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滞后的原因及改革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长期处于被动的状况,滞后于课文阅读方面的教学。可是就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无疑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不提高写作能力,会很大程度影响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由于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教学无书,训练无序”的状况,缺少系统的有效的作文教学,而其他课文阅读教学的作业、练习则几乎都有现成的“参考答案”,学生答题基本上不需要太多自己组织文字,相沿成习,造成对于需要自己组织文字、自己结构文章的作文,普遍存在怕的心态,拿起笔,觉得无从下手,视作文为苦事,不感兴趣。
   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来,作为中国人,在自己的祖国,学自己的母语,经过10年左右的学习,用母语写文章,理应是不成问题的。为何中学生对写作文视为“难事”,甚至有人认为比学外语还难。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中明显地暴露出从小学到中学的写作教学存在着被动的不科学的效益低的状况。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教育界再不引起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其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探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在语文教育中,看似很重视,但实际上没有充分重视作文教学之故。
   首先,从教材上看,中学教材各单元的体例安排都是围绕着写作的体裁来考虑的,就是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文也是分各个年级按写作形式来安排的,但实际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除了大体在文章体裁保持同步之外,基本上没有把课文的内容与写作挂上钩,很难体现写作进程的发展脉络。在实际运用上,对写作教学起不了很大的作用,貌合实离,故写作一直处于教学无书状况。更严重的,由于作文教学要与课文保持同步,现行的教材又把文章体裁相对集中,初中一、二年集中学一种文章体裁,如记叙文,这样对学习作文造成一种单调枯燥,缺乏灵活变化之感,影响学生作文的兴趣。
   其次,从对写作方法指导上看,长期存在着究竟要不要程式化教学之争,至今仍未有定论。故现在国内已出的几套写作试验性教材,实施结果,情况比较复杂,效果也不很明显,最终仍拿不出一套可供全国较大范围推广使用的中学写作教材。
   再次,从中考、高考对作文评分来看,比例上似乎对作文也很注重,大体占到30%—40%,但在具体操作上,从定分的标准到评卷的教师,都还习惯于“吃大锅饭”。一般情况,作文写得不是很“出格”,都属于中等及格之列,分数之间,相差无几,故作文分数比例虽大,但实际差距较小,所以作文水平的高低不能充分地在分数上体现出来、由于如此,考试这根指挥棒就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课文教学看成是硬任务,作文教学视为软任务。偶尔碰上一个较懂写作或自己对写作较有兴趣的老师,对作文的指导较充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便会提高较快,兴趣也会有所增加,否则便很难说。中学作文教学的这种被动性和随意性正是造成作文教学滞后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理论认识到教材到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并从时间、教育目标、考试形式等一系列环节上予以落实,其中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专门系统的教材和落实专业的教师,要分开建立一支有较高写作水平,能更好更切实指导学生写作的专业写作教师队伍。
   第一,思想认识方面。长期以来,写作教学该走什么路?由于历史、现实和教师个人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写作教学理论界在对鲁迅、叶圣陶等著名作家的写作教育思想的理解和领会上,产生了某种误解和偏差,也由于这些著名学者本身对写作教育的认识,存在着某些局限,这些偏颇的理解和局限同样都极其“权威”地影响着写作教育。如叶圣陶先生写作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悟”。在写作教学中他不赞成“授知”,主张“亲知”,注重的是教、学双方的写作实践。中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也就是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独立结构成文的能力。并不可能要求学生都成为作家。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个个都能“自悟”,教师也未必就能够启发所有的学生“自悟”,这难道不是把学生拒于写作理论指导的大门之外?所以,我认为,如能编好写作指导理论的教材,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写作实践,那无疑将是有利和必要的。写作教学中完全应该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要素、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有一个明确的基本认识,知道从何入手,如想变化,也能略知门径。因此,写作教学中的“授知”,还是相当必要的。
   第二,教学方面。我比较赞同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写作是—种技能的提法。这就十分明确区分了写作教学和课文教学必须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故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课文与作文分开,设置为二门独立的课程或一门课程的两个有一定相互联系的部分。不能让作文教学长期附属于课文教学,教师也必须分开,因为教写作,除一定的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外,必须师生一同写。阅读课文,教师主要在于讲,把知识讲明即可,两者侧重点有别。在现实的中学语文教师中,要找到真正既会讲又会写的不多,因此,应分开由不同的教师来教,发挥各自专长,这样是合理的,这便能从课程设置上从教学目标和时间上都得到一定的保证。
   关于“教师下水”问题,叶老多次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换看法,为陈己见,指明语文教师通过亲身的写作实践获得的体会,对学生的写作最有帮助。他说:“教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他把教师的写作经验与教学效果等量齐观:“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叶老的这些经验之谈,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要让学生写好文章,关键是要有一位好的指导写作的教师。学生习作,有好的教师指点,其进步是明显的,好的指导老师,其教法也有独特的一套,所以,要想在中学写作教学上有所突破的话,关键在于要打破常规,像抓课文阅读那样,设置中学作文课程,配备专职作文教师,健全激励机制,从教材上、时间上给予落实,而且必须有一套循序渐进的写作基本教材,同时给写作课划定每周必练的时间,规定教师评讲的要求,那么,学生写作水平就可望有一个质的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数学课程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本文着力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擅于提问的习惯,善于思考的
任何一名教师只要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不断反思,必然会有所得,这个所得有时是渐进式的,有时是爆发式的。同一篇教材备教案十几遍,上公开课十几遍,这是慢工出细活,磨出来的精品课。但是对于最广大教师的日常性的上课而言,不可能篇篇课文都磨出来,也不可能个个教师都花大量时间来磨课。他们最真实的教研活动,恐怕就是办公室里的教研了。正如最普通民众的生活一样,波澜不惊,平淡如水,上不了舞台,入不了小说,但却是最真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的课不同老师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从教多年,也一直在关注、思考和研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权且作为抛砖引玉之笔:   一、 精心备课是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又怎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因此,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语文教学的实践,提出我们语文知识教学中长期低效的原因。并通过分析语文教师知识的视野比较狭窄、语文知识“教不得法”的现象、语文教材不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等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知识教学效率低有效途径    我国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我们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应该刻意的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我们要重视语文学科中的实践性。注重语文学科
内容摘要:数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现状,对初中数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九年义务教育; 作用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更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与数学思想,加强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树立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而主体参与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徑。本文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整合、解释运用、总结反思”四阶段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旨在验证该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学生 主体参与 模式 生成    一、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仍然严重缺乏,学生的学习成为应
摘要:我国新的课程改革对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现实中,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文中围绕学生的理解能力、转译能力及表达能力提出中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力求这些途径和对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较性,以期改变当前传统的数学语言能力教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数学的效果,为推动促进中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数学语言 课程改革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现象学教育学则要求我们必须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以一种接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用直接的、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走近教育问题。立足我们具体的实践场景,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育现象学探究    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政治课教学须以“生活体验为教育的起始点,要关注师生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完成阅读过程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促进各种数学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学阅读、创设、培养、能力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的,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研究能力,使
【摘 要】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带一届学生,都会发现一个班中总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不是故意找茬捣乱,干扰其他学生,就是追皮打闹,玩危险或学校禁止的游戏。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也会抓住一切可以交流的机会互相挤眉弄眼,传递暗号,搞地下活动,如果课堂上有一点意外发生,表现最积极的就是他们。细看这些所谓的“后进生”,很少有几个是因为智商有问题而落伍的,相反,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属于聪明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