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林格笔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段感慨:“一群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游戏,附近没有一个大人,主人公就站在那该死的悬崖边,哪个孩子往悬崖边跑来,就把他抓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想:作为教师,就要做麦田的守望者,走出死板呆滞满堂灌的教育,减少戕害孩子自由心灵的“悬崖”,为孩子们守望一方可以自由发展的麦田,从而享受教育真正的快乐.那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守望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教育?
故事《母子看海》给了我启迪.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还是没有回答.妈妈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妈妈和他坐在沙滩上,妈妈指着前面的鸟儿们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后来,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他向往的大学.
智慧家长教育无痕.我为那位母亲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折服!在这种无痕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他的才华、天赋、闪光点被慢慢地发掘出来,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我班里的孩子越来越不服从管理?在教育过程中,为什么师生冲突不断?为什么不少学生不愿接受批评说教?为什么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位母亲没有反复地说教,没有威严责骂,最后为什么能让孩子成功?一连串的“为什么”让我幡然醒悟:教师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内心的冷暖;要像珠宝专家发现宝石一样,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对孩子放飞但不放任,关爱但不溺爱;要善于走进孩子的心灵,顺着孩子的内心需求,和谐渗透做事的道理,用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这种教育是静悄悄的,是有人情味的,这就是妙不可言的无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任何一种教育现象中,孩子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越少,教育效果就越大.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如果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时,静悄悄地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架子,有人情味地走近学生,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耐心倾听并读懂学生内心各种各样的需求,学生才会靠拢你,接受你的引导.只要你是有心人,生活处处有教育.
怎样做到静悄悄?怎样具有人情味?一则寓言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使出浑身的力气刮得天地间飞沙走石.但风越大,行人的大衣就裹得越紧,它失败了.太阳上场,它不声不响地将阳光洒满大地,使天地间温暖而明亮.阳光越来越暖,行人终于脱掉了大衣.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
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需要特别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处理事情富有人情味.一个有人情味的的班主任,是充满魅力的.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班主任的人情味越浓,无痕管理效果越有效.有人情味的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理智的人.学生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此他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一定的有限性.如果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苛求学生去达到同一个标准,必然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丧失学习兴趣,厌倦学校生活.最终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可能将他们推向了教育的反面.
首先,充满人情味的身体力行远比说教更有效.记得新接一个棘手的班级时,有几个同学不愿接受纪律约束,做事拖沓,班级值日总是迟到,还敷衍了事.面对这些“破窗效应”的形成,如果多次发火就会形成教育“瘀肿”.这“瘀肿”是化解还是溃烂完全取决于之后的护理措施,也就是班主任的教育手段.整顿班风,修复“破窗”,贵在身体力行.我坚持和值日生统一时间到校,及时签到做好记录;每天把到校情况公布于众;教室里有垃圾,弯腰拾起来;学生打扫不到位的死角,也尽力清除垃圾;讲台上给值日生做示范: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每节课前用抹布擦拭干净,桌洞里不留闲杂东西;夏天天气热,一遍遍往地面洒水降温、拖地;冬天感冒流行,自己拿来醋和炉子在教室熏醋杀菌;窗台上、讲台上摆放三五盆别致的盆景,走进教室感觉就像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整个过程我对那几个同学没有言语的教训,只是悄无声息地服务他们,感染他们.慢慢地,他们做值日不再迟到,不再不负责任,主动捡起身旁的废纸.教室里变得干净、整洁,个人衣着也讲究起来,真善美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实现了!
卢梭曾经说过:“学生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不断地丰富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能力.” 真正的文明是远离粗暴与野性,真正的成熟是能够在盛怒之下学会镇定.多一些智慧的思考,少一些粗暴的发泄,因为总有一种方法比发火更有效.教师身体力行,让平等不只停在口头,充满人情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不足,学会主动负责自己的任务,才能实现真正的无痕教育.
