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与坚守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人民中国》,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原生态的中国”、“我觉得《人民中国》就是一本充满启发性智慧,教人如何增进相互了解的综合性杂志”、“我一下子被《人民中国》刊登的日本媒体无法深入的细节报道所吸引……通过《人民中国》的各种报道选题,我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懂得了片面看待中国的严重性”、“《人民中国》成为我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信息来源……正是《人民中国》让此前仅仅局限于关注政治领域的我对中国有了更广泛的关注。”……《人民中国》的日本专家和读者在《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60周年纪念文集——《共同走过六十年》中畅谈了他们对这本杂志的印象和感受。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于1953年6月,是当前唯一一本面向日本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日文月刊,是我国四大重点外宣期刊之一,隶属于中国外文局。2013年6月27日,外文局举行以“架设中日沟通、理解、友谊的心桥”为主题的座谈会,回顾和总结《人民中国》的对日传播经验和传统,认为该刊始终贯彻中央的报道方针,比较生动、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地报道了中国各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和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中国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
  《人民中国》杂志同仁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读者至上的理念、用脚“采写”和以心“交流”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对日传播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的探索,对当前的外宣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正如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人民中国》在60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为中日友好搭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得到了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为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读者是杂志生存的命脉
  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陈文戈在座谈会致辞中介绍说,在《人民中国》创刊纪念日前夕,杂志社在日本举行了三场纪念活动,除纪念晚会外,还在神奈川新闻社举行了神奈川县《人民中国》读者会成立大会,在东京工学院举行了答谢读者中国古典乐器音乐会。另外,访日代表团一行还专程拜会了日本地方读者和同业。
  从读者实际出发、编读互动是《人民中国》自创刊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正如文化部原副部长、《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建者之一刘德有所说:“《人民中国》在办刊过程中,始终追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忘读者,既坚持以我为主,又从读者实际出发,不强加于人,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撼动了读者心灵。这是《人民中国》成功的奥秘,也是它在读者中树立权威、受到欢迎、成为连接中日两国人民心灵纽带的秘密所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人民中国》杂志采编人员就专程赴日考察调研,与日本读者进行广泛交流,实地了解读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杂志进行了改版。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化改革和新媒体的挑战,《人民中国》继续探索,不断创新,确立了以中年、中产、中间人士为重点对象的“三中”读者定位。经过多年的努力,读者从北海道至冲绳岛,遍及日本47个都、道、府、县,形成了贴近读者、以情感人、编读互动的传统,铸就了选题视角独特、报道丰富有趣、文风朴实内敛的品格,较好地满足了日本读者的阅读需要和情感需求,形成了稳定的读者群和遍布日本各地的读者会。
  周明伟局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于人民中国杂志社以刊为媒,视读者为朋友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他说:“希望人民中国杂志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和壮大新的读者群,为今后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巩固民众基础。”
  用脚“采写”,以心“交流”
  周明伟局长在写给《人民中国》创办60年的贺辞中指出:“希望《人民中国》进一步发挥‘以心交流’的传统与特色”。“以心交流”既包括借助读者会等活动聆听读者对杂志的批评、建议和感想,也包括通过所采写的报道实现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就像《人民中国》的老专家村山孚所说:“要写进个人经历,才更会令人感动。这是心的交流、感情的交流。”他说,只有来自亲眼所见,写出的文章才有说服力。而他所说的“我的文章是用脚写出来的”这句话成为《人民中国》记者、编辑的座右铭。
  “用脚写文章”是《人民中国》的传统,这一传统正是2011年以来中央倡导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形象表述。1963年,《人民中国》对编辑方针进行贴近实际的调整,将视角转向人民日常生活的报道。此次调整造就了《人民中国》深入现场、报道真实,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基层的视角、侧重历史文化的选题为主要特点的独特报道风格,在此后多年里连续不断地推出了众多深受读者好评的报道。车慕奇的《丝绸之路》、沈兴大的《大运河之旅》、龚学儒的《三国遗迹探秘》、史和平的《中国碑林纪行》、丘桓兴与摄影记者鲁忠民合作的《中国民俗探索》等,为探访类纪实报道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文化互动打动心灵”是《人民中国》在新世纪以来的又一个成功探索。改革开放的深入,全方位深度交流的日常化开展,使增进文化层面的相互了解有了特别的意义。伴随着2001年的全彩改版,杂志的品位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深度文化互动栏目汇聚了刘德有、李顺然、朱建荣、陈言、阿南史代、江原规由、水野卫子等文化、历史、经济界名人的观点类文章,为打通读者在心灵层面对中国的认识发挥了独特作用。
  “向日本读者展示‘中国全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纪念《人民中国》创刊60年之际,中日两国各界人士为继续办好这本杂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努力方向。
  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人民中国杂志社于6月25日在东京举行的《人民中国》创刊60周年纪念晚会上说,当前两国关系正处在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希望《人民中国》在继续客观、真实、全面介绍中国的同时,还能成为中日民间交流的平台,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中日民间友好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周明伟局长在讲话中对《人民中国》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人民中国杂志社要增强做好对外传播工作的自觉性,切实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推进外宣期刊社企业化改革,切实增强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竞争力。陈文戈社长表示,“将积极应对目前极其严峻和困难的中日关系,立足于中国发展和中日关系的大局,进一步明确读者和杂志的市场定位,积极推动杂志和新媒体改版,以中国视角、世界眼光提高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能力”。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说:“……‘雪中送炭’可谓对《人民中国》点睛之笔的评价。回想起来,《人民中国》60年来不就是在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雪中送炭’吗?关系顺畅时的‘锦上添花’自不必说,关系出现曲折和困难时,《人民中国》的存在感便会更加得到彰显。本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正在于此。”
