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有效,回归真实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2009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自选的教学内容为“认识比”。在认真钻研文本,精心设计教案后,我在本校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听课同事的评价是整堂课虽然看上去挺流畅,但有种教师走过场过教案的感觉。在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做了充分准备后,我从容地站在了第二次试教的讲台前……这次听课同事的评价可提炼成九个字:真实!有效!是一堂好课!
  【反思】两次不同风格的试教,两次截然相反的评价,两次用心对比与体验,使我深刻感悟到: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指导的过程。下面结合“认识比”这一课具体谈三点感悟:
  1.真实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他们亲身经历的、可以直接感知和触摸的事和物。这些学生耳闻目睹的事物和亲身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找准新知的切入点。
  我在“认识比”这课的第二次试教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比”的有关生活实例,在进行设计时,在课前谈话这一环节,我问道:“同学们见过‘比’吗?说出来大家分享。”结果有学生说:“上次学校举行的乒乓球比赛,我班以 3∶0战胜了六(2)班。”还有学生说:“中国地图上有‘比’。”我说:“同学们刚才列举的这些‘比’呀,有的还真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比’,而有的却不是,学完这节课你们就能作出判断。”学生听完都很好奇,难道“比”还有两样吗?就这样,在疑问中学生以极其饱满的热情开始了这节新课。
  2.真实的课堂应有真实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小组合作也不是走过场、搞形式。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求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时间很多时,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时间不够时,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想法,结果导致没有学生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的往往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地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我在第一次试教“认识比”这一课时,就存在部分以上问题。后来经过反思得出,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 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合作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
  在“认识比”这一课中,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在第二次试教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出了“比”的意义后,剩下的部分知识点,如“比”的读、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等,这些具有自学探究意义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学,并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对学生说:“如果有疑问,随时找老师,我会随叫随到,且非常乐意为大家服务!”自学后让学生把自己自学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3.真实的课堂应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或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认识比”的第二次试教中,练习拓展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2个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学生独立完成后,我指名一位画法正确的学生上黑板前用展示台评讲自己的画法。这位学生指着长4格宽2格的长方形,支支吾吾地说:“这种画法长与宽的比是4∶2,不是2∶1,我画错了。”我追问:“既然你认为是错的,那你为何还要这么画?”她说:“因为题目要求画2个,而我画出长2格宽1格的长方形后,不知道第二个该怎么画,后来逼着逼着就画出了长4格宽2格的了。”“噢!原来这第二个长方形是‘逼’出来的!”我打趣道。全班学生都善意地笑了,借此机会我及时引导:“为何‘逼’出一个长4格宽2格的长方形,而不是长3格宽2格的长方形呢?”学生从思辨中体会到了:一份可以是1格、2格甚至更多格。所以,长和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有无数个,和2∶1相等的比也有无数个。
  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因此,关注有效、回归真实应成为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班集体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让每个成员获得全面的自我实现的团队。然而,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在这个团队中出现了分化,那些性格开朗、认知能力较强的孩子通常表现出自信、主动、乐观,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和重视,他们是“教室的主人”。生活得自信而快乐;而那些性格内向、胆怯、认知能力较差的孩子,则往往选择沉默、逃避,仿佛班级的任何事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的知识、能力等多个层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仅靠很少的外出学习远远不够。因此,读书、学习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成了教师“充电”、“吸氧”、“补钙”的源泉。    一、加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摘录其要点。通过学习探讨、上课实践等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文中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使我深受启发。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学生十分怕写作文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即便是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也很少学生能写出条理清楚、能表达真情实感、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重点部分不突出,写景叙事没有特点,写得不具体
细节回放:“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始出示课题目: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准备几棵树苗?学生在得到两个不同答案后教师提问如何验证或说明哪个是正确的?通过讨论得出:可以用画图的办法来验证。以下是两次执教时其中的一个环节的对比。  第一次教学  师:你的意思是1000米太长,比较复杂,可以从中选一小段,试着画一画,
《倍的初步认识》是一节起始概念课,知识的生长点是乘法的意义,对以后解决有关倍数的三类问题及分数、百分数的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采用摆图或看图说一说: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用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可细想之下,学生的学习是因为有了需要,才会产生探索的动力,引发旺盛的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近几年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三下《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两个班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计算教学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305班教学中,笔者按照教材安排,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自己总结归纳出口算方法。在306班教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师短短的一句表扬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去探索新知,一句看似平淡的点评却是给学生的一把去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一、评价层次多元化    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好中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如经常会发现学生
思想是客观存在的,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反映在人的意识中。教育思想是教育者在丰富、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抽象、思考、总结的结果,是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检验证明的结晶。一百多年来的教育思想,说实在话,自己资历甚浅,对我国的教育思想的精髓不能深入把握,更不能妄加评论。但我认为,唯有经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证明,历经千年磨练灼灼发光的思想才是最有价值的。  人的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
随着音乐课改的发展,音乐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某次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评比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思考一:有效课堂呼唤教师位置回归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荷尔博士认为:人际间的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要改善人们的心理距离,通过调整物理距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多媒体绊住了。有一位教师执教的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道具来衡量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本文着力论述如何创设灵动的空间,构建学生和谐发展。    一、钻研教材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教材是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教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