其次,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也是一种无痕教育.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提出,人际关系有三种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即著名的人际关系三层次理论.每种需要均可转化为动机,产生人际行为倾向,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巧妙挖掘某种需要,不露痕迹地转化为动机,也就达到了无痕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抓住契机适时、适当、适度地引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
班里有位同学,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上课或睡觉,或看课外书,或扰乱课堂纪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他感到头痛.历史课他不感兴趣,我讲故事的时候他就听听,让他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他就游离于课堂之外,课下也不会巩固.有一次,我给同学们讲历史故事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举手发言“老师,我记得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并没有投火自焚,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一向不参与课堂的他,竟然肯在课堂上表现,我激动万分.尽管他把话题扯得很远,与教学重点并无太大关系,我还是当众表扬他阅读广泛,学识渊博,并封他个美名——徐博士!他似乎受宠若惊.以此为契机,课下我请他到办公室给我讲故事,很多野史我没听说过,我表示甘拜下风.我们慢慢走近了,我成了他的粉丝.为了在同学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他走入了历史课堂,我也尽量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渗透知识要点,他的成绩居然提高了不少,班里的历史学习氛围也空前活跃.“语言文字是撬动人心灵感应的针灸”,我用最细腻合适的语言文字设法触碰他暗藏的心理活动,看似随意的谈话其实字字句句都有用意.找准时机刺激他的心理穴位,就能四两拨千斤地撬动他的心灵. 由此可见,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完全可以摈弃严厉的批评和冷漠的教育.我们要认可他、尊重他、相信他,排除他的心理顾虑,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激发他内心深处想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最终用自己的情感赢得他的情感.以心灵感受心灵,用情感培育情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则是教育的纽带.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的时候,才能吸引学生走到教师的身旁,燃起教育的火花.这种无痕教育,使学生由稚嫩变得茁壮、由懒惰变为勤奋、由软弱变得坚强、由消极观望变得积极进取,并日臻完善,最终走向成功.
总之,无痕教育就是“内力觉醒教育”.中国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曲刚提出“内力觉醒教育”,就是用外在行为激发内在潜质.孩子成长出了问题,大多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出了问题.孩子的“内心”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就表现出异常.而通过外力让孩子的内心觉醒,从而根治孩子的异常行为,这就是“内力觉醒教育”.歌唱家刘欢唱到:“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论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理内力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核电池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人所接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充满人情味的身体力行、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等巧妙的外在行为都可以唤醒人的“心理内力”.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这是教育的本质.道教的至高境界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在无痕教育中得到了诠释.顺 “然”就是顺应了规律,才能达到“治”的至高境界.教育需要无痕,我们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这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规律,一种智慧.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片自由的麦田,给学生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学生在情境中触类旁通、自醒自悟、享受成长.教师要永远扮演学生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学生一同探索.
春雨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细无痕.我们要让教育静悄悄,富有人情味.为孩子们守望一方可以自由发展的麦田,让他们远离苍白反感的说教,毫无痕迹地把我们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合作、倾听、情感分享中去,让他们在我们守望的麦田里畅快地发挥他们的潜质,我们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善教无痕,带着悠然的心去感悟,去偶得,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自然和谐的教育方式中,引导学生茁壮成长,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教育,让教育焕发无穷的魅力!
故事《母子看海》给了我启迪.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还是没有回答.妈妈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妈妈和他坐在沙滩上,妈妈指着前面的鸟儿们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后来,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他向往的大学.
智慧家长教育无痕.我为那位母亲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折服!在这种无痕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他的才华、天赋、闪光点被慢慢地发掘出来,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我班里的孩子越来越不服从管理?在教育过程中,为什么师生冲突不断?为什么不少学生不愿接受批评说教?为什么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位母亲没有反复地说教,没有威严责骂,最后为什么能让孩子成功?一连串的“为什么”让我幡然醒悟:教师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内心的冷暖;要像珠宝专家发现宝石一样,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对孩子放飞但不放任,关爱但不溺爱;要善于走进孩子的心灵,顺着孩子的内心需求,和谐渗透做事的道理,用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这种教育是静悄悄的,是有人情味的,这就是妙不可言的无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任何一种教育现象中,孩子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越少,教育效果就越大.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如果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时,静悄悄地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架子,有人情味地走近学生,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耐心倾听并读懂学生内心各种各样的需求,学生才会靠拢你,接受你的引导.只要你是有心人,生活处处有教育.
怎样做到静悄悄?怎样具有人情味?一则寓言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使出浑身的力气刮得天地间飞沙走石.但风越大,行人的大衣就裹得越紧,它失败了.太阳上场,它不声不响地将阳光洒满大地,使天地间温暖而明亮.阳光越来越暖,行人终于脱掉了大衣.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
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需要特别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处理事情富有人情味.一个有人情味的的班主任,是充满魅力的.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班主任的人情味越浓,无痕管理效果越有效.有人情味的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理智的人.学生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此他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一定的有限性.如果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苛求学生去达到同一个标准,必然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丧失学习兴趣,厌倦学校生活.最终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可能将他们推向了教育的反面.
