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灵动空间构建和谐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道具来衡量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本文着力论述如何创设灵动的空间,构建学生和谐发展。
  
  一、钻研教材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教材是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通过合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1 尊重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学生已有认知的差异。造成学生接受理解事物能力的差异。如果经过加工改造的教学材料不及原教材的教学效果好。就没有必要加工改造。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强求创新。
  2 结合实际,合理改变教材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之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的感知外在信息。教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内容能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否含有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教材的内容有时并不一定适合本地区学生的认知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变。
  3 开展活动,提炼运用教材创设情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探索性学习重在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其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解决开放性问题有显著效果。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应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向学生提供大量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去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结论。但是前提是探索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必需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而不能让探索流于形式。
  1 质疑问难,激发探索欲望。数学活动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能提出好的问题,好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方法。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探索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主体的意识,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流于形式。
  3 多种解题策略,指向探索主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通分、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分数的意义这些知识,我先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探索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学生充分探究后组织集体交流汇报,在汇报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交流自己的方法。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别人介绍的方法来进一步完善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认识。在和谐地交流氛围中,有同学提出了许多种方法。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交流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益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性的探索活动。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思想碰撞与争鸣
  
  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教师怎样讲解,而是学生怎样活动,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碰撞与争鸣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把动手操作、游戏、竞赛等形式引入课堂。
  1 动手操作。《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游戏活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整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联系的学习,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竞赛活动。数学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中开展竞赛活动,形成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去实际操作、体验和表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自主参与和合作。
  通过数学活动创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在交流互动中,又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争鸣。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实现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储备知识,发展技能,学会探究直至发明创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见未来的能力,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设展示智慧、放飞心灵的灵动空间。
其他文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教师都十分注重课始的导入设计。在音乐教学中,一个先声夺人的巧引妙导,能够优化、简化课堂教学的程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文就一些教学的实例,谈谈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一、妙趣横生的谜语故事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长的起点。在音乐教学中
班集体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让每个成员获得全面的自我实现的团队。然而,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在这个团队中出现了分化,那些性格开朗、认知能力较强的孩子通常表现出自信、主动、乐观,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和重视,他们是“教室的主人”。生活得自信而快乐;而那些性格内向、胆怯、认知能力较差的孩子,则往往选择沉默、逃避,仿佛班级的任何事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的知识、能力等多个层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仅靠很少的外出学习远远不够。因此,读书、学习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成了教师“充电”、“吸氧”、“补钙”的源泉。    一、加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摘录其要点。通过学习探讨、上课实践等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文中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使我深受启发。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学生十分怕写作文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即便是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也很少学生能写出条理清楚、能表达真情实感、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重点部分不突出,写景叙事没有特点,写得不具体
细节回放:“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始出示课题目: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准备几棵树苗?学生在得到两个不同答案后教师提问如何验证或说明哪个是正确的?通过讨论得出:可以用画图的办法来验证。以下是两次执教时其中的一个环节的对比。  第一次教学  师:你的意思是1000米太长,比较复杂,可以从中选一小段,试着画一画,
《倍的初步认识》是一节起始概念课,知识的生长点是乘法的意义,对以后解决有关倍数的三类问题及分数、百分数的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采用摆图或看图说一说: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用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可细想之下,学生的学习是因为有了需要,才会产生探索的动力,引发旺盛的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近几年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三下《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两个班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计算教学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305班教学中,笔者按照教材安排,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自己总结归纳出口算方法。在306班教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师短短的一句表扬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去探索新知,一句看似平淡的点评却是给学生的一把去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一、评价层次多元化    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好中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如经常会发现学生
思想是客观存在的,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反映在人的意识中。教育思想是教育者在丰富、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抽象、思考、总结的结果,是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检验证明的结晶。一百多年来的教育思想,说实在话,自己资历甚浅,对我国的教育思想的精髓不能深入把握,更不能妄加评论。但我认为,唯有经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证明,历经千年磨练灼灼发光的思想才是最有价值的。  人的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
随着音乐课改的发展,音乐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某次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评比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思考一:有效课堂呼唤教师位置回归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荷尔博士认为:人际间的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要改善人们的心理距离,通过调整物理距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多媒体绊住了。有一位教师执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