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众筹是新风口吗?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进入1月,A股暴跌18%,给所有满怀希望的投资者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大家哀叹今年的寒冬“特别冷”。
  凛冽寒冬中,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为2016年的资本市场定调。最引人注目的是,证监会主席肖刚提出了“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概念,把众筹概念正式引入到新股发行端,全民众筹极有可能在2016年取代P2P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融风口。
  “众筹”一词源于英文Crowdfunding,本义是“大众筹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是指个人或企业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大众融资,以完成特定创意或项目。中关村众筹联盟和融360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16中国互联网众筹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爆发,众筹平台数量显著增长,新增运营平台142家,2015年新增125家。那么2016年,全民众筹这一方式,会不会形成类似当年余额宝和去年P2P全民疯狂追捧的盛况呢?
  仔细梳理一下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些状况,全民众筹被引爆具有一定宏观基础。其一,2016年开年以来,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产生了历史罕见的巨大波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迷,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导致我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大下降,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风险收益比较低的品种减少,资产配置风格转为更为保守。其二,根据笔者观察,2015年年底,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拒绝揽储的情况,这些都佐证我国货币宽松,资本端较为充裕。综上,“资产荒”这一格局还在深化,对于全民众筹来说,从宏观层面与资金层面,是具有利好的,目前的资产配置困局,很有可能激发全民众筹的迅速发展。
  结合目前资本市场上的一些状况,全民众筹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可能比较符合市场偏好。
  从消费类众筹来看,由于消费众筹以实际消费品产出为保障,更加偏向于消费性质而不是投资融资性质,项目期限较短,“看得见摸得着”,使其更能符合基层居民,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的青睐。
  从股权众筹来观察,相较于新三板与区域股权转让四板市场,其准入门槛较低,证监会征求意见稿中,仅将单个项目个人起投额度设计为10万元,对个人金融资产要求为100万元,这与新三板等股转市场动辄500万开户门槛相比,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投资人。相较于传统VC/PE而言,股权众筹则将可投资者扩大到全社会范围内,对于部分对一级市场具有浓厚投资兴趣的社会人士,是极大吸引。
  但是,我们不能凭借以上的分析,就盲目地认为,全民众筹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融爆点。众筹领域,详加思量,有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其一是政策不确定性,监管角度对于股权众筹的认识尚有分歧,整个行业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管规范与顶层设计,这就注定了在股权众筹发展初期的潜在波折较大。其二是项目的品质,作为从传统VC/PE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股权投资模式,股权众筹与传统VC之间的分野到底在何处,会不会好的项目提前被实力较为雄厚的传统风投抢走,整个股权众筹行业的项目质量下降,这些业内尚未形成共识。其三是投资者教育问题,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拟参与股权众筹者的投资与风险辨识能力要求较低,而众筹的大众性与众筹项目的复杂性、高风险性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要想将风投扩展至更为广泛的群体,如何开展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教育,是极大的问题。
  以上提及的困难与艰险,对于尚在婴儿阶段的全民众筹来说,可谓条条致命。但可喜的是,部分众筹平台正积极引入年度审计报告等信息披露制度,很多平台目前对投资者专业要求极高,国家政策面上对于全民众筹也是支持鼓励较多。
  当前金融服务实体,切实解决融资难,推动全社会创业创新,下一站,全民众筹,前景不算悲观。但期待全民众筹出现像当年余额宝与P2P的一拥而上全民参与,既不现实也不利于整个众筹融资的平稳发展。
其他文献
