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可怕的“坏家伙”吗?能感知的压力并没有危害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压力山”究竟有多“大”?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压力全球第一。
  北京、上海这两个最具压力的城市,幸福感排名在90名以外。如果,你也是被压力困扰的那一位,不妨让李子勋来帮你打开心结。
  【对话】
  李子勋:原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EAP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首席EAP培训专家。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精神专业执业医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
   BQ=《北京青年》周刊L=李子勋
  中国人“压力山大”的感受那么强烈?
  BQ: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您怎么看中国人在“压力山大”上的夺冠?
  L:20岁到45岁的中国人压力很大是公认的,仿佛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枷锁下,工作的压力也被加剧。以北京为例,地铁或路边,看到大多数人流露出的都是紧张的气息。但我认为,这种压力更多来自于存在的压力,而不是生存的压力,只要你活着就有,它有一种弥散性,哪怕你不上班,呆在家里也能感受到。
  BQ:人们往往会给自己感受的压力找很多原因,在心理学家看来,造成这种压力弥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L:五大原因:第一,从我们生存的空间来看,城市建设形成的框架性架构,使人仿佛生活在格子中,这样也许有利于交通和管理,但是人会不舒服,大自然的磁场会被城市建设破坏掉,变得弥散。第二,生命族群本身有挤压的压力,在人过于密集的地方,生命体本身会自然地处于紧张中,心理学上做过这个实验,房间中分别放50个人和5个人,即使全部蒙上眼睛,也会感到差异,即便50个人与40个人,也感受不同。第三,从个体的生命体系来说,中国人肠道比较长,褶皱多,更倾向于食草动物,过度营养,饮食不健康,多余的物质不易排出,会造成身体压力,外显的表现就是对医疗保险的诉求加大,现在不少人崇尚素食,从生命角度看,素食也是对压力的一种反抗。第四,人际关系的压力变大,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与爱,中国是家文化,较少顾及别人,食品问题、药品问题,都是人与人关系被破坏的表现。第五,欲望的压力,人们在工作或者物质上不断的索取,我们较少强调什么是生活本身的愉快,而往往强调成为什么人是愉快的!比尔·盖茨真的比普通人愉快吗?这很难说。
  为什么深呼吸的时候会感到平静?
  BQ:普通人怎么自测自己的压力是否超标?
  L:可用四个敏感点来对照:睡眠方面是否容易失眠,或者多梦;兴趣是否缩窄,是否对很多事情失去动力,爱好变少,社交缩窄或者过度;饮食方面是否暴饮暴食或者对食物完全不感兴趣;呼吸是否变浅,一般压力大的时候,都不会深呼吸。
  BQ:每个有压力的人都去找心理医生求助还不太现实,那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自我调整?
  L:四个方法:第一,回归自然,生命是自然赋予的,到大自然中去,很快就会平静,当然人工的景点不行,气场被破坏了。或者仰望星空,毕竟人不能改变天。 第二,深呼吸,人在饱含氧的空气里,深呼气会有碱性物质产生,而在各种肉类的摄取下,人的身体是酸性的,两者中和会舒服。人紧张的时候呼吸会变浅,当你能有意识让自己深呼吸,就会平静一些。 第三,节制饮食,一方面来自我们肠道的构造,另一方面,在人口巨大的情况下,有节俭的习惯,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好的。第四,选择信息,其实心理学家并不鼓励大家广泛谈压力,人的心智很奇怪,会受赘述信息的催眠。有些人本来没有感受到压力,而是兴致勃勃地工作,计划买房买车娶太太,在这一过程中的付出都甘心情愿。但如果大家把压力说得多了,你就会感觉到。
  大家说多了压力,就真的感到了压力?
  BQ:也就是说大家要有意识的对一些压力信息作出隔离?
  L:理解一种信息,心理就会反射出相同的感受,别去听什么是抑郁症,听多了你就会得抑郁症,信息是引起感受才能理解的,你感受到了,离得这个病就不远了。因此我主张不要对压力信息过于赘述,聚焦压力,你就总有压力,如果关注的是通过工作改善生活,或者艺术、电影、读书的快乐,即使生存的状况没有变,感受却可以变。
  为什么要对压力说声Yes?
  BQ:人们会有这样的体会“有压力觉得累,没有压力觉得可怕”,既然形成压力的一些原因是客观的,那我们不妨对压力说声Yes?
  L: 压力与社会发展相关联,在大自然物产丰富的时候人们不囤积、不占领,只有匮乏的时候才会囤积。中国14亿人口,现在的发展还不可能实现每个公民的高福利,保留一点饥渴,抓住年轻大军进一步发展经济从大局来说不见得是坏事。
  BQ:也就是说,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张力?
  L:有压力比没压力好,当人能感觉到压力时,其实是健康的,如果由压力导致身体健康出问题,但你却没有意识到是压力造成的,这才是需要心理医生介入疏导的。从三方面来说,在心理认同上,北京的生活就是高房价竞争激烈,但如果你认同这里的生活,那就欣然接受你的这种选择吧。其次,在欲望达成方面,很多压力在于急切实现目标,把关注放在逐步实现目标的生活上,放下急迫吧。最后,在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方面,不要总聚焦在问题上,保留一些兴趣,通过这个出口把生命多余的能量,也就是压力释放掉。纵然人们会感到有一些烦恼如影随形,但是这些东西能够让人的觉知一直敏锐,说明你的生命力是有保障的。
  BQ:大家经常看到您讲心理科普,现在您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经历来做企业EAP执行师的培训,这个培训和缓解上班族压力有什么关联?
