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美术活动:百变造型师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動目标
  1. 欣赏人物变形的创作过程,感受自由变化的创意乐趣。
  2. 用点、线、形大胆想象,给头像设计夸张变形的身体、四肢。
  3. 体验自由想象的奇妙,感受无拘无束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魔法大变样”课件,作业纸贴好大头照片三张(自己、爸爸、妈妈),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 、 观看课件“魔法大变样”,打开思维禁锢,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他哪里被变了魔法?
  幼儿观看课件时,被课件里人物的奇怪造型的头发、身体、四肢等吸引,不时发出哈哈大笑,看完后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你们笑什么?谁能告诉我理由?
  幼:我看到了唐老师,他的头发、身体变得很奇怪了,很好笑。
  幼:我觉得他的头发很好笑,鸟窝一样。
  幼:身体变成爱心啦,哈哈!
  幼:他还长翅膀了!
  同样方法欣赏后面的画面,老师适时引导幼儿讨论。
  幼:我们也可以这样吗?想怎么变就怎么变,什么样的头发身体都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你们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最好变得和平时不一样。
  幼:啊!太好了!
  通过课件里人物的魔法变化,让幼儿直观感受到不同寻常的造型,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作画的快乐,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大胆创作。
  二、 讨论:你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
  师: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给自己变不一样的、身体、四肢,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样?
  幼儿自由讨论3分钟后,个别幼儿讲述。着重引导要和平时的自己不一样。通过幼儿讨论讲述,让幼儿有一个构思思考的过程,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准备。
  三、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你们的作业纸上有三个人的头像,给自己变好了魔法后,再给爸爸妈妈变魔法。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播放优美的萨克斯音乐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孩子赞许的微笑以及鼓励的话语,让幼儿无拘无束大胆地作画。观察幼儿的创作,根据需要指导。
  四、作品相互欣赏
  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欣赏作品照。
  师:你们想看谁变了魔法的样子?幼儿说谁,老师可以点击到电脑里的该作品照,一起分享。
  师:今天你们变魔法的时候很开心,也特别认真,你们变得模样都不一样,真厉害,什么时候也帮我变魔法,我的照片就放在美工区里,等你们哦!
  作品欣赏:
其他文献
备课,是教师走人课堂上课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准备的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以《我的责任》一文为对象,谈谈备课的有关情况。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的营养品。教师备课,不仅要给从阅读文本人手,抓住课文特色,理清课文内容,更要了解单元的教学要求。  我选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我的责任》这篇课文。它隶属于第四单元“
今天下午,我们五(一)班利用队日课进行了班干部的选拔。为了这次竞选,同学们已经准备很久了。看着他们正襟危坐,一幅严肃认真的样子,我觉得很欣慰,同时我也感到他们长大了。  竞选开始了,同学们陆续走上了讲台,宣读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声音是那么洪亮,身影是那么挺拔,态度是那么坚定,表情是那么严肃。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是同学们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这一切,我也为主感动,因为这已经能说明我们班的大部分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腼腆羞涩。性格孤僻,不喜欢开口表达;有的学生反应迟钝,思维不流畅,口舌木讷;有的学生心巧口拙,肚里有话却不善言谈,能写但不敢说……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信心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拦路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告别怯懦,告别自卑,充满自信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抱有成功把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让人大开眼界。薛老师简简单单,轻装上阵,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备课纸,如此而已。在朴实的课堂上,他没有让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课堂,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置身课堂听课,如沐春风,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    [情景一]字词教学,颇具特色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学者及教学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正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标志,也正是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教学中的现象及研究反思。  【案例1】曾听过一节关于《示儿》的教学。教师从开始到最后提出的一连串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的过程呢?听了一节小学数学课,深受启发。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实录:  例:一块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铁片,要将其裁剪成半径是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成几块?  板书题目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解答。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是如下解答:(20×12)÷(3
现在大多数学生不缺赞美,他们是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生活中,他们能经常得到老师、父母、亲戚、朋友的称赞,感受着被赞美的愉悦、幸福,体验着赞美给他们带来的自信、成功。但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因为家庭教育以他们为中心,导致他们不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被赞美的同时也要主动地真诚地为别人送出赞美。如何让学生感受赞美的力量,感悟赞美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成了我们本节课的主要教育目的。    一、感性
美术欣赏是践行新时代儿童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名画欣赏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象。一些幼儿教师的关注和研究少,甚至成为不敢涉猎的“禁区”。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对名画的了解甚少,不知如何选择素材,不能将成人的赏析化解为幼儿的语言,认为“门槛”太高,无法驾驭。笔者近期在对幼儿园名画欣赏的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一定经验,总结如下:  一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动手操作,恰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空间。    一、通过操作,培养探究精神    一位教育家曾说:
在进行艺术教育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这一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学生美术乐学三部曲,今表述如下跟大家探讨。    一、让兴趣成为学生乐学的切入点    1.运用美术学习的功能引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术的教育功能总是缺乏认识,不知学习美术