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公共政策冲突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研究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部湾经济区由于地方立法权及政策制定权的存在,使得目前这一地区存在六个不同的地方政策体系,不同政策体系之间的政策冲突已严重阻碍这一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北部湾经济区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机制,对北部湾经济区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公共政策冲突;协调机制
  一、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内涵
  要理解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内涵,需将其拆分为“区域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冲突”两部份分别释义。“区域公共政策”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政策的促进作用安排与调整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空间配置,以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冲突”是指在政策网络系统之中由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的一种表面化的态势和现象,俗称“文件打架”。结合“区域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冲突”两部份含义,本文中所阐述的“北部湾经济区公共政策冲突”特指在构建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的过程中,不同政策主体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矛盾的区际冲突。
  二、北部湾经济区政策冲突的现象描述
  北部湾经济区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未形成有效的协作发展机制,各城市主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流于形式,其实仍是“各自为政”,导致出现各类政策冲突。从这些冲突的内容上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现象:
  (一)政策导向性及产生的效益互相冲突。北部湾区域中的各个政策主体制定政策的导向或有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由政策导致的结果和产生的效益也会出现不同。如在区域招商引资方面,有的政策主体或会采用鼓励性政策和优惠政策,但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污染,有的政策主体或会采用限制性政策,禁止污染企业的准入,由此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政策标准设定互相冲突。这类冲突会表现为区域中一个地区的政策规范比另一地区的政策规范更多地限制市场主体的权利。还有在同一事项上一个地区的政策规范比另一地区的政策规范给市场主体设定更多的义务,包括行政许可设定上的许可条件更多、行政处罚设定上的处罚种类增多,规定更高的市场产品的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及标准等。
  (三)行政管辖范围互相冲突。在北部湾经济区中,由于地域与一体化程度仍不成熟等原因,存在一些可能涉及各地方行政机关管辖权交叉的领域。对于有利可图的事项,各政策主体往往争着在政策中设定管辖;对于无利可图的事项,各政策主体又会出现不闻不问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造成了许多行政管辖设定上的政策冲突,“执法打架”、“政出多门”、“管辖权争议”等问题都有会随之产生。
  三、北部湾区域政策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区域公共政策冲突是区域协作治理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它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政策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在缺乏有效的区域行政监督机制和监督部门的情况下,“公共的悲剧”就会产生,不同的政策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政策制定权的机关就会把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策制定权力当作是谋取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工具,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现象。
  (二)区域协作治理机制不成熟。由于北部湾经济区同城一体化进程还未发展成熟,在信息传递与共享、协作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其一,区域政策信息传递存在障碍。政策信息不能公开透明,不但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且不利于各政策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其二,区域内未形成长效协作治理机制。一是北部湾区域各主体间的政策制定权力没有相对明确清晰的界定,区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权力相对分散;二是在区域内缺乏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区域公共政策管理机构,是政策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研究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抵触和矛盾,给政策建设带来极大危害。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对政策冲突问题进行治理,建立冲突协调机制势在必行。
  (一)探索有效的区域行政一体化机制。在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建立区域行政一体化机制是大势所趋。其一,应探索建立区域行政一体化决策机制,包括行政决策中枢机制、咨询机制和参谋机制三位一体的民主决策化机制;其二,建立北部湾区域行政一体化的执行机制,负责执行区域决策,落实区域制定的各项措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区别于区域各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策执行权利,各地方政府则需通力合作,配合委员会执行区域一体化颁布的公共政策。
  (二)建立区域内沟通协调、信息共享机制。在一体化建设和走向成熟的进程中,需建立让各个政策主体进行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的机制。其一,构建区域内电子政务公开平台,将各地方的政策信息进行及时发布、互通共享;其二,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区域公共政策信息交流会议,协调各政策主体间的矛盾。
  (三)构建区域内公共政策统一监评机制。通过依法成立的区域公共政策统一监管和评价机构,建立对区域内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而有力的治理各区域的公共事务。可探索设立独立的“北部湾区域监评委员会”,管理人员由各区域地方代表的专业人士组成,委员会直属中央政府领导,负责对区域政策进行监管与评估。在区域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委员会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好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价工作。
  建立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是一个不断矫正完善的过程,需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通力合作,才能不断减少政策冲突,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基地和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1]卢萃宁.基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视域的玉林北海行政区划优化的思考[J]创新.2009(7).
