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引路
一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阅读心得
作者因情而起,“心里颇不宁静”,到荷塘边寻求“宁静”,当看到这样优美的荷塘景致时,他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淡淡的抚慰。
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巴金《海上日出》
阅读心得
“跳出了海面”,这一跳让人感到太阳的顽强与坚韧。这是作者赴法留学时的见闻,他在经历了对家人的绝望和对国家的失望后,痛苦、挣扎,找不到方向,而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拯救了他,使他走上了光明之路。
三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阅读心得
花铺满地是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概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四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鲁迅《社戏》
阅读心得
当“豆麦”“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时候,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愉悦感;接着将“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写出了船的速度之快,从中可以看出小伙伴们非常开心。
写作借鉴
情景交融是文学作品中主客体浑然融合的一种审美的境界。“情”指感情、情绪、思想等作者主观的意愿,“景”是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笔下呈现的状态,两者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要做到情景交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等原因,作者会产生高兴、悲伤、愤怒、彷徨、恐惧等情感,并且会不自觉将这些不同情感倾注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达到和谐统一,以客观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因此,在刻画景物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可以借助对比、衬托等手法,准确地运用生动的词语来描摹景物;(2)可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多用一些富有情感的修饰词来进行景物的描写;(3)恰如其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画景物。
2.触景生情,因景生情。这种情况与上面的“借景抒情”有所区别,借景抒情是作者的移情导致,通过一系列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触景生情则侧重于内心的波动或者是未显露出来的某种情感,因为无意看到某处景物而生发情思。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先写景后抒情;二是先抒情后写景。
3.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这种情况,情与景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物我合一。
学子仿作
怦然心动的那一刻
吴敬萱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我无端的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难道是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作业,我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吧!初夏的夜稍稍带着一丝丝凉意。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我远远地跟着他们。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
“阿嚏!”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喷嚏。爸爸紧张起来,赶紧脱下身上的外套,给妈妈披上。
“哎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脑后。“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
“孩子长大了,该知道冷暖了,你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
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呢?
他们继续散着步,突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的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地把那朵栀子花小心地插到妈妈的发间,那纯洁的白花盛开在妈妈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18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我明白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以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树下,让那栀子花在生命中常开不败呢?
(陕西咸阳市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
点评
“清香”“馥郁”“精灵般绽放”这些语句贯串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与父母的美好爱情相映衬,做到了情景交融。
一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阅读心得
作者因情而起,“心里颇不宁静”,到荷塘边寻求“宁静”,当看到这样优美的荷塘景致时,他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淡淡的抚慰。
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巴金《海上日出》
阅读心得
“跳出了海面”,这一跳让人感到太阳的顽强与坚韧。这是作者赴法留学时的见闻,他在经历了对家人的绝望和对国家的失望后,痛苦、挣扎,找不到方向,而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拯救了他,使他走上了光明之路。
三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阅读心得
花铺满地是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概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四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鲁迅《社戏》
阅读心得
当“豆麦”“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时候,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愉悦感;接着将“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写出了船的速度之快,从中可以看出小伙伴们非常开心。
写作借鉴
情景交融是文学作品中主客体浑然融合的一种审美的境界。“情”指感情、情绪、思想等作者主观的意愿,“景”是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笔下呈现的状态,两者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要做到情景交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等原因,作者会产生高兴、悲伤、愤怒、彷徨、恐惧等情感,并且会不自觉将这些不同情感倾注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达到和谐统一,以客观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因此,在刻画景物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可以借助对比、衬托等手法,准确地运用生动的词语来描摹景物;(2)可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多用一些富有情感的修饰词来进行景物的描写;(3)恰如其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画景物。
2.触景生情,因景生情。这种情况与上面的“借景抒情”有所区别,借景抒情是作者的移情导致,通过一系列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触景生情则侧重于内心的波动或者是未显露出来的某种情感,因为无意看到某处景物而生发情思。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先写景后抒情;二是先抒情后写景。
3.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这种情况,情与景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物我合一。
学子仿作
怦然心动的那一刻
吴敬萱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我无端的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难道是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作业,我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吧!初夏的夜稍稍带着一丝丝凉意。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我远远地跟着他们。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
“阿嚏!”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喷嚏。爸爸紧张起来,赶紧脱下身上的外套,给妈妈披上。
“哎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脑后。“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
“孩子长大了,该知道冷暖了,你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
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呢?
他们继续散着步,突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的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地把那朵栀子花小心地插到妈妈的发间,那纯洁的白花盛开在妈妈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18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我明白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以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树下,让那栀子花在生命中常开不败呢?
(陕西咸阳市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
点评
“清香”“馥郁”“精灵般绽放”这些语句贯串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与父母的美好爱情相映衬,做到了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