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部印象”到“整体感觉”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这是瑞吉欧创始人马拉古兹的诗文与教育理念。而这些“语言”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孩子又是怎样来表达沟通的?即便是进入当下的新信息时代,我们也只能在网络与冷却后的文本中隔空意会。恰巧近年来在笔者的追踪观测中,细细小小的窥见“玩泥”竟是幼儿早期表达自我的一种“语言”,于是不禁再生对瑞吉欧的敬意。本文内容与图片资料均来自笔者在家庭亲子实验与同龄个例幼儿实验中的观测总结。
  幼儿早期的玩泥是饱含趣味的游戏:摔摔打打、嬉戏言语、捉弄共情;是模糊概念的物象:片形象征、条状肢解、堆砌状物;是一个需经“翻译”的童话世界;是幼儿与世界“对话”的一种独特语言。
  在幼儿早期自由自在的玩泥游戏中,存在很多让人难以辨认的形象。但幼儿自己却极有兴致地为其命名,与其玩耍,情溢于言表。在幼儿不断“翻译”下,我们才读懂了幼儿的玩泥游戏,读懂了幼儿对泥形的构建过程与这种独特的表达语言。在日常玩泥中,我们发现幼儿常常痴迷于制作同样的造型,他们愿意一次做十几条蛇,十几架飞机,二十几个小人,有时形象完全一样,有时做着做着形象就变了。如果将制作进程联系起来观测,例如幼儿三个月以来制作的飞机、半年以来制作的人物、1~3岁以来制作的泥形,我们能够惊异地发现幼儿对造型的研究是一个趋向自我构建、自我实现的过程。玩泥的形象会越来越清晰、立体、完整。这其中隐藏着幼儿对泥立体造型的认知、把握进程,即从“局部印象”到“整体感觉”的过程性构建。
  幼儿早期泥造型的构建过程经历了从单一玩耍阶段向模糊造型阶段,从模糊造型阶段向具象命名阶段,从具象命名阶段到完整构建阶段的三段过程。其中单一玩耍阶段时间较短,一旦幼儿掌控了泥的可塑性特征之后,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对被塑对象“意义”的表达。具体过程性特征如下:
  一、物体局部印象代替整体特征
  从幼儿能够玩泥开始,他们便着迷于泥的可变性与可塑性特征,在泥的丰富变化形态里寻找它是什么?它像什么?这个与泥的最初互动通常发生在1~2岁。于是,幼儿有了对泥的形象意识,他们开始将泥形象命名为蝌蚪、虫子、衣服、袜子、眼睛、神仙,等等。这些幼儿命名的形象不经解释,成人完全难以理解,因为它只具备物体的局部特征,如虫子只是体积相像,神仙只是体态相像,衣服袜子只是颜色相像。随着观察思考的深入,幼儿学会了用泥制作复杂的物体局部,如桌子、鸟、头等。这些物体的形状虽然模糊简单,却是幼儿对物体局部的特点思考和理解过程,也是幼儿对泥的局部细节立体探索的开始。它是一个从表现某物一两个局部特征到表现很多该物体局部特征的学习过程,这也标志着幼儿玩泥表达局部印象能力的开端,也是具象命名阶段的开始。
  二、逐渐丰富的局部细节
  当幼儿发现自己能够用泥制作出物体局部的时候,幼儿兴奋起来,自信起来。他们开始反复地研究同一个物体,可能每次都研究同一个局部,也会出现每次研究不同的局部。这一阶段通常会巩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大约在幼儿2岁半到3岁半期间。如幼儿反复制作飞机,一开始只研究很多有机翼的飞机,接着研究有机翼有轱辘的飞机,后来转向研究飞机尾部,再后来研究飞机螺旋桨。有时可能有轱辘的飞机就没了尾部,也可能有螺旋桨的飞机就没了轱辘,这些飞机造型都是幼儿对某一两个局部的探索。(如图1)很长一段时间,幼儿都是乐此不疲地迷恋于对飞机局部结构的探索,这是幼儿完整构建立体造型阶段的前奏。
  又如,幼儿刚开始用泥表现难度较高的人物造型时,只有头和身体,过一段时间的人就有了手指和脚趾,再过一段时间的人有了头发,可能下次有手指腳趾的人没有头发,也可能下次有头发的人没有手和脚。(如图2~4)
  三、形成整体泥造型
  随着幼儿对表现泥细节经验的大量探索与积累,某一天,幼儿制作的一个对象终于完整地浮现出来。幼儿能将所有试验过的细节特征都集中表现出来,那一天宛若蓝图实现一样让人惊奇。如幼儿制作出具备完整头部特征的站立老虎,有长头发、五官、胳膊、腿、手指、脚趾的女孩等(如图5~6)。这些泥形开始具备了幼儿所探索的细节特征,局部造型和细节也开始集中在一个泥形上,从而使泥形生动、丰富、饱满起来,并常带有原始的、本真的艺术味道,该阶段的泥造型成人已经可以“欣赏”。完整的泥形是幼儿反复零散实验直至整体驾驭组合的结果,通常物体细节的组合都需要反复试验并跨越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很多表达对象都趋向立体、完整,这便是幼儿整体构建泥造型的开始。此阶段因环境供给和玩泥次数的差异,在不同幼儿身上的体现有所差异,大多在3~5岁阶段。
  四、关注物体之间的关联性
  随着完整、立体的整体泥形阶段的日渐巩固,下一阶段,幼儿开始关注事物之间的互相关联。幼儿用泥形能将事物归类概括,能举一反三,能在一次玩泥中制作出同类事物,如衣服、帽子、裤子、鞋,老虎、兔子、牛、小狗;或有关联关系的事物,如火车、铁轨,花盆、花,超人、怪兽等(如图7~9)。这些造型可能还会有立体感上的不完整,但它却是幼儿尝试有难度造型的开始。幼儿视野的开阔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不可小觑,也许有一天幼儿又会用泥做出一些不仅有关联还有故事情节的事物,那将是幼儿泥造型表达能力的再次升级。
  幼儿玩泥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物体到丰富场景的构建过程。它揭示出幼儿立体造型的思维发展规律,技巧探索、碰撞的早期内部认知规律,也揭示了儿童脑发育的散点区域连接功能与整体促进协调并进的生理发展规律。幼儿玩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不可替代,我们只有顺应幼儿泥造型的立体发展顺序与规律,适当的帮助、引导,才是对幼儿学习的有益促进。否则,我们所传授的立体泥工技巧可能就会限制着幼儿本真的学习,干扰着幼儿的学习潜能,封闭了幼儿学习的通道而不自知。
