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材分析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从而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材分析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教材分析;意义;步骤;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課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的出发点方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在此种形势下,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深刻理解教材分析的涵义及其意义、弄清教材分析的步骤、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首先,教材分析不再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
  其次,教材分析要在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正文内容和栏目,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分析五条明线索和一条暗线索,即∶知识逻辑线、学生认识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线索、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线索、情境素材证据线索。
  最后,现代教材分析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从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当面,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深人学习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以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的步骤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
  (1)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
  分析本段教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达方
  式和程序,研究素材、例证、练习与知识、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中领悟出教材提供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理解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2)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3)内容分析
  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四、教材分析的方法
  1、知识分析法。
  它是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涉及教材整 体(全书),部分(编章),单元和课。通过分析要掌握知识的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知识分析首先要确定教材中的一般知识、重要知识、重点知识和扩展、应用性知识等,进而根据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必要时整理成知识结构图,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对单一的课时(某一知识点)同样要进行知识分析,主要弄清教材结构(层次)、地位、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心理分析法。是从学生学习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教材的心理分析,一般为两方面∶一是从分析教材的心理因素入手,分析编著者在全书的整体结构设计,内容选取与安排,教材的主要 风格和特点等方面是如何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二是分析学生在学习的具体环节的心理过程、特点及其障碍,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高凌飚. 课程.教材∶教法.2001
  [4]陈宪,徐平.《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5]2000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杜老师提出的活动课程非常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数学课堂中将一些枯燥无味的重难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在剧烈的角逐中、乃至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与互联网的距离越来越近。在教育行业,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受到不少研究者关注,他们对这一话题做过不少研究。但是,并没有多少人从课外课内方面对翻转课堂给中学教师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给出建议。本篇论文查找了足量文献,定性论述此话题,给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丰富该话题的研究。  关键词:中学翻转课堂;课外课内;建议  1.引言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
期刊
摘要:调研发现,近几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些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很容易因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利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德育不仅是一种无形的纪律,还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做好高中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能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和肯定自我,并及时疏导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期刊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中指出:质量监测重点测评学生根据文本找出相关信息的检察能力,利用文本信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语言表达等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能对文本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做出真实的个人判断、反思的评鉴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在质量监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自主阅读是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发挥和作用的一个过程,只有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去阅读
期刊
摘要: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的大时代,网络媒介的出现,使中国的发展如虎添翼,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教育依旧是我国发展的重头戏,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也逐步出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中。中学生是培养素质教育的好时机,也是最能迅速接受媒介素质教育的一个群体。同时中学语文学科也承担着培养中学生的素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媒介素质教育课程,是顺应时代之举,也为中学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高职英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快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英语学习的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期刊
摘要: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捧一踩一”。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各有利弊,它需要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本文将探讨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高职院校;教学运用  引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碰撞,因此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同步发展。古典音乐历史悠久,意蕴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在研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小组合作学习博得了教育者的关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作为主导,学生只是一名倾听者,很难参与到课堂,所以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下。想让学生对课堂提起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方法,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帮助教学改革继续开展。  关
期刊
摘要:自然拼读法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更易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比如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字母中的元音和辅音分别去对应不同的单词,并通过元音与辅音之间的结合来减轻学生需要背诵的压力。首先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时,可能会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自然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以丰厚的教育内容与精神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幼教阶段是全民教育的开端,因此奠定幼教阶段的教育基础对孩子个人和整个社会群体的发展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当前在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幼儿园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缺陷,希望可以更加科学、深入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教育工作,本章旨在从教学环境、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构建等各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落实对策。本文主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