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发现之宇宙射线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射线是在宇宙空间运动着的带电的高能粒子流。宙宇射线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宇宙射线的起源、在星际空间的加速、传播,以及和物质的相互作用。1912年,奥地利科学家赫斯通过实验发现了宇宙射线。他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困惑物理学界100多年的难题,而且开辟了基本粒子研究的新领域,因此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由于这一重大发现,1936年赫斯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放在空气中的带电体会逐渐地失去电荷。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是不导电的。那么,带电体上的电荷为什么会丢失呢?无法解释。因此,空气漏电问题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里始终是物理学界中的一个谜。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同时实验探测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使物理学家们受到启发,才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空气漏电问题的实验研究上。1900年威尔逊用密闭的验电器进行大气漏电率的测量,发现在黑暗中和漫反射的日光中漏电率相等,并且正、负电荷漏电率也相等。同年,德国科学家盖特尔和埃尔斯特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带电体在晴天的漏电率比雾天大,离地面高处的漏电率比在低处大,高处负电荷的漏电率比正电荷大。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来历不明的离子源。该离子源在空气中每立方厘米、每秒钟产生约20个离子对。1903年,卢瑟福分别用铅、铁和水作屏蔽物,试图隔断离子源与验电器的联系。实验结果出乎意外,如果屏蔽层很薄,对漏电性没有什么影响,加屏蔽层厚度,漏电率减小,但只能减小30%左右。通过实验分析,卢瑟福认为空气的漏电性是由于某种辐射造成的,并且这种辐射放出的带电粒子有很强的贯穿能力。那么,这种辐射是地球上天然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吗?于是,人们把实验放在高空去做,以避免地面放射物质的影响。1910年伍尔夫制作了一台灵敏度很高的静电计,在距离地面300多米的埃菲尔铁塔上做实验,发现空气的漏电率减小了,但仍然无法排除空气被电离。此时,有的学者猜想,这种辐射不是来自地球本身,可能是来自地球之外,但因实验证据不足,无法证实。
  完成这一重大发现的任务就落到赫斯的肩上。赫斯1883年生于奥地利,父亲是林业工人。他于1910年在格拉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赫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改进了探测仪器,用密闭的电离室代替静电计;另一方面准备乘气球进入高空测量大气的漏电率。当时,由于缺乏遥测技术,必须由实验者携带探测仪器,乘气球一同升入高空,所以有一定危险性。
  1911年,赫斯带着改进的仪器,进行首次高空探测。当气球升到1070米时,赫斯测得大气的漏电率,与地面上基本相同。因而他初步断定,在高空中已经排除了地面放射性的影响,那么引起空气漏电的原因必然在地面以外。从而更加坚定了他进行高空探测的信心。1912年,赫斯又进行了7次高空探测。尤其是最后一次,为了让气球升得更高,给气球充以氢气,使实际上升的高度达到5350米。探测结果表明,在1500米以下,大气的漏电率与地面基本相同,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漏电率明显增大。这一发现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说明地球之外确实存在着辐射源,这种辐射源放射出贯穿本领很强的射线,它能到达大气层的下面使密闭的验电器导电,这就是地面上空气漏电的真正原因。
  在赫斯实验之后,柯尔霍斯特为了证实赫斯的结论,在1913年和1914年又进行了多次高空探测,气球上升高度达到9300米,探测仪器更精密,测量结果也更准确。探测结果给赫斯的结论以强有力的实验支持。
  1936年,赫斯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时,他说:“1912年,我曾利用气球升到高空进行探测,密闭容器中的电离是随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地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减小了。但是在高于1000米时,电离达到地面观测值的数倍。当时我得出结论说,这种电离可能是由于迄今还不知道的穿透能力很强的辐射从外部空间进入地球大气引起的。”这种未知的辐射最初被称為“赫斯辐射”,后来密立根把它命名为“宇宙射线”,意即来自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简称“宇宙线”。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把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叫做“初级宇宙射线”,其成分主要是质子,其次是a粒子,还有少数轻原子核。它们的能量极高,可达1013电子伏特以上。它们进入大气层后,跟空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碰撞,引起核的分裂并产生一系列其他粒子,通过这些粒子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自身的转变,产生了“次级宇宙射线”,其成分中有2/3以上是介子,它的穿透本领很大,甚至可穿过1000米的深水;另外主要是电子和光子,穿透本领较小。
  人们对宇宙射线的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远未终结。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射线的来源还不清楚。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说过:“宇宙射线的研究已经推进了我们对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因为宇宙射线包含了最小尺度(基本粒子)和最大尺度‘宇宙’中物质行为的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处在当前的全面改革深化阶段,企业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提高其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其中档案工作就是比较关键的。本文先就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企业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条件和策略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从此次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为实际企业档案工作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企业档案;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企业档案工作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是把语文的理解能力、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的计算能力相结合,解决的问题往往也相对复杂,接受难度较大。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有责任通过对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总结,指导学生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普遍会认为“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而对物理来说又存在着“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傻
摘 要:医学生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基于实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高职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高职医学生顶岗实习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四种教育模式,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正确指导和干预高职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状况,杜绝安全隐患发生,为提高医学生实习质量,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
摘 要:优秀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又热的健康。幼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个时期当中的食育一般都会对人的一生造成深远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幼儿食育,引导幼儿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在本文当中详细分析食育和幼儿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食育方法,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個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食育;幼儿身体健康;关系  1食育和幼儿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背景  
摘 要:体育运动一直是国人的强身之源,尤其初中更是对学生的体质更加关心。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将体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是未来体育教学的创新途径。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以及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的作用,强调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關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渗透  一、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内容,是学生强身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关乎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怎样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话题。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不一致的,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法可以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
摘 要:我们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及教学中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涉及还不多,怎样合理的吸收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怎样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张口向世界输出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尝试通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内容、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实训实践,培育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地方民俗文化;融入
摘 要:瞬间静止镜头影片就是以此为原理成立的一种视觉错觉。重复24次就完成了瞬间静止镜头影片的1秒。将这个镜头重复数百万次,一个长篇就做好了。  关键词:电影;视觉暂存原理;瞬间静止  一、引言  电影的镜头是静止的单位(也就是胶片上的24格)。胶片的一个镜头仅仅是一张照片——这样将24张静止照片连续的放映就构成了1秒钟的连续动画。实际上就是利用所谓的“视觉暂存原理”让视网膜感知本不存在的“运动”
对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地监督属于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而其安全监督以及检查的重要性则决定了质量管理以及工作上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与论
摘 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家长、社会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