  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早期幼儿的玩泥活动,才初步读懂什么是儿童的“语言”。常感动于那些稚拙的形象、趣味的话语、曼妙的故事情节,仿佛浸身幼儿构建的童话世界,不自觉地便走进向幼儿学习的奇妙之旅,由此凝神反思——幼儿艺术教育的本源是否是反向向儿童学习呢?
其他文献
随着音乐课改的发展,音乐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某次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评比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思考一:有效课堂呼唤教师位置回归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荷尔博士认为:人际间的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要改善人们的心理距离,通过调整物理距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多媒体绊住了。有一位教师执教的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道具来衡量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本文着力论述如何创设灵动的空间,构建学生和谐发展。    一、钻研教材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教材是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教材进
【案例】2009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自选的教学内容为“认识比”。在认真钻研文本,精心设计教案后,我在本校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听课同事的评价是整堂课虽然看上去挺流畅,但有种教师走过场过教案的感觉。在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做了充分准备后,我从容地站在了第二次试教的讲台前……这次听课同事的评价可提炼成九个字:真实!有效!是一堂好课!  【反思】两次不同风格的试教,两次截然相反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逸,也包含有很多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流传甚久的千古名篇,每首古诗皆蕴含着美的语音、美的韵律、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诗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古诗的
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校申报的“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农村家庭留守男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评价、干预策略研究”在2006年已正式立项。立项以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突出研究主题,就对策、评价、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了重点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顺利通过了课题中期论证。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初步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一、进一步深化对课题研
镜头一:  课间,二年级某班几个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追逐嬉闹,其中一个胖男生把刚跨出教室门的女生撞倒,自己的头险些撞到墙角。追逐的男生们哈哈大笑地从这个倒在走廊上的女生身上跨过去……  镜头二:  某小学的四年级一位女学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下桥时,她为了炫耀自己的骑车技术,双手离开车龙头扶手,车速在加快,突然车子一颠簸,失去平衡,人甩出车子几米,立即休克。所幸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镜头三: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强烈而又稳定的兴趣后,他就会对数学表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现今有个“阅读霸权”之说法,即在阅读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新课改形势下,该怎样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就通过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充分钻研语文教材,挖掘德育内涵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含有深刻爱国主义情操的课文,如《我爱你,中国》、《郑成功》等。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什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文本质是什么?陶行知先生曾对此作出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质,落实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