首先,充满人情味的身体力行远比说教更有效.记得新接一个棘手的班级时,有几个同学不愿接受纪律约束,做事拖沓,班级值日总是迟到,还敷衍了事.面对这些“破窗效应”的形成,如果多次发火就会形成教育“瘀肿”.这“瘀肿”是化解还是溃烂完全取决于之后的护理措施,也就是班主任的教育手段.整顿班风,修复“破窗”,贵在身体力行.我坚持和值日生统一时间到校,及时签到做好记录;每天把到校情况公布于众;教室里有垃圾,弯腰拾起来;学生打扫不到位的死角,也尽力清除垃圾;讲台上给值日生做示范: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每节课前用抹布擦拭干净,桌洞里不留闲杂东西;夏天天气热,一遍遍往地面洒水降温、拖地;冬天感冒流行,自己拿来醋和炉子在教室熏醋杀菌;窗台上、讲台上摆放三五盆别致的盆景,走进教室感觉就像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整个过程我对那几个同学没有言语的教训,只是悄无声息地服务他们,感染他们.慢慢地,他们做值日不再迟到,不再不负责任,主动捡起身旁的废纸.教室里变得干净、整洁,个人衣着也讲究起来,真善美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实现了!
卢梭曾经说过:“学生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不断地丰富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能力.” 真正的文明是远离粗暴与野性,真正的成熟是能够在盛怒之下学会镇定.多一些智慧的思考,少一些粗暴的发泄,因为总有一种方法比发火更有效.教师身体力行,让平等不只停在口头,充满人情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不足,学会主动负责自己的任务,才能实现真正的无痕教育.
其次,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也是一种无痕教育.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提出,人际关系有三种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即著名的人际关系三层次理论.每种需要均可转化为动机,产生人际行为倾向,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巧妙挖掘某种需要,不露痕迹地转化为动机,也就达到了无痕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抓住契机适时、适当、适度地引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
班里有位同学,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上课或睡觉,或看课外书,或扰乱课堂纪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他感到头痛.历史课他不感兴趣,我讲故事的时候他就听听,让他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他就游离于课堂之外,课下也不会巩固.有一次,我给同学们讲历史故事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举手发言“老师,我记得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并没有投火自焚,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一向不参与课堂的他,竟然肯在课堂上表现,我激动万分.尽管他把话题扯得很远,与教学重点并无太大关系,我还是当众表扬他阅读广泛,学识渊博,并封他个美名——徐博士!他似乎受宠若惊.以此为契机,课下我请他到办公室给我讲故事,很多野史我没听说过,我表示甘拜下风.我们慢慢走近了,我成了他的粉丝.为了在同学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他走入了历史课堂,我也尽量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渗透知识要点,他的成绩居然提高了不少,班里的历史学习氛围也空前活跃.“语言文字是撬动人心灵感应的针灸”,我用最细腻合适的语言文字设法触碰他暗藏的心理活动,看似随意的谈话其实字字句句都有用意.找准时机刺激他的心理穴位,就能四两拨千斤地撬动他的心灵. 由此可见,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完全可以摈弃严厉的批评和冷漠的教育.我们要认可他、尊重他、相信他,排除他的心理顾虑,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激发他内心深处想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最终用自己的情感赢得他的情感.以心灵感受心灵,用情感培育情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则是教育的纽带.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的时候,才能吸引学生走到教师的身旁,燃起教育的火花.这种无痕教育,使学生由稚嫩变得茁壮、由懒惰变为勤奋、由软弱变得坚强、由消极观望变得积极进取,并日臻完善,最终走向成功.
总之,无痕教育就是“内力觉醒教育”.中国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曲刚提出“内力觉醒教育”,就是用外在行为激发内在潜质.孩子成长出了问题,大多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出了问题.孩子的“内心”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就表现出异常.而通过外力让孩子的内心觉醒,从而根治孩子的异常行为,这就是“内力觉醒教育”.歌唱家刘欢唱到:“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论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理内力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核电池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人所接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充满人情味的身体力行、静悄悄地挖掘学生的某种需求等巧妙的外在行为都可以唤醒人的“心理内力”.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这是教育的本质.道教的至高境界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在无痕教育中得到了诠释.顺 “然”就是顺应了规律,才能达到“治”的至高境界.教育需要无痕,我们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这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规律,一种智慧.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片自由的麦田,给学生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学生在情境中触类旁通、自醒自悟、享受成长.教师要永远扮演学生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学生一同探索.
春雨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细无痕.我们要让教育静悄悄,富有人情味.为孩子们守望一方可以自由发展的麦田,让他们远离苍白反感的说教,毫无痕迹地把我们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合作、倾听、情感分享中去,让他们在我们守望的麦田里畅快地发挥他们的潜质,我们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善教无痕,带着悠然的心去感悟,去偶得,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自然和谐的教育方式中,引导学生茁壮成长,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教育,让教育焕发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