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探究的高效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师生以教育资源为中介的互动过程,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那么如何打造和谐探究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想就语文高效课堂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精彩的导入——高效课堂教学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有艺术性。应注重以下几点:
  1.用问题导入
  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神秘地说:“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有几本教科书,谁知道什么样的书是珍贵的教科书呢?”学生一听,马上认真地读课文,去找答案。等读完课文,他们就会恍然大悟,课文中的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然后紧接着问:“那为什么称之为‘珍贵的教科书’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兴趣较浓,是课堂教学艺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2.用影片导入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并没有开始就进行讲解,而是给学生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一个影视片段,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再学这课时,学生不仅更有兴趣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二、人文的教学过程——和谐的高效课堂
  创造和谐课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1.用问题创造和谐课堂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造和谐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
  2.用探究创造和谐课堂
  和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交流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达到教学共振。语文本身是开放性的,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3.用个性创造和谐课堂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造和谐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冷嘲热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不快乐,人生不快乐;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就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
  三、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使过程更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联系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运用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互动式、研究性学习,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融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我常注意学生的点滴进步,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使学生树立信心。这样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起来,兴趣也就会越来越强。
  四、和谐师生关系——优化高效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愚蠢的教育。教师一定要创设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氛围,随时随地给学生一个和蔼可亲、公正无私甚至让学生崇拜的形象,用心灵温暖心灵。教师是石,学生是水,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要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引导、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工作中要投入极高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一丝不苟地干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件事情,做到事无巨细,时时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教师的关爱之心。坚持下去,学生对你的喜欢、对你的崇拜会很快转移到你所教的科目中去,“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其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入手,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学习,对学习达到“我要学”的程度。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热爱语文教学,学生喜爱学习语文,师生就能打造出情感交融、兴趣盎然、和谐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就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高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和采纳,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文章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高效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注意问题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作出了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喜欢读书,还要引导他们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关键词:低年级 课外 快乐阅读  阅读如风,轻舞飞扬;阅读如雨,洞穿心灵;阅读如一丝清泉,浇灌孩子们的心灵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生活原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出数学的魅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  一、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学生学文化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并会写一定量的字词,才能理解书面材料,才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新的课程改革更是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在语文素养方面还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等等。那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
期刊
一、设计思考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思妇离别之情,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对人生的辛苦和命运的不满、悲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动荡、离乱的时代风貌。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了织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教法上主要采用:  1.朗读法  通过听读和学生自己朗读,体会这首诗中的情感美和节奏美。  2.设疑、讨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很多人认为,学习数学很枯燥,毕业后很少用到,其实不然。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人们的生活与交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处处离不开数学的思维,离不开数学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决定在七年级新生中进行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总目标  1.学会确定要收集的资料,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学会确定需了解的资料。  学生根据现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及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严重扼杀了农村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
期刊
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分层次教学。它是指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空间并合理地组织和使用,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需求特殊性,将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不同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可以说他们在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
期刊
《新课标》在识字方面提出了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一教学目标。为了取得识字教学中的最佳效果,让每一位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在快乐的情境中识字,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调动了识字的主动性,拓宽了识字途径,深切感受到识字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