樊登读书会是中国最大的付费阅读俱乐部。短短3年多,樊登读书会就发展了120多万注册会员,在全国发展了300多家城市分会和近10家海外分会。2016年樊登读书会实现产值过亿元,2017年预计将翻番。创始人樊登把类似樊登读书会这样指数型增长的组织称为指数型组织,并认为广大传统企业也能转型为指数型组织。  樊登信仰指数型增长,把知识传播从服务做成了产品。他每年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解读50本好书,不论
期刊
公司往往会通过三种途径来谋求增长:大力投资产品开发,生产出新的更好产品;深入了解消费者,以新的更好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制定战略,通过并购或进入新市场或相邻市场来寻求增长。不过,无论选择哪一种增长途径,公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培养相应的组织能力。  事实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帮助公司快速、低成本地发现新的增长机会,创建新的商业模式。作者将这种新途径称为“商业模式实验”,即通过系
期刊
去年开始父亲培养我经营公司。摆在我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员工,因为公司管理层不是我的父辈亲戚,就是跟了父亲十几年的老员工,指揮起来很被动,管理制度也无法推行。家族企业管理太难了,我该怎么办?  章俊:建议对这些老员工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害群之马,收集足够证据,然后,把他们清除出去,制定新的公司规章制度,树立你的威信。  王旭文:建议不要自己操刀,找个靠谱的咨询公司,做薪酬绩效和组织发展
期刊
行动学习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一般来说,行动学习要求企业高管提供足够的支持,组织发展部门能够安排至少一位专职的项目经理,而且企业最好处于扩张上升期,有大量的人才发展需求,并且业务能够提供足够的行动学习项目。  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絕大部分的行动学习项目,非专业背景团队的结果往往好于专业背景的团队,多元化的团队对行动学习是很重要的。  行动学习的一个很大挑战是,与正常工作交织在一起,很难集中管理
期刊
出于对新竞争对手涌入市场的担心,许多公司都开始考虑进行某种程度的商业模式创新。然而,遍览近期的商业模式创新尝试,让人不免觉得“成功是一种偶然”。比如,按照传统眼光来看,拥有创新“点金手”的谷歌公司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胜算应该要高于传统的老牌工业公司,如汽车生产商戴姆勒公司。然而谷歌2011年推出的Google+平台,至今未能积蓄起足够的人气,而戴姆勒新开创的car2go汽车共享项目如今已经在同行业中
期刊
一家公司要实施战略增长,无须拥有全部资源、技能和知识。当各方面条件不确定且风险巨大时,战略联盟可能要比独自单干或并购更可取。如今,许多公司都拥有多位战略合作伙伴,公司高管必须同时管理与全球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多种联盟关系。  要从联盟中充分获取利益,管理者必须保持机敏。即使公司对联盟的管理十分出色,总体回报仍然可能偏低,其原因或许是选择的合作伙伴不合适,或许是谈判中价值让步幅度过大,又或许是该联盟在
期刊
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吗?并不尽然。知道在何种情况下集体智慧高于或低于个人智慧,是一位领导者必备的技能。  理想状态下,在企业里,不同的视角、世界观、信息和专业知识都会有某种程度的融合,形成集体智慧。经理人每周平均要参加30场会议,开会的时候往往就是不同观点碰撞的时候。然而,这些经理人发现40%到50%的会议都是无效的。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比如时间)最终却做出了有害无利的决定。究竟哪里出错了?  有
期刊
史黛西是一位就职于非营利机构的年轻专业人士。一天,她的老板对她说:“嘿,你用Facebook吗?我发个邀请给你,加我好友!”史黛西很不情愿地接受了邀请,不过她赶在接受前,发疯似的翻看之前的发帖,删掉了所有参加聚会的照片,对工作的牢骚话也清除干净。自从接受了老板的加好友邀请之后,史黛西很长时间不再使用Facebook,直到换了工作。  史黛西面临的问题,很多人也都遇到过。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何管理,一
期刊
管理的根本在于决策。在组织中,关键决定往往不是由个人,而是集体做出,如董事会、高管团队、财务委员会等。不同的决策规则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你是董事长,董事会要决定是否收购一家竞争对手,三名成员强烈反对,你和四名董事及CEO则支持收购。你至少有三个选择:(1)按照一致同意原则,放弃收购;(2)按照服从多数原则,决定收购;(3)授权给已为此事忙了几个月的CEO及其团队,最终也导致收购。  哪种决
期刊
客户管理有很多维度,按客户贡献价值进行分类的维度,可以实现基于价值的差异化客户管理策略。  招式1:按客户价值重新对现有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和策略设定  客户管理的首要问题是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仅要看客户的规模大小,更要上升到客户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这个价值可以是连续几年贡献给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可以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贡献。大多数管理实践采用了前者,但在注重终身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