  [2]陈锋梁,芷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行政一体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0)下.
  [3]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其他文献
摘 要:弗罗洛夫是前苏联后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前苏联人道主义思潮的倡导者。其人道主义思想是所处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俄罗斯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哲学成果,同时,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在对弗罗洛夫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审视的过程中,能看到杂糅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理论悖论,通过辨证地分析其理论进行去粕取精,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弗罗洛夫;人道主
期刊
摘 要:公民的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既关系到公民个人权利和尊严,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教育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之一,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都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目前我国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公民的受教育权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因而加强公民受教育权在法律方面的保障是刻不容缓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公
期刊
摘 要:公民身份视角往往以男性为中心和落脚点,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女性一直处于政治话题之外,女性是男权社会的“他者”,女性在政治生活中往往处于边缘地带,女性在不断觉醒,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妇女的公民权利保护在不断加强。  关键词:女性;政治文化;特点  一、妇女:男权社会的“他者”  “他者”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他者”要么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社会的异邦,要么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期刊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根木保障。因此,就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现代化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期刊
摘 要: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的方式,徘徊在罪与非罪边界,备受人们的争议。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安乐死没有清晰的定义,进而没有健全的制度予以保障。而这一切,则是因为人们对于安乐死本身也持有赞同或者反对的观点,并没有达成共识,进而使得该制度的后续建设欠缺。本文就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法理基础从以下正反两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探讨法律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探问来说安乐死存在的必要性;也从反面
期刊
摘 要:在大力倡导果树省力化栽培的今天,苹果矮砧、宽行、密植栽培等种植方法,已经成为世界上苹果栽培的主要趋势。矮化中间砧苹果栽植技术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优果率高、树体较小、易管理等特点,目前我省以SH40为矮化中间砧的苹果栽植发展较为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在实际栽植过程中也存在种植深度不合理,种植后未及时定干等诸多问题,为给苹果栽植后的早果、早丰奠定基础,当年的栽植及管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环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么越来越注重养生,不仅仅提倡运动养生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和养生茶来养生,现在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该如何选择养生茶了?  关键词:美容养生;茶;功效  很多朋友都会感觉都会感觉到疲惫,气色不好等等,而养颜茶可以很好的帮助朋友改善这些毛病,其实补血养颜茶有很多的做法,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治疗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养生茶将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状况,摆出了我国公民文化权利依法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公民文化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公民;文化;权利  一、我国公民文化权利依法保护的现状  我国在保护文化权利方面的法律主要有:1、国际条约:我国 1997 年签署、2001 年批准了《公约》。2、《宪法》:我国1982年《宪法》 第 4 条、第 47 条、第 48
期刊
摘 要:当前,伴随人们经济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更多的人倾向于工作之后、茶余饭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群众文化舞蹈的不断兴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诸如秧歌之类的普通性娱乐活动己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乎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基于群众文化将高雅舞蹈艺术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创新中己成为时代趋势。本文通过对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重要影响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璀璨的物质文化中,铜镜是非常亮丽的一颗青铜工艺的明珠,铜镜一直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在琳琅满目的文物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介绍了一件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海马瑞兽葡萄纹铜镜,通过对这件铜镜的赏析,简要的介绍了唐代海马瑞兽葡萄纹铜镜的特点,及其镜背精美图案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  关键词:海马瑞兽葡萄纹铜镜;特点;文物价值;赏析  铜镜是我国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中梳妆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