸的堆积造成身体酸痛乃至疲劳的直观表现。排球项目的多个技术特点都有身体大量肌肉的参与形成,随着课的内容和强度的不断深入,机体受到训练的干预后,得不到良好的循环释放,也容易造成运动的损伤和肌肉强度下降造成的受伤。
  4 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尽可能避免和降低排球课中损伤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加强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知识教育,增强伤病高发病部位的保护, 提高对运动损伤预防,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与密度,做好准备活动的质量,完善技术动作,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结束后的放松拉伸,从而降低课堂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为广大大学生参与排球选修课提供健康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其他文献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审美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如果教师没有选择有效的方式,可能会增强学生对审美教育的排斥度。因此,为了保证当前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选择在其他的学科中来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扩大审美教育的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就以体育教学为例,论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体育和美育是五育中的两大重要组成
期刊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探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的发展路径,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分析我国现有校园武术的训练与竞赛的开展情况,总结归纳武术运动发展的规律,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校园武术进行创新发展可利用的经验和借鉴价值。得出以下结果:我国校园武术训练基础环节薄弱;青少年武术竞赛项逐渐被边缘化;青少年校园武术后备人才缺乏。通过学校
期刊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体育教学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促使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工作有效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出二者各自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达到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本文通过说明高职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价值,并且编制出基于体育和人文教育
期刊
“虚拟社区”最初由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于1993年提出,用来指那些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以共享价值为中心的新型社区,“人们在此讨论共同话题,成员间有情感交流并形成人际关系网络。”时至今日,各类网络虚拟社区不断涌现,其中,基于某种共同的体育兴趣与爱好而形成的网络趣缘社区即为虚拟体育社区。本文正是以此类社区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社会网络结构进行研究。  社会网络是指行动者集合及其之间的关系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正在逐步发展,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目前的教育更加重视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体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篮球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与此同时,高校的体育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篮球技巧以及身体素质。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日益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现状,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本文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排球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对排球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让体育教育真正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不断推进体育教育向前发展,实现全民健身的最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时,为了确保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明确体育课程思政具备的意义。并在体育教学时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具体内容包含了:充分挖掘体育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等,可以逐渐优化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充分展现出思政自身价值,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时,还没有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直接影响了体育课
期刊
现阶段,篮球行业的快速发展,篮球训练的技术和戰术不断地发展,学生运动水平越来越高。篮球裁判员作为篮球比赛的组织着和领导者,在整个篮球运动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对此,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将成为目前阶段高校体育专业主要问题。本文从篮球裁判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出发,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确保篮球裁判事业稳定发展。  篮球运动一直都是深受各大体育爱好者欢迎的体育项目,高校体
期刊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教融合”政策解读及高校武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与路径进行探索。发现:高校“体教融合”改革中的机遇:政策支持及社会的重视;武术传统项目的历史性与传承性。挑战:高校关于“体教融合”实施中各部门职能存在模糊;高校招生规模的制约;学训矛盾突出,难以缓解等。提出培养路径:(1)强化“体教融合”下高校武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2)加大对
期刊
篮球的综合性比较强,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篮球教学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较为丰富以及多元,教师需要着眼于篮球课程的具体特点,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充分体现大学篮球课程的育人作用以及优势。对于高校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来说,教学难度相对偏高,教师需要了解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以及实施途径,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保证学生既能够掌握篮球技能,又有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坚持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