  L: EAP是一种员工帮助计划,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降低员工工作压力、改善人际关系。企业EAP执行师是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员工提供心理援助等综合服务的专业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授权“李子勋工作室”,启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高级企业EAP执行师”培训工作,我是首席教授,目前已经做了四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加我们的培训,同时也有相关的心理学网络课程可以选择,这些在工作室的网站有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彼得雷乌斯:被“妒火”拉下马  编辑人语:美国中情局前局长彼得雷乌斯与他个人自传的作者、预备役少校布罗德维尔的婚外情一直隐秘而低调,但雷乌斯万万没想到的是,布罗德维尔却把美军基地社会联系人凯利当作潜在情敌而发邮件威胁,最终导致婚外情丑闻暴露。从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到美国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或许有可能在未来参与总统竞选的角逐。但他的仕途因婚外情丑闻只能黯然收场。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虽然他取得非凡的事
期刊
1986年北大艺术节,我们这些所谓的“地下诗人”,有了在未来国家栋梁面前展示朗诵才华的机会。当时我正苦学禅宗,号称“求道派”,写的一水儿的“山水景观诗”,我给北大学子朗诵的是《空山向晚》,挺有李商隐“向晚意不适”的感觉。我那时也特喜欢配乐诗朗诵,用的背景音乐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爱的罗曼斯》,所以有人就管我叫“爱的罗”,现在回想起来,不是很靠谱。  不过,在北大朗诵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诗歌,
期刊
演员李玉刚  舞台上,李玉刚是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是杜丽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美的女性。  可是坐在我眼前的李玉刚,一脸英气,除了模拟表演动作之外,全无忸怩之态。他说自己过去更不修边幅些,“成了公众人物才注意点形象”。  成了公众人物,他也有痛苦,“男扮女”,也会有人讥笑嘲讽。他过去说,自己最怕别人不理解。如今再问他,他说他渐渐明白,自己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这种努力不会停止”。  
期刊
“我特别欣慰拍了这么一组片子记录老北京人冬天的生活。现在,那些都没了。”朱宪民言语里透出几分骄傲和感慨。记得中学有篇课文叫《济南的冬天》,此文的作者老舍先生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朱宪民是山东人,“山东的冬天跟北京差不多,小时候就打雪仗,在冰上玩儿”。1978年,朱宪民从吉林调到北京工作,当时赶上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处在变化之中,“
期刊
C&A本季全新冬季款在艺术绘画中寻找到巧妙的色泽搭配,运用到了服饰用色灵感中。配合新颖的剪裁和潮流的设计元素,这个冬季,都市男女们的衣柜里不再只有单调的灰白,穿上C&A,让冬季的空气也跟着鲜活与色彩起来。  大胆撞色点亮冬季  ——C&A YESSICA女装系列  YESSICA女装系列本季在色彩与色彩的碰撞中展现女性的千姿百媚。深色系在这一季被红色的艳丽“撞”亮,无论是大红的上衣还是耀眼的红裤,
期刊
这个秋冬季装饰主义再次回潮,华丽的珠宝镶嵌、文艺的Art Deco,复古的巴洛克风格充斥着整个T台。浮夸珠宝是绝对主角,不管是存在感十足的大手镯、巴洛克风格的耳饰还是存在感十足的夸张项链,总之配饰一定要够大够复古够复杂。选对配饰是考验潮人的第一步,聪明的时装精会发现,这一季珠宝和高级成衣的结合才是最时髦的趋势。Prada领口珠宝装饰,Dolce & Gabbana宝石镶嵌时装,Lanvin华贵绝美
期刊
从二十年前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一纸风行到而今冯小刚导演作品《一九四二》尚未公映即成为影坛焦点,关于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一直存在着多义性的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正是作品艺术魅力的一部分,也是作品对不同类型读者和观众都产生强烈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最简单而直接的评论就是“民族苦难史”。没错,这是一望可知
期刊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经过两年多创作与准备,在11月19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艺术家艾敬再次以“爱”为主题呈现出装置、雕塑、绘画等近200件作品,这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推出当代艺术展。艾敬给她的展览起名“我爱:艾敬”,而不是简单的“爱”,并非偶然。艺术家要的是爱的行动。对艾敬来说,爱是一种努力,是一系列善意的行为,不只是一个人遭遇的被动状态,需要意志和行动,是人的行为。  
期刊
昨日重现  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叶诗文和孙杨的出色表现让更多人将目光投向泳池。殊不知,20年前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有“五朵金花”之称的五个中国姑娘曾经称霸女子泳坛,创造出了4金5银的骄人战绩,成为当年奥运会最轰动的新闻之一。  钱红就是其中一朵“金花。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以58秒62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她也是中国女子100米蝶泳第一个突破1分大关的运动员。  1971年
期刊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这首被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如今再次在大银幕上响起。《南泥湾》是彭丹第一次当主旋律电影的导演。而除了导演身份,在这部电影中彭丹同时还是制片人、女主角和编剧之一。在此之前,彭丹是名副其实的“红色艺人”, 《黄埔军人》、《张思德》、《可爱的中国》……都有她的身影。再往前看,她是香港电影圈炙手可热的明星,是拒绝了《花花公子》封面拍摄的选美冠军。如此巨大的转变和反差,只能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