  日本各界人士和读者也对《人民中国》寄予厚望。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人民中国》杂志“今后继续坚持这种营造友爱的实践”;日本专家岛影均在座谈会的发言中说,“或许中日两国的关系今后还会遇到各种波折,然而,我坚信两国人民在许多方面拥有共同梦想。如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写给《人民中国》创刊60周年的寄语当中所说的那样,只要两国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人以心交流,我们就能实现更多更大的梦想。”他说,作为中国唯一的官方日文杂志,《人民中国》向日本读者展示“中国全貌”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人民中国》的读者朝浩之说:“我们只能依靠两国人民友谊的积累来支撑中日关系,实现国家间的友好。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人民中国》所能起到的作用无限巨大。”80后读者冈田纮幸建议:“继续用变通的想法去影响更多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人,尤其是像我这样曾经只以一种眼光看中国的年轻人。”
  谈到未来,陈文戈社长说,“《人民中国》在迎来创刊一个甲子之后,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步伐,推动《人民中国》的业务转型,形成纸刊、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移动阅读、Twitter、Facebook、音频点读等并存的多媒体业务形态,打造聚集权威观点、解读社会现象、展现魅力文化、促进人民交流的全新媒体和公关服务平台。”
其他文献
河北省为了加强出版物方面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2013年1月由省委外宣局组织相关部门赴德国、意大利两国访问,进行出版物交流考察和宣传推介活动,与当地出版机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洽谈,达成了合作意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联系,积极开拓双方合作渠道  出访期间,代表团分别与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和意大利哈卡图书出版社进行了会谈。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Der Borsen
期刊
事实上,芦山地震是我第一次在现场进行地震报道。五年前汶川地震当天,在总社负责首日外文英文全天滚动报道到凌晨,看着不断入库的图片和素材,我不后悔我在这里,但希望能在那里,直到事了,未能成行,总觉得欠下一笔债。  到芦山,作为记者,是还愿来的,而身为川人,是还债来的。  写什么呢?我不担心。只要走出去,就会有故事。我喜欢关于人的故事。  怎么写呢?出发前,领导特意短信:专业,不要带情绪,学习NHK。 
期刊
《对外传播》2013年第5期、总第200期出版之际,主办者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座谈会,邀请杂志的指导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局的领导,以及来自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外传播》的通讯员和热心读者等60余人到会,共同回顾杂志近20年来的办刊实践,研讨对外传播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与会者就杂志如何秉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办刊宗旨、推出更贴近
期刊
“我真想去武汉!”  5月3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部长)刘震龙在首尔神情诚挚、语气期待地告诉笔者:“真没有想到,贵国的武汉市也有与首尔同名的‘汉江’和‘汉阳’,这生动说明了文化的国际流动性!武汉是一座富于魅力的伟大城市,对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我真想早点去这座城市访问!”  笔者在韩国短暂文化交流访问期间,应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刘震龙的邀请,前往该部与他会晤,我们进行了话题丰富的交谈。当笔者
期刊
随着中国掀起新一轮反腐战役,一直被奢侈品行业视为“香饽饽”的中国内地市场也开始显得“精神不振”起来。  “选这款吧,比较低调,没有钻石和Logo,很难被看出价格”。在了解记者的送礼需求后,宝格丽品牌销售顾问熟练地介绍道,自从“八项规定”发布之后,一些高调的品牌纷纷收敛奢侈风格,Logo悄悄隐藏起来,手表更加朴实,低调的奢华受捧。“手表最好买这种不镶钻的,这样不容易引起注意;不过皮包可以选择奢华一点
期刊
两周前,在陪同中国总理李克强探访四川地震灾区之前,芦山县委书记范继跃谨慎地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取下了自己的手表。  范继跃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新领导层正在严厉打击党内干部炫富行为,并遏制腐败。因此,官员们不希望昂贵的手表为自己引来注意。而在中国,名贵手表正是人们经常用来讨好商人和官员的礼物。  但倒霉的是,范继跃的举动恰恰引来了注意:眼尖的中国网民发现,他手腕上戴表的位置留下了一个明显的手表印
期刊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命题,是中国要向世界传导的新的价值符号,是新的国家态度与国民精神追求。如何将“中国梦”的精髓传播到每个人心中就非常重要。在这样一场盛大的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其中,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开展好“中国梦”的宣传,既是应尽之责,更是责无旁贷。  华龙网的特色探路  华龙网将“中国梦”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贴近实际,从人们的点滴生活中
期刊
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被相继选举出后,历经半年多时间已体现出鲜明的执政风格:既有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平稳思路,也具备催人振奋、进取创新的改革设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的实现伟大“中国梦”思想的倡议,反响强烈。海外媒体普遍评价为包容、大气、富于理想而又不失脚踏实地。  在大力构建和对外传播“中国梦”思想和现实意义的同时,认真解读西方媒体,特别是有影响力的意
期刊
近年来,伴随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全面展开。特别是2005年以来,外宣媒体、新闻院校纷纷加大了研究力度,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对外传播学论文大幅增加。本文试对以“国际传播”为主题的国家级课题和相关学术会议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以“国际传播”为主题的国家级课题数量增加,但质量尚待提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几年较为关注国际传播研究,通过对相关的研究课题经费支持,为国际传播研究
期刊
1995年,我刚进入一所重点大学的新闻系读书时,教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我们看《对外大传播》(2008年改名为《对外传播》)。从那时起,看《对外大传播》便成了我们新闻系学生的每月必修课之一,成为我们吸收养分、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开拓视野的园地。大学四年,《对外大传播》始终是我的精神家园,求知求新求真求深的心灵每每为刊物上一篇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充分的学理文章所震撼、所